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文学杂志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出版文学图书,促进文艺发展。编辑、出版、发行《延安文学》;广告业务。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5楼 | |
法定代表人 | 魏建国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文学杂志社.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5.23讲话”发表80周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精心策划栏目,提高办刊质量,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部署和阶段性落实1.高度重视,专题部署。10月18日,延安文学杂志社组织召开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会上,社长魏建国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导读,解读了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分享了学习心得,并对杂志社接下来的工作做了安排。2.受邀学习,传达心得。11月25日上午,社长魏建国受邀参加延安市政协组织的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会,认真听取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王志同志的专题辅导,并在次日召开专题会议,向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会议精神。3.线上线下,深入学习。全体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在线考试,成绩合格率达100%。4.深入基层,文艺宣讲。选派2名文艺特长的职工,积极参加主办单位延安市文联组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队”。宣讲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核心内容,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送到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基层乡镇,赢得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5.突出主题,刊物宣传。11月上旬,《延安文学》2022年第6期出刊,在封二醒目位置,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刊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句;此外,该期“读诗本”栏目头条发表了王占斌的抒情长诗《当第二十支铜号吹响的时候》,热情讴歌了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对于我国的重要历史意义。二、编辑出版任务全面完成全面完成全年6期的编辑出版任务,共计刊发作品270余篇(首),约190万字。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绩:1.小说影响力持续扩大。第4期刊发何世平的中篇小说《进城记》、第5期刊发刘文波的短篇小说《小桑和他的修车铺》被中国作家网转载。2021年第2期发表的星晨的中篇小说《亚姝》,曾先后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后,今年又入选“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1-2022)”提名,与《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国家级、省级文学大刊推荐的48部小说,共同角逐“《十月》年度大奖”。2020年第6期刊发的赵志伟的中篇小说《映山红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22年第三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光耀杯”大赛优秀奖。2.散文和诗歌继续保持较高水准。今年散文栏目成绩喜人:第2期刊发王卫民的《谷雨·雨儿》被《散文·海外版》第5期转载;第3期刊发邹贤中的《采采之豆》被《散文·海外版》第7期转载;第4期刊发的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的《张新科先生》,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家沉洲的《客家滋味》,同时被《散文·海外版》第9期转载,《客家滋味》还并被收录于《散文·海外版》2022年度精品集,同期王刚的评论《路遥<人生>发表始末》也被《海外文摘》转载,同期刊物3篇佳作被转载,在国内文学期刊界也属少见;第6期刊发的李汀的《虫儿飞》被《散文·海外版》2023年第2期转载。此外,2018年第3期刊发张凌云的散文《在地图上旅行》被《意林》2022年第22期转载;2019年第6期刊发的孟澄海的散文《北凉王朝:祁连山下的苍茫背影》荣获2022年第六届“金张掖文艺奖”一等奖。诗歌方面,刊发了抒写中共一大的著名诗人王久辛的长诗《碧水红莲》、反映俄乌战争的长诗《悲哀》、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组诗《当第二十支铜号吹响的时候》等优秀诗作,在诗歌界引起一定反响。3.倾力打造“红色记忆”栏目。继续发扬“人无我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连载了革命老前辈赵通儒的《陕北党史回忆录》,为西北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可鉴的史料,该书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刊发的《毛泽东、毛泽覃岳母温吐秀烈士墓迁移记》《刘志丹的地下交通员》等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引发读者强烈共鸣。4.主动策划,编辑出版纪念“5.23讲话”80周年、延安抗疫等两个专辑。依托延安政治优势,于第4期编发了纪念“5.23讲话”80周年专辑。社长魏建国撰写的《<讲话>指引办好思想性、人民性、艺术性的<延安文学>》一文,被《中华魂网》刊发,并被《延安日报》选载,对宣传我刊起到了积极作用。疫情发生三年来,我们号召本土广大作家深入疫情一线,积极参与配合抗疫工作,于第2期编发了“延安抗疫”作品专辑。三、发行渠道不断拓宽1.加强纸刊发行工作。2022年,我们通过在《文艺报》《小说选刊》《散文百家》等报刊刊登征订广告等形式,加强发行工作。除通过邮局征订主渠道外,还积极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人天书店、北京国图书刊发行公司等国内大型出版发行公司合作,拓宽发行渠道。此外,我们继续向市政务大厅、市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文学院、路遥纪念馆等单位赠送刊物。我们还向陕北所有高级中学和各县图书馆免费赠送刊物,进一步扩大了杂志的影响。2.加强网络宣传与数字发行工作。在办好纸刊的同时,我们还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网络宣传和数字发行工作。2022年,继续与新签约的两家数字期刊“超星”发现系统和“四川省洋洲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手机报积极联络对接。此外,还加强了与之前合作的知网、龙源期刊网的联系,增加了刊物的数字发行量。不断丰富“延安文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内容,安排专人负责更新和打理“延安文学电子邮箱”“延安文学新浪博客”,既团结了作者与读者,又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四、宣传推广力度空前加大今年,在编辑力量得以充实后,我们指定专人负责宣传事宜,不断丰富“延安文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内容,定期每个工作日推出相关作品,更新和打理“延安文学电子邮箱”;协助市文联加强“延安文联”微信公众号建设,及时发布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各县(市)区文联的工作动态,加强改进“延安文艺网”建设,及时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文艺报》《西安晚报》《延安日报》等媒体对我刊的办刊成绩予以了及时报道。五、编辑培养、个人创作及其他工作今年,按照市上统一招聘,我刊两名新人入职,我们按照新老帮带的办法,对新入职编辑进行各种方式的培训,如在精读本届鲁迅文学奖所有获奖作品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对提高编辑水平起到了良好效果。在繁忙的编务工作之余,个人积极创作。社长魏建国编纂的《赵通儒回忆录》《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的建立》两部极具史料价值的专著即将出版。编辑惠潮在《延河》《飞天》等公开刊物发表中篇小说4篇。此外,按照市上整体部署,配合市文联全面完成了文艺之家改制接收工作。2023年工作打算:1.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到来年的办刊工作中。2.完成《延安文学》全年6期的编辑出版工作。3.编辑出版《“延安文学奖”获奖小说集》(上下)。全书约40万字,是第一至第四届“延安文学奖”所有获奖小说的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编辑出版“延安文学精品书系”第三辑《赵通儒回忆录》,全书约90万字,分上中下三部六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4.优化编辑结构,尽快让新进编辑专业人员进入角色,提高编发作品的水准,向国内大刊名刊的编审水平看齐。5.拓宽发行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期刊定期出版。6.社长魏建国同志与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编写《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的建立》一书,即将完稿,拟于2023年出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期刊出版许可证(陕期出证字第029号),有效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