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测保障。本辖区范围内水、大气、噪声,地下水质和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等监测。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东滩延河西路1号环保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郭小荣 | |
开办资金 | 240.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安塞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万元 | 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安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以服务环境管理与决策为导向,以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为根本,坚持“支撑、引领、服务”三大定位。认真履行环境监测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就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思路和措施1、摸清底子,明确任务,初步建立常规监测制度。在调查和认真总结以往监测的基础上,绘制完成了安塞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分布图、安塞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分布图、安塞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点位分布图、安塞区重点污染源监测点位分布图、安塞区跨越河道输油管线及应急物资库分布图,基本明确了全区环境监测工作的范围和对象。立足于这个实际,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市生态局年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印发了《安塞区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方案》和《安塞区2022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根据各项环境监测工作时限、频次、项目、点位及上报要求,经过反复论证,按照监测性质和频次进行归类分解,制定了2022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任务一览表和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计划表,确保全站所有人员心中有数、耳熟能详,并做到提前筹备、按时进行。2、立足服务,综合研判,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支撑和预警作用。根据全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结合季节、气温、降水等变化,及时汇总、对比、分析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调整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做到预警、预判和监督。同时,通过增加监测频次和点位、提前监测、开展同步监测和比对监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预警和监督的准确性,全力服从和服务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今年,实施同步监测24次、15断面/次,比对监测4次、随机抽测5次;编制《安塞环保要情》12期;编制完成了《2021年环境质量报告》、《安塞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增设技术论证报告》;编制了环境空气质量预警报告2份。开展了延河安塞段水质调查、马家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调查和王瑶水库安塞区域支流水质调查等。3、加强管理,严格质控,确保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在站内扎实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修订完善管理体系文件。坚持在下达环境监测工作任务时同时下达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监测各项目进行密码样考核、加标回收率测定、标准样品测定等方法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二是加强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登记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认真落实仪器设备检定和维护计划,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档案。3月份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检定和校准。同时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自校和维护,严格设备的标识管理,确保51台在用仪器设备性能正常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三是加强试剂和标准物质管理。严格落实管理和领用登记制度,对剧毒试剂,做到专用保险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定期核查检查,确保试剂药品的存储和使用安全。四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各类考核和监督检查。年内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环境监测上岗证考试,通过19个项目,32项次;顺利通过了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和市站年度质量考核工作;积极参加环境监测能力验证,取得“满意”结果。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环境质量监测。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按月汇总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分析变化趋势。5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完成《安塞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增设技术论证报告》;6月份配合分局对空气自动站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排查污染隐患,分析污染因子,制定整改方案;10月份建成第二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并投入试运行。2、城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完成了《安塞区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方案》,确定了7个功能区监测点位和21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并按季度对城区7个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开展了24小时监测;下半年对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噪声开展了监测。3、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一是延河水质监测。每月同步国家采测分离和市站考核监测,对延河马鞍桥、龙安、城南1km和李家湾断面进行10项监测。根据市局要求,每月上旬对延河马鞍桥、龙安、城南1km和李家湾断面进行27项监测;每月下旬对龙安和李家湾断面、进行7项监测。二是镇街出入境断面水质监测。每月上旬,对全区14个镇街出入境水质断面进行10项监测。(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按季度对马家沟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69项监测,进行了一次109项全分析监测,6月份对马家沟水库上游各支流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调查监测。2、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按季度对沿河湾镇方家河水库进行69项监测。(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按季度对国家重点村庄-侯沟门村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地表水水质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是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监测。按月对安塞区污水处理厂、安塞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华镇污水处理站、招安镇污水处理站进行10项监测。上下半年对全区其余13个村镇污水处理站各进行了1次6项监测。二是污染源在线比对监测。按季度对安塞区污水处理厂和安塞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设备进行了比对监测。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仪器设备老化,一定程度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三是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工作还存在短板。明年,我站将严格按照分局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真抓实干,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努力争取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全力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二是继续开展辖区环境质量监测,按时限要求上报监测数据,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和耳朵。三是继续开展辖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的监督性监测,用技术手段监督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态和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四是积极配合分局做好执法监测、应急监测和企业自行监测规范等工作。五是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