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站

延安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站

发布时间: 2023-04-18 09:22
单位名称 延安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相关服务。农村饮水安全发展规划,参与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审查、设计审批、实施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指导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村镇饮水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技术培训。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沟市水务局大厦三楼
法定代表人 李永海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4万元 88.32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深入一线、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任务完成情况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立足职责办好惠民实事,全年投入1.11亿元,实施了109处农村供水工程,巩固和提升了13.97万人的饮水保障水平,超额完成“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各类供水工程100处,完成投资4000万元,覆盖农村人口10万人”年度目标任务,全市自来水普及率由84%提高到88%,规模化供水率由21%提高到22%,建成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农村供水保障市级数字化管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与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二、主要做法和成效守牢饮水底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大计和生命健康,系统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是守牢底线防返贫。通过“暗访加督办不留死角,明察加发单不留情面,领导带干部不留空档”等有效举措,对春秋两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发现的53个因旱涝灾害引发的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全部及时整改到位,保障了51.6万户群众饮水安全。9月份又启动了“百日提升与督帮”专项行动,实现了排查与整改、巩固与提升同步推进。目前,全市6166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正常,农村居民没有因为饮水安全问题致贫返贫。二是多方筹资抓建设。今年争取中省资金3558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461万元、市县财政资金1102万元、企业融资资金988万元,实施了109处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了13.97万人的饮水保障水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和139.7%。对照标准化建设、自动化运行、专业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标准,持续打造规范化水厂26处,其中4处水厂被省厅评为2022年度省级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占全省的20%。三是聚焦水质保安全。对3872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进行全面维护,筑牢了水质安全第一道防线;水质检测“三检”制常态化、制度化落实,配套的5208台水质净化消毒设备在线运行正常,保障了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争取水质检测资质认证省级奖补资金1300万元,加强农村饮水水质保障能力建设;成立市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举办全市农村饮水水质检测及实验室检验能力培训会,率先在全省开展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盲样考核和市级水质巡检,近期又编制完成了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方案,持续织密农村供水水质安全防护屏障。四是畅通渠道办实事。始终把饮水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抓手,健全饮水安全防返贫监测机制和四级回访监督平台,设立市县服务热线、微信QQ饮水服务群;主动深入农村宣传教育,发放用水明白卡50.76万张,设立“三个责任”公示牌2329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密切关注舆情舆论,及时处置领导批示、各级反馈、融媒报道、群众反映的各类供水问题,市级督办21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五是创新管护新模式。因地制宜,深化供水体制改革,探索推广以洛川县“水务部门强化监督、水管单位集中管理、农民用水协会配合管理、农户自主管护”模式,吴起县“企业化运营+县镇村水管员”体制、安塞区“区有服务队、镇有物业公司、村有服务站、组有服务点”四级联动模式,黄陵县“0+X阶梯式水价、1+N分仓式供水、7*24小时全天候抢修”机制,延长县“责任落实、资金保障、巡查管护、水费收缴、管理机制”五到位镇村管水模式,形成了农村供水建后管理可复制推广的延安经验。六是研究政策精指导。着眼市域农村供水,出台了《延安市农村供水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延安市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CMA资质自检维护及能力提升指南》、《关于加强冬季农村供水工程防冻保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工作;编写完成《加强源头保护与水质检测监测常态化巩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水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政策解读》两部课件,发县区学习落实;调研完成《关于如何建立健全延安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供水保障管护机制,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和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七是培训宣传重实效。发放《农村供水管水员实用手册》4420本,管水员人手一册,县级水利部门和乡镇开展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培训52期,累计培训6958人次,管水员培训率达到100%。中国水利网站发布《陕西省延安市:用好“五块钱”吃上“放心水”》和《延安市实现全域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全覆盖》专题报道,陕西城乡供水简报专刊宣传《机制上再发力举措上重落实——延安市加快提升全域城乡供水保障支撑能力》,市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刊发的专题简报《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转变—延安“八保”措施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纪实》相继转发学习强国平台与其他主流媒体,延安农村供水保障的做法和成效得到充分肯定。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依然较低,规模化供水仅占22%,多为单村供水,还有部分水窖、机井等分散供水,工程水源单一,水质不够稳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单村供水工程管护薄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这些问题仍需不断加强解决。四、下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们仍将守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计划新建、改扩建各类农村供水工程100处,完成投资4000万元,巩固和提升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规模化供水率提高到23%,继续深化十项机制,认真落实五项措施,奋力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一是完成《延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保障长效机制体系;二是持续开展敲门入户大排查整治活动,守牢饮水安全底线;三是启动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当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四是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五是加强管水队伍建设,开展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培训考核工作;六是加强行业监管力度,促进各类责任主体全面履职尽责,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