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各类环境要素质量状况监测分析,呈报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监测排放污染物状况,建立污染源档案,提供监测数据;编写质量报告书及环境监测年鉴;参与环境污染事故调查,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等。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七里铺街1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茆永峰 | |
开办资金 | 14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8万元 | 8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主管部门延安市生态环境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圆满完成2022年度各项监测任务,共报出了监测报告509份,共报出数据39229个。为我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依据。(一)加强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助推蓝天保卫战一是持续做好我市城区3个国控空气自动站24小时连续监测,及时有效向上级管理部门传输和报送自动监测数据,全年延安城区优良天数实况下329天。二是积极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预报延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共365天,类别准确天数336天,准确率92.05%;AQI准确天数224天,准确率61.37%;首要污染物准确天数336天,准确率92.05%;总体准确率81.82%。三是全力完成榆林市15个省控空气自动站运维工作。截至今年10月份我站运维榆林自动站九、十两月传输率分别为99.98%和99.99%,全省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四。(二)确保人民用水安全,助力碧水保卫战持续做好市域48个地表水断面环境质量监测,全面实施黄河延安境内段、延河及其支流、北洛河及其支流、清涧河、仕望河、云岩河等环境质量监测,实施市级饮用水源地王瑶水库、红庄水库、南沟门水库和县级饮用水源地中山川水库水质监测。地表水质量监测做到了定时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三)强化专项监测,专项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完成103批次、1026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样品分析,并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国家总站。二是完成延安市城区每季度一次11个点位功能区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每年一次52个点位交通噪声监测及每年一次105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省站。三是完成本年度辐射环境监测新增点位选址工作,配合省辐射监督管理站完成三个季度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配合市局及支队完成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督性监测工作。(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监督全年按季度完成大气7家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7家水污染源有效性审核和10家废气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在线数据比对,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省监测中心站,同时以文件或快报形式上报市生态环境局,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如对有问题的,及时引起上级高度重视,要求进行整改,促进达标排放。(五)全力配合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彰显使命担当一是开展了北洛河及干流222个点位、宝塔辖区16家医疗机构废水、水质自动站比对及企业自行监测检查等执法联动监测工作,为环境执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二是疫情期间积极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和医疗废水监测,圆满完成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筑起延安市生态环境疫情防控防线。三是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先后赴延安水务环保集团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和王瑶水库开展监测业务技术帮扶工作,彰显了监测人业务过硬的良好形象。(六)突出严实精细,筑牢数据质量生命线本年度,质控数据合格率大于97%,其中:现场平行样品分析占11.2%,室内平行样品分析达100%全覆盖,加标回收率分析占11.8%,质控样品分析占13.5%,实验室空白100%全覆盖,全程序(现场空白)分析6.4%,密码样分析达到4.2%,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监督23次,监督对象40余人。全年共接收、流转905处水质监测断面样品7505个,编制样品唯一性编码577个,发放标准质控样品455支,标准溶液382支,有效筑牢筑实数据质量生命线。(七)强化依法执证监测,为生态环境监测奠定坚实基础积极配合省厅现场考核组完成年度考核工作,组织全市监测执法266人参加上岗证考核。我站35人参加了考核,取得了10大类90项382项次的合格证,有效地确保了监测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八)加强队伍科研能力建设,监测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积极申请,选派一名业务骨干赴国家监测总站进行为期一年“以干代训”方式的学习培训,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与能力。二是先后成功举办了三期面向县级监测站的业务培训,为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参与市局组织的“环境监测100讲”专题系列讲座培训,为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项活动受到省厅高度肯定,《中国环境报》刊登报道。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等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培训活动,邀请延安炼油厂、石化厂、污水处理厂等服务重点单位以及延安大学等高校,来实验室现场观摩、了解监测工作,促进全民参与环保氛围。五是依托省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工作室,积极参与开展“北洛河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课题研究,参与制定“陕西省石油开采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规范”,开展了北洛河富营养化补充监测及eDNA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查“病根”,开“处方”,提建议。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累计参加国家监测总站、省技术监督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6次,考核结果均为“满意”,国家监测总站为此发文通报表扬;(二)荣获生态环境部“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代表省厅获国家三等奖;(三)荣获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22年度能力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四)荣获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授予“陕西省优秀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五)一名职工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弘扬廉洁文化做干净担当监测铁军先锋”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一名职工代表延安市总共工会参加陕西省总工会、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讲书大赛荣获二等奖,荣获延安市“红色保密故事演讲比赛”获三等奖;(六)荣获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建美丽清洁世界”讲解比赛一等奖等荣誉;(七)参与完成的《北洛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报告》项目通过省生态环境厅验收。三、存在的问题(一)监测运行经费严重短缺。例行监测任务量日趋增大,随机监测任务增多,涉及面宽、频次高、随机性大,车辆运行、水电、差旅费等监测成本费用逐渐增大,运行经费严重短缺且正常预算不能按时足额拨付和保障,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监测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车辆车龄较长,最长已达18年,里程最多的已行驶54万多公里,车况整体极差,维修费用高,加之监测任务重,不单存在安全隐患,且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时效性。(三)监测设备严重老化。近年来市级财政投入缩减,导致实验室设备配备更新较为缓慢,现有一半设备老旧淘汰无法进行年检,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发展。按照《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评估指南(试行)》,市级站需配备现场监测、实验分析、应急监测仪器等118种194台。(四)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健全。由于大楼为商住混用一体建筑,建设并未按照实验室水、电、通风、恒温恒湿、耐酸碱腐蚀、防交叉干扰等设计建造,分析化验使用很多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物质,会产生和释放大量的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如发生异常情况,后果很严重;实验室诸多下水管道均是入驻时明管铺设,坡度不够、无法安装防冻防腐设施,时有漏水、冒水、管道破裂现象发生,急需彻底大更换下水管道和维修通风设施。四、整改措施(一)积极争取和协调省、市级专项资金,逐步更新监测硬件设备设施,确保各项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二)补短板,建立健全实验室基础设施。根据经费开支情况,统筹计划分步实施,特别是对上下水管道和通风,做好维修和更换,确保满足分析化验需求。(三)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管,确保在现有条件下,无安全意外事件发生。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发挥党建“三领”作用。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党日活动、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完善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党建在业务工作中的引领、统领、带领实效。(二)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树牢党员干部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意识。我们将“勤快严实精细廉”作为干部队伍的工作要求,落实在日常监测业务工作中,不断提升监测队伍向心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高质量打赢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围绕年度工作重点,抓好各项监测任务落实。以中、省、市全年环境监测“要点”和“方案”明确的工作要求,紧密配合全市“三大保卫战”,确保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重点排污单位、执法、应急、农村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县考核等监测任务圆满完成。通过能力验证考核、上岗证考核,以考促学、以学促精,在学通、弄懂、吃透标准方法原理上下功夫。(四)围绕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硬件建设。一是按照《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评估指南(试行)》中市级站仪器设备配备要求,积极申请中省市环保专项资金,加快监测仪器设备配置与更新。二是紧盯目标任务,补齐短板提升能力,补齐辐射项目及有机物项目短板,扩展3大类25项监测能力;初步探索环境空气中VOCs监测;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资质能力达到当年度省辐射环境监测方案要求,为全面开展延安市辐射监测工作,开展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做好各项准备。(五)转职能,高质量服务生态环境管理。一是尽职履责,全力助推“三大保卫战”。以中、省、市全年环境监测“要点”和“方案”明确的任务,确保国考、省考、市考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重点排污单位、执法、应急、农村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县考核等监测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强化综合评价与研判水平。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在新的一年里,我站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集全力以“稳”有举措,“进”有标尺的发展步伐,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抓住每一次机遇,迎接每一份挑战,奋力谱写延安生态环境监测创新发展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12712055116有效期:2027年12月0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