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4-17 17:15
单位名称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等专科学历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技体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前进西路3030号
法定代表人 周歆
开办资金 1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2.91万元 9064.8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今年是省运会决赛年,年初学校就召集各项目教练针对大赛项目比赛的规程等内容进行研判,积极了解掌握其他地市训练备战情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谋划、科学训练、精准施教,积极备战迎战省十七运会和市级比赛,强化项目梯队建设和输送,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扎实开展“双培养”,为12名年轻干部确定了政治导师和能力导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学校组织开展了广播体操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邀请冠军进校园,充分利用电子屏和宣传栏广泛宣传省十七运会风采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体教融合,学校继续深化与陕西理工大学、汉台二中、舒家营初级中学、西关小学等单位的融合和合作,拓展与汉台区体育运动中心共建市区运动队项目,在师资、场地等方面共享优势资源。“双纳入”工作顺利完成,教育配套资金得到进一步落实。文化课教学、考试等工作与普通初中高中标准和要求衔接的更加顺畅,学校高频次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公开课教学,通过外校派驻、选调教师、聘用见习教师等方式,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省十七运上,学校牵头组队代表汉中市共派出1012人参加28个大项比赛,共计获得81.5金69银90铜,加上前三年度省锦标赛累计带入的84.05金、81.45银、80.6铜,汉中代表团青少年组共获得165.55金、150.45银、170.6铜,成绩位列总奖牌榜(青少年组)第三名,取得历史最佳成绩,获省十七运会代表团贡献奖。扎实开展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工作,截至目前,向市体育局报送优秀人才383名,已被省局纳入人才储备46名。2021-2022学年度有12名学生选入省队。本周期内,共向省各中心的专业队输送90余名优秀运动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达级标准,本年度3人获健将级运动员等级证书,23人获得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68人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学校喇筱帆、高瑾尧、欧志伟等9名运动员获得省十七运会竞技体育“未来之星”奖。王亚岚、饶勇、鲁伟民、刘阳四位教练员获得省十七运会竞技体育“伯乐奖”。学校先后与省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签约共建陕西省青年女子垒球队,与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签约共建赛艇二线队。省市项目共建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学校与省相关中心的联系和沟通,有效提升了项目训练的保障水平。学校科研设备配置更加完善,有效助力省赛、市赛和日常训练。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准入工作持续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通过体教融合,2022年考生单招25人,11人被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录取,42人被职高录取。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和国家队,一些毕业运动员被体育俱乐部、协会聘用留当助教,部分学生还应征参军。通过这些工作,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出路和就业问题,有力保障了学生入校、出校的良性发展。在疫情防控问题上,学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疫情严峻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和能返校的教职工同学们一道吃住、教学、训练在校,有力确保了疫情期间学校的安全、师生的健康,实现了“不停学、不停训”的工作目标。同时2022年度推进乡村振兴取得预期成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训练场馆场地不足,部分项目开展受限;二是个别项目教练匮乏;三是县区向市级输送的渠道不够畅通。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推进思想理论武装。二是切实加强体教融合,借助联办学校优势资源,努力解决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紧抓新设项目、重点项目,开展项目研判,借力省队资源,落实部分意向项目,巩固优化我校运动项目梯队建设的良好态势,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力争完成校区扩征事宜;三是引进高水平优秀教练员、优秀教师补充人员队伍;四是在市体育局的指导帮助下,继续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汇报沟通,尽最大努力争取教育经费,保障学生各项教育政策应享尽享,学校教育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要求,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强化竞训、提高水平”,积极汇报争取,破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巩固目前学校工作的良好发展形势,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建设体育强市贡献学校的积极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