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机公办公与职工生活提供管理和服务。市直机关房产管理,新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审核、规划编制和权属登记;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的后勤管理及设施维护;离退休人员管理;市委、市政府机关车辆调配、维修和服务保障,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后勤保障。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A座 | |
法定代表人 | 曹咏云 | |
开办资金 | 576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4433万元 | 1981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4月份因领导职务调整,根据延政任〔2022〕31号文件,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曹咏云同志。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党政机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不断强化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交办工作任务取得突破。中心坚持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扬务实担当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困难障碍、夯实工作任务、突出问题整改,有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针对为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以来消防安防瘫痪、屋顶车库大面积漏水、项目决算未完成等历史遗留问题,中心积极协调中建集团投入200余人,对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区开展消防管道打压注水、消防电路检测、安防设备更换、室内外防水以及地面下沉处理等工作,经过60多天的日夜奋战,为民服务中心的消防问题得以彻底修复并达到验收标准;安防摄像头、存储器等设备全部更换为国产达标产品并正常投入使用;屋顶、车库漏水问题也得到彻底根治,为下一步项目实现闭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为有效解决为民服务中心周边停车难这一干部群众反应强烈问题,充分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打造功能完备、便民有序的服务环境,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实地踏勘,研究解决方案,并采取了增划停车位、协调交警部门人性化管理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积极协调市政府同意,推进为民服务中心光储充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以及室外地下升降式立体车库项目,通过增设充电桩及车位有效解决干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具体项目方案正在细化优化中。(二)各项行政职能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的管理要求,严把购置审批关,全年共批复购置符合要求的公务车辆70辆,充分保障了各单位的用车需求。根据中、省关于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关要求,全年新建管理账号3321个,批准派车申请13475趟次,运行总里程1945.12万公里,实现了公务车辆全程、全时监控和统一调度指挥,保障了车辆安全高效运行。二是通过对两个集中办公区办公用房使用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彻底摸清了各部门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现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研究起草了《延安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对两个集中办公区办公用房进行统筹调配并实行动态化管理,持续推进办公用房合理配置、集约节约使用,办公用房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三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弘扬简素为美、节俭效能的机关文化,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节水型单位和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省级试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第二批节约型机关创建200余家,10家单位申报为我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全市年度公共机构节能评估验收工作圆满完成。中心重点聚焦“双碳”“双控”目标,积极探索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和社会资本融资模式,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引导公共机构利用先进科技成果降耗增效。大力开展以节能为重点的宣传工作,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成功举办了2022年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和新能源汽车推广体验活动,直接推广新能源汽车19辆,签订意向购车订单200多单,车企订单收益近千万元,节能宣传收效显著。(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高效优质。一是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决执行中、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发展态势精准调整集中办公区防控措施,夯实办公区域防范、机关餐厅防范、公务用车消毒、疫情防控登记排查等责任,研究制定疫情上报、舆论宣传、物资储备等工作措施,细致做好入口查验“两码”、环境消毒消杀、干部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为维护干部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集中办公区各部门单位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扎实做好集中办公区基建维修、设备维护、环境卫生、会议服务、餐饮保障、安全保卫、周转房管理等后勤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进行各类基建维修134处,处理零星报修7959次,提供会议服务6047场,健身中心接待服务4945人次,机关餐厅就餐达62万人次,干部职工满意率不断提高。二、存在的问题2022年,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全市机关事务干部职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设备、基建、餐饮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配备不足,造成服务保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仍习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机关事务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机关事务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全市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均隶属本级政府,无行政管理职能,面对机关事务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在推进机关事务法规体系建设、配套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方面力度还不够,市本级和各县区机构名称、单位性质、职能职责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中心一是通过延安市事业单位招聘、选聘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吸纳高学历高水平人才,进一步壮大机关事务人才队伍。二是持续完善健全机关事务制度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学习,拓宽干部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水平,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推动机关事务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履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职能职责,持续推动纠“四风”树新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准绳,优化完善现有工作流程、手册、制度及标准,进一步强化机关事务“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政令畅通无阻、机关高效运转和职工切实利益。二是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干部职工停车难、餐饮保障质量有待提升等干部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上找思路、寻方法,努力为干部职工干实事办好事,用心用情解决好干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机关事务工作满意度。充分利用内外部智力资源,在智能安保、线上会务、智慧餐厅、远程监管、智慧停车等方面寻求突破,让干部职工充分享受智慧机关后勤带来的便捷。三是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以节约型机关建设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凡事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细而又细,使各类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止餐饮浪费,开展节粮行动,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最大程度地节约机关运行成本,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