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新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政、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等管理执法;违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行政处罚;未经批准施工行政处罚;噪声、扬尘、油烟污染行政处罚;无照经营行政处罚;人行道违法停车行政处罚;河道违法行政处罚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咸丰西路高远一号楼西侧3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兴午 | |
开办资金 | 73.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6万元 | 65.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等级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规范治理,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一是对正阳路、长虹路、斯正街、金谟路等重点区域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30余次;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40余次;整治校园周边市容乱象30余次。累计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14100余处、“三堆六乱”2400余处,规范出店经营2580余处。冲洗鸿基路、金谟西路、金鼎路等路段门头牌匾、卷闸门、外墙面240余家。在鸿基路、市中医院等路段,开展违停专项整治活动20余次,发放温馨提示卡3860余张,劝离违停车辆13650余辆,设立警告提示牌9处,拖移乱停乱放非机动车130余辆,饰新、施划非机动车位15000余米、机动车车位703个。二是按照安全、方便的原则,增设了海林、铜煤小区等4处便民疏导点。规划设置了长虹南路、大唐五路等7处樱桃便民销售点,以第三方管理运营和大队路巡检查形式督促规范220余户流动摊贩进入疏导点经营。对180余家夜市经营户统一实行报备,签定《夜市经营承诺书》,对照“八统一”、“12到位”,执行红黄绿牌挂牌管理。全年处罚未按规定经营的23家夜市商户,罚款3450元,暂扣沿街乱摆餐厨垃圾桶25个,督促更换液化气钢瓶软管115户。三是专门购置清洗剂、钢丝球、喷水器等清理材料,走街串巷,给城市“洗脸”。累计清除乱张贴、乱涂写2780余处,没收非法小广告4200余张。拆除“一店多牌”、陈旧破损、安全隐患突出的门头牌匾、广告牌92块。立案查处私设门头牌匾2起。四是加大城市公共空间违法行为巡查力度,排查整改不规范、不整洁围挡16处,拆除长期占压城市道路、围而不建围挡27处,立案查处2起。协调新区住建交通局查处朝阳小区破坏绿地案、裕丰园小区破坏树木案。全年累计处理市容环境方面各类投诉723件、督办单63份。(二)依法管控,推进治污降霾工作。一是做好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餐饮油烟治理、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执法工作。今年大队累计检查施工工地430余次,约谈在建项目82家,下发扬尘污染、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通知书86份,行政告诫13家,立案查处5起。检查大中型餐饮店、酒店油烟排放22次,建档立卡18家,检查沿街餐饮门店160余家,督促更换安装油烟净化器16家。二是加大城市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专项整治力度,严格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清运住建交通、交警、城管联合审批机制,加大夜间巡查频次。累计查扣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车辆22辆,整改私营拉运建筑垃圾车辆20余辆,取缔违法乱倒点13处,立案查处违法拉运5起。全年累计处理生态环保方面各类投诉302件、检察建议8件。(三)多措并举,遏制违法建设蔓延。一是加大新区建成区内私搭乱建违法行为的巡查查处力度,以无人机与人工巡查相结合方式,及时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累计约谈在建项目负责人和商户35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4份。向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发送咨询函、工作函6份。二是开展房屋建筑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既有房屋建筑数量1713栋,面积1116万平方米,排查在建房屋建筑数量1867栋,面积1306万平方米,排查存在隐患问题的房屋建筑数量110栋,交由新区商住办建立台账,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依法强制拆除长虹医院东门、中央公园广场、铁诺南路、崇文街商住户等8处私搭乱建违法建设,面积7020余平方米。依法查处市、区不动产登记专班移交的未按规划建设案件2起,处罚金额200万元。全年累计处理违法建设方面投诉25起。(四)其他工作。一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多次抽调人员深入包抓村、社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全员下沉开展疫情防控“扫街”活动,向沿街商户、便民疏导点经营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督促佩戴口罩、查验两码及核酸贴,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累计张贴“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卡”1500余张,免费向群众发放口罩230余个。二是联系包抓村野狐坡村,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环境综合治理等活动。谋划乡村脱贫致富发展措施,对村经济建设予以资金支持。选派干部值守野狐坡村疫情防控监测点,守护群众健康安全。重大节日前对脱贫户进行慰问,送去慰问品。帮扶干部自主购买柿子等农产品,帮助脱贫户郭育民销售柿子醋,确保脱贫户产业稳定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城管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大队进铜煤绣园社区工作室自6月24日成立以来,联合下高埝社区、铜煤物业开展市容环境整治11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彩页860余份;联合市局开展养老诈骗大型活动1次,发放打击养老诈骗宣传单1000余份。协助铜煤小区物业处理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群众投诉4件,集中约谈群众投诉经营户30家,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受到一致好评。二是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安全生产、平安铜川建设、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工作任务续时推进、按时完成。在牡丹节、党代会、“两会”、国家及省市领导调研检查期间安排专人全天值守,有力保障了新区重大活动期间市容环境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三、存在问题:一是城市配套设施不足问题日渐突出,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与现有集贸市场数量少的矛盾日益加剧,增设的临时便民点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流动摊贩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整治过后反弹较快现象依然存在,取缔难度大;二是城管体制改革中定责不清问题多,执法中各业务职能部门以行政处罚权划转为由,对业务工作监管缺失,厘职不清,尤其是规划、环保对违法行为鉴定认定模糊,没有明确处理意见;三是一线执法人员待遇依然偏低,人员流动性大,与当前新区城市高速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很大程度上制约执法效率和成效。四、改进措施:我们将积极施措,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举一反三,用心谋划全局工作,继续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环境整治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抓队伍、精细治理抓成效,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组织法规业务培训,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践行依法治国指导思想,提高队员的法律素养及业务水平,确保执法过程合法合规。(二)强化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执法公示与数字化指挥平台系统相结合,执法全程记录与案件证据相结合,重大执法法制审核与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相结合。(三)加大流动摊点规范整治力度,坚持疏堵结合,合理规划、增设临时便民点。谋划委托第三方服务管理机构对铜煤一二号小区、锦绣园、学府城、新区医院、大唐三路五路及坡头复兴路等区域流动餐饮商贩进行管理,解决流动摊贩随意摆放问题。(四)持续开展人行道车辆乱停放整治,对乱停放车辆开展拖移、贴条、劝导等集中整治。本着“按需施划”的原则,合理有序饰新、施划人行道停车位,联系协调沿街企事业单位,在满足本单位停车需求的同时,向群众开放公共停车位,缓解停车压力。(五)加强施工围挡巡查监管,规范辖区内新增施工围挡及时报备,督促落实审批手续。排查整治辖区破损、脏乱门牌广告,按照“分批推进、常态管理”的原则,逐步拆除破损、不规范门牌广告,督促清洗、整改脏乱问题,提升城市空间视觉品质。(六)加大建筑工地黄土裸露堆放、扬尘及噪音污染的检查监管力度。加强餐饮门店油烟污染监管,督促安装油烟净化器和噪音消纳器,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依据职能职责,及时查办各级转办的影响新区空气环境质量的重点案件。(七)强化建筑渣土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工地渣土清运管理措施。联合公安、交警、环保等部门持续开展夜查行动,严厉打击不审批、不报备偷运、乱倾倒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等行为,有效打击域外垃圾乱倒违法行为,严查一批私拉乱倒影响生态环境的案件。(八)利用无人机监控、人力巡查等方式,加大新区建成区内私搭乱建违法行为的巡查力度,对在建建筑和违建工程严查规划,上门宣传检查跟进,及时遏制违法建设。依据职能职责,全力配合办事处、自然资源等部门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