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监测防治保障。农业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业疫情监测、控制;农业植物检疫审批、调运;植保新技术引进、推广。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 | |
法定代表人 | 潘怀良 | |
开办资金 | 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万元 | 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调查监测,预警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1、以苹果、蔬菜、秋杂粮为重点,持续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进行的苹果真菌病害自动诱测整体运行良好。积极配合省站完成了黄陵县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二)聚焦科学防控,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强化综合治理,病虫害防控更加高效2022年,全市生物灾害总体中度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029.8万亩次,防治面积3604.7万亩次。3、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引领更加突出建立了15个绿色防控示范点。各示范点集成示范以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及高效植保器械应用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建立不同作物的农药减量控害模式,辐射带动效果明显,提升了全市科学用药水平4、强化统防统治,防控服务更加科学年初我站下发了《关于开展延安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配齐配强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三)聚焦产业安全,检疫监管进一步加强5、强化实地调查,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中省市关于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安排部署,全面掌握我市外来入侵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我市及时组织开展了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工作,于7月5-6日召开了“延安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暨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技术培训会”,通过专家教授的室内培训讲解及室外实地示范操作,大大提升了全市植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6、强化关口防控,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科学周密为掌握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市站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我省补充性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细致普查。确保植物疫情信息传递畅通。7、强化疫情监测,蠹蛾防控更加精准在苹果蠹蛾监测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密监测”的监测策略,强化了疫情监测。8、强化监管消杀,防控阻截更加细致富县、洛川、黄陵三县联合社会化力量,共同租用专业化防治组织对三县所辖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消杀,提高了消杀效率和防治效果。二、主要工作措施(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站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县区基层及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全面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全市防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安排到位,抓好落实年初,我站对全市植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县,要求各县固定专人,实行目标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调查规范》要求,定期调查及时上报,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确保了监测资料真实可靠,预测预报及时准确。(三)加强培训,提升水平依托各类示范点,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阵地,以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为主要对象,以举办现场培训会、开办专业培训班、组织观摩交流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主要内容,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5余场,上街宣传植保工作15次,培训技术人员560人次、授训农民2100余人次。三、存在主要问题虽然全市植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难,部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知识老化;二是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治的手段落后,智能化、信息网、机械化推进仍然较慢;三是工作主动性、进取性、创新不足,部分县区工作完成不够及时,质量不高,为有效开展工作增加难度;四是农民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意识缺乏,限制防治效能提高等。四、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我市植保工作总体思路: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发展整体布局及全市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中、省有关农业文件精神,力争做到植保的法制化管理,数字化预报,可视化宣传,无害化防控,社会化服务,确保全市农业安全健康生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扎实抓好病虫害监测预警。以确保粮食安全和服务主导产业为重点,在确保中、省测报点监测点正常运转情况下,健全全市测报体系,以“四虫一病”(粘虫、草地螟、土蝗、草地贪夜蛾、马铃薯晚疫病)及苹果、蔬菜生产中主要病虫为主要对象,强化监测现代预警手段,加强自动监测设备和现代网络平台建设,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传递工作,使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二)认真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一是抓好示范促推广。结合市政府实施的“百千万”项目和设施农业提质工程,以苹果早期落叶病、腐烂病、蔬菜根结线虫、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贪夜蛾、土蝗为突破,根据产业发展和地域特色,抓建一批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以示范点促进推广工作。二是加强试验研究。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研究,重点抓好烟雾机、弥雾机防治设施蔬菜、苹果病虫和无人机喷防等现代设备应用试验研究及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马铃薯晚疫病的用药试验示范,搞好新药械的引进推广工作,提高综合防治效益和水平。三是强化绿色防控。重点推广“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使绿色防控水平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四是做好防控能力储备。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和农药单位,提早做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防控储备工作。力争使病虫草鼠危害损失降低到5%以下,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三)严格落实植物检疫。在抓好有害生物“监、阻、防”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开展疫情专项调查。抓住关键时期,对全市涉嫌的重大疫情进行专项调查,进一步掌握疫情分布状况,建立疫情档案。二是做好开展疫情监测。发挥植保监测网络的作用,科学设置监测点,强化疫情监测,固定专业人员,达到监测工作科学有效。三是继续开展外来病虫害入侵普查工作,做好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四是严格疫情阻截防控。认真按照技术方案要求进行,全面做好监管和消杀工作,力争在控制中做到“统、普、早”三个字,保护农业安全发展。五是强化调运检疫。以“果品绿色通道”为突破口,严格检疫授权制度,加大签证示范建设力度,全面开展行风建设,全力做好调运工作,确保果品快速运销,继续深化原料果监管系统,做好监管消杀。(四)积极开展创新工作。以服务特色产业为己任,围绕重大病虫科学预警、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有害生物监测和检疫等重点工作,抓好植保队伍、新兴防治主体综合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及田间技术指导工作,制作可视和直观宣传资料,开展多层次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同时,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努力改善单位面貌,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全面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按时完成市农业农村局和省植保总站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