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发布时间: 2023-04-18 09:59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铜川市气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防雷安全管理和气象观测信息服务。防雷管理、检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服务地面气象观测气象法制宣传教育等各项法定职责承担相关气象业务、服务工作
住所 铜川市十里铺桃园矿“坪顶”
法定代表人 赵强
开办资金 575.96万元
经济来源 市气象局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7.21万元 505.2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气象局.公益铜川市气象站.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业务管理,全面提升基础业务服务能力。一是全力做好各类气象观测设备及探测环境的巡检维护,4月组织技术人员完成了国家站探测环境评估工作,评估得分97.5(优),为全市最高。二是全年各类业务质量均达标,其中国家级自动站数据及时率99.98%,自动土壤水分数据及时率100%,大气成分数据及时率100%,全年通过省突系统发布各类预警信号359期,预警信号发布无错情。三是年内完成业务流程优化、职责梳理工作,修订完善了《综合业务制度汇编》;落实定期学习制度,全年组织集体业务学习46次;开展国家站设备周、月、年维护65次,指导铁塔公司开展区域站设备维护及巡检28站次,维修区域站设备故障19站次。四是更换了国家站备份自动设备,五是按照上级“补短板”工作要求,完成红土国家骨干站智能观测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七是全面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年内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3次,安排调整专人负责风险普查工作,持续争取地方普查工作支持,落实普查经费,全年风险普查工作总体进度达100%,普查数据及成果已全部汇交上级部门。(二)精心安排谋划,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一是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及时调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省市汛前检查方案,认真开展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年内应对雨雪、寒潮、强降水、大风等30次重大天气过程,圆满完成汛期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全年启动应急响应30次87天,组织开展重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复盘12次,解决问题6项;制作发布各类服务材料1194份,其中决策服务材料748期,各类预警信号359期,发送各类预报预警手机短信78.89万条、传真1.11万次。三是持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赴黄堡镇孟姜塬开展甜桃生长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活动5次,完成“王益区大甜桃气象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措施”课题一项。全年制作为农服务专题材料150余期,为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农民等开具气象灾害证明31份。(三)加强人影管理,积极发挥防灾减灾作用。一是年内我局加强同王益区政府、自然资源、住建、西延高铁项目部的协调沟通,完成赵家塬人影作业点整站迁址工作,目前作业点作业装备状态良好,安防系统运行正常。二是全面加强人影工作监督管理,年内修订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制度汇编》;组织完成全区15名人影从业人员信息报备,4月19日联合开展气象信息员与人影作业人员培训,15名参培人员均通过考核;年内我局与市人影办联合对两区7个人影作业点开展了安全检查,对查摆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切实强化人影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开展人影作业4次,发射防雹增雨火箭10枚。(四)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做好行业监管及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按照省市局文件,及时制定防雷安全隐患检查方案和计划,对照省市检查内容,全面开展排查,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危险化学品场所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更新双随机系统及防雷减灾平台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43家;二是切实履行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责任,同全区43家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全面签订防雷安全告知书,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三是切实加强升放系留气球活动审批及巡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升放气球现场巡查活动8次;四是区气象局被区政府评为202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良好单位,副局长薛西宁被评选为202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五是定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应急演练,及时对单位内部供电、供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六是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相关防疫政策,每日定时开展病毒消杀,按时报送疫情防控日报告。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年内,我局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积极应用数值预报模式,运用X波段天气雷达、秦智、NIFS短临预报系统等平台,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监测,及时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全区未发生因气象灾害导致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和财产损失。三、存在的问题1、气象科技创新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创新工作谋划不够,区县业务人员能力不足,未主动参与省、市级科研创新项目。2、监测精密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我区6要素自动气象站覆盖率较低,不能满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四、改进措施1.积极开展气象科技创新调研,学习借鉴优秀气象部门的先进经验,同时加强同市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区局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所突破。2.争取工作支持,提升全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1.全力提升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体系。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与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推动定量化评估和风险预警产品应用,针对敏感行业,细化、定量化建立致灾临界阈值指标。2.气象为农服务再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需求调研,提高为农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预见性,发挥技术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结合我区苹果、樱桃、甜桃等特色农业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继续做好关键农事季节气象为农专题服务。3.继续推动气象观测站网优化升级。建设自动气象监测站。在此基础上,对全区自动气象监测站网整体布局进行科学布局、分类建设,加大自动气象监测站升级改造力度,在滑坡泥石流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城市内涝防御重点区域、果树花期冻害易发等区域建设自动气象监测站。4.继续扩展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同应急、文广、社会企业的联系,通过已有的电子屏、大喇叭等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滚动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5.强化行业监管。做好气象行业行政许可审批,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防雷安全“双随机”检查力度,全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全面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全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评为全国第二批“节约型机关”;被区直机关工委评星定级为2021年度“五星标兵党组织”;被区直机关工委评为区级“模范机关”荣誉;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授予年度“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