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就业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待业、下岗职工提供培训服务。城乡待业青年就业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对外承揽其它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白东华 | |
开办资金 | 1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87万元 | 63.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就业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相关局属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紧紧围绕市局的整体工作部署,按照局党组对我单位的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开展了各项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1、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借助局网站等创新举措,广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摸排调研广泛收集培训需求,今年下半年我中心干部职工深入走访了国有企业、中省驻延企业、民营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宣讲”“多调研”“多走访”活动,和企业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答疑解惑,使企业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优化提升服务效能,提升为企业服务质效。通过此次调研,尤其是对中心参加过培训的一些从业人员进行回访,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发现问题并进行逐步改进和提高,进而更好的为企业创新型的开展技能培训督导工作。2、以工代训补贴政策落实。配合各部门对以工代训工作的审计并将审计出的问题进行逐条整改;核算以工代训前期预拨付款需退回的32家企业的资金;审核以工代训企业职工职业技能证书1096人,拨付30%补贴资金64.22万元。3、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我中心负责全市企业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统筹工作。按照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延安市财政局关于《陕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延人社函(2022)215号,我中心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和培训速度,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共开展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6期(共计270人),拨付资金23.08万元。分别由延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培训班50人;延安祥泉商贸有限公司依托延安延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商品营业员50人;延安市汇聚新延安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延安延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前厅服务员40人;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延安希德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前厅服务员培训班3期,共130人。开展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6期(共计234人),拨付资金43.98万元。分别由延安祥泉商贸有限公司依托延安延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商品营业员50人;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延安希德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电工培训班3期共93人,依托延安职业技术学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水生产处理工培训班1期45人。延安宾馆依托延安文源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中式烹调试培训班1期46人。通过培训,参训人员明显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增强了行业服务意识,有效提升了所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存在的问题职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只针对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在鉴定之日起1年内新招用的七类人员进行培训。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很多市属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甚至有些企业在按比例裁剪人员,只有部分国有企业正常运营,但是新招用人员也很少,达不到培训开班要求;二是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补贴只能申请职业技能专项资金,就业资金无法调剂,资金受限,培训难度大;三是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只能由培训机构申领,企业认为培训影响日常工作又无法申领补贴,积极性不高;四是劳动者积极性不高。延安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延安能源化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待遇政策落实相对较好,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主性强,职工流动性大,技能水平与薪酬待遇挂钩的工资激励机制难以推动实施,劳动者认为技能提升前后工资待遇没有明显提高,积极性不高。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依据企业实际需求来确定职工技能培训的内容。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从岗位分析入手。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了解岗位信息、工作流程,以准确地了解培训需求,并以此来设定专业培养方向,设计和实施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职工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与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企业的岗位需求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劳动者参训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二是加大对培训机构指导服务工作的力度,做好系统管理,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和现场督查监管,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效率。三是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参训意识、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积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性企业,依托培训机构,聘请经验丰富的院校,企业、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以及当地的“土专家”等,作为培训师资,加强实操实训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市本级企业人才培训覆盖面,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根据计划安排分类分层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精准实施;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强力推动培训人数中高级工以及技师以上取证人数等工作任务进度,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技能提升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四是继续以“引领、示范、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强单位管理,努力提升职工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就业和就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加大为各教育培训机构指导服务工作力度;五是精准实施,强化技能培训。按照“提技能、促就业、惠民生”的发展思路,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与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坚持“缺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课时,丰富培训方式,精准实施确保实现人人有培训、增收有保障。坚持以培训带动就业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技能培训资源,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学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全力推进就业培训工作,为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更多的人才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