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业务范围:制定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农机化项目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农机推广与培训、农机信息化统计与社会化服务,农机质量调查与投诉处理,农机安全监理与服务,农机驾驶(操作)人考试考核、农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与农机安全生产。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益汉路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晓军 | |
开办资金 | 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97万元 | 11.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度本单位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开展农机安全检审验3000余台,驾驶操作人员免费考试200余人,登记注册拖拉机388台、联合收割机127台,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600份,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8000余份。二是加强农机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发放宣传告知单470余份,宣传教育518人次,受益群众9049人次。三是扎实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专项清查。全市清查拖拉机9142台,联合收割机1580台,注销拖拉机1935台,联合收割机178台;补检拖拉机308台,联合收割机78台;报废拖拉机571台,联合收割机32台;办理转移登记115台。四是持续抓好“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全市2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3人被评为省级岗位标兵。五是全力抓好农机事故应急处置。在农忙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值守电话。开展应急处置演练10场次,全市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零损失。狠抓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一是加强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服务。农忙时节,发动全市207个农机社会化组织和3.5万户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服务。免费发放跨区机收作业证532份,设立机收接待服务站13个,投入7000余台联合收割机机收,各类机具32.5万台/套,检修各类农机具3.6万余台/套,规模化集中育秧1000余亩,机插直播水稻10万亩。二是强化农机化技术培训。培训农机手6000余人、农机技术人员及修理工2.6万人次。召开培训会20多场次,培训14500余人次。(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快落实政策支持。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累加补贴政策;对新型经营主体收购脱贫户(监测对象)玉米秸秆,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奖补和项目贷款贴息支持。二是强化多元化利用。扶持和发展草制品编织加工行业,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购置新装备,开展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收购、青贮饲加工。三是建立秸秆收储体系。拓宽秸秆的收储、加工、利用半径。2022年,四大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总面积357万亩(共计90.1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2%。(四)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及累加补贴政策。全市使用中央财政购置补贴与应用资金1418万元(省级下达目标任务1100),补贴机具3515台套,报废更新补贴5台,受益户 3108 户,拉动社会资金投入4998万元;同时,还有1200万资金缺口,2700余台套机具亟待补贴。(五)不断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业态。一是打造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成并命名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个。二是构建了农机应急作业指挥服务体系。构建全市三级农机应急作业指挥调度服务体系,目前,已成立了应急作业队26个,应急保障队21个,应急服务队25个。三是实现了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零”突破。镇巴、佛坪、留坝、略阳等山区县,通过组织成立了村集体或镇办农机服务队、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实现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零”突破。(六)加大农机技术推广打造业务亮点。一是在省内首推两项油菜机械化播种新技术。引进(改装)油菜毯状育苗机械播种流水线3条,新建小型工厂化油菜毯状育苗点3个,新引进油菜移栽机3台、纸绳编织机1台,试验面积400亩以上,加快补齐了我市油菜全程机械化机播短板。二是加大了粮油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因地制宜,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播种收获、烘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结合汉中地域特点分区域开展技术培训和选型选配、推荐了各类适宜农机装备。三是加快补齐粮油机械化生产薄弱机具。出台了粮油蔬机械化10类短板弱项机具累加补贴政策。市级财政一次性出资300万支持短板弱项机具累加补贴,插秧机、播种机、谷物烘干机、丘陵山区适用的履带式拖拉机、小型收割机增长较快。四是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突破性进展。在5个山区县引进了丘陵农业机械150余台,手扶式、乘坐式水稻插秧机15台,各类谷物烘干机5套,小麦(油菜)播种机、油(麦)脱粒机、秸秆处理等机具1500多台。五是推进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引进推广食用菌种植、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机械装备与配套技术;积极推广马铃薯、红薯、蔬菜(叶菜类)耕播收全程机械化机具及技术。建立马铃薯、茶果菌蔬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点)4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农机装备总量保持增长。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98.49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2万台套。种植业机具14.5万台,其中粮油作物生产机械1万余台,联合收割机1295台、插秧机214台、播种机具620余台、秸秆处理机械1万余台/套,耕整机具总量达到6万多台。建有谷物机械化烘干中心40余处(含12家粮食加工企业)、机组设备49台/套,其中100吨以上大型烘干中心4处。全市采茶机具3200台/套,茶叶清洁化生产线100余条。(二)农机化作业水平继续提升。2022年,全市完成机耕作业650万亩、机播48万亩、机收250万亩,其中水稻机插(机播)10万亩,油菜机械收获(含分段机脱)65万亩,机械化直播(飞播)6.6万亩,小麦机收55.21万亩,玉米机播(含简易点播机)9.1万亩。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6%(平川县区55%以上,山区县40%以上),与上年度相比增加2个百分点,水稻、小麦、油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63.28%、62.26%、58%。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茶园管理、茶叶修剪和采摘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机械化加工率稳定在98%以上。4个山区县的水稻、小麦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实现了“零”突破。(三)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增强。一是全市农机销售、维修服务点基本健全。建有农机经销企业(点)37个,农机维修网点42个;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农机企业7家。二是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能力继续提升。全市拥有农机总户数达13.4万户,农机作业专业户3.5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60个,其中粮食生产农机合作社33个(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的25个);新建农机作业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8个,已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个。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大,无法满足实际购置补贴需要,已有8个县区停止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对此已向市局和省中心上报了请示;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全市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能力弱;三是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存在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与机械化配套的工厂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建设不足;四是市县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农机化技术人才缺乏,不能更好的适应群众对农机化的需求。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研和落实力度;二是大力提升和拓宽特别是丘陵山区的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三是着力提升农机系统队伍业务素质,通过学习培训、招录招聘的方式充实农机化专业队伍。四、下一步打算(一)全域推进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一是补齐育秧中心和机插环节短板。力争创建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个;在丘陵山区每年至少建立1-2处(50亩以上)稻油全程机械化实验示范点;平坝区域每年建立稻油全程机械化实验示范点不少于3处。二是加快油菜播种新技术示范应用推广。继续实验示范油菜毯状育苗机移栽、种子编织绳机播新技术,拓宽示范区域,建试验示范点3-5个。(二)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适合汉中丘陵山区特色的“猪、菌、茶、蔬、药、果”产业全程配套机具或流水线设施设备。围绕我市茶叶、食用菌蔬菜产业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2个,重点引进种植、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装备与配套技术。力争建立林果、设施大棚、食用菌等农业产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1-2个。(三)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推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购置补贴机具累加补贴,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加工食用菌基料,秸秆加工生产草帘、草袋等草制产品,秸秆青(黄)贮饲料加工和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等技术及装备应用,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四)抓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服务。抓好重点农时机械化生产、加大机手培训,开展跨区作业、机收减损技术和专业咨询等服务。鼓励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协调外来跨区作业机具,确保我市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五)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机产品供给、质量监督、机械作业、信息化等服务。争取项目资金,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5个,鼓励和支持3-5村集体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扶持培养一批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养农机化实用人才。(六)精准落实农机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积极争取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落实好农机各类补贴及重点薄弱环节机具装备累加补贴等惠农政策。(七)扎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抓好农机源头管理,从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遏制农机事故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2年2月被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表彰为水稻提质增产扩能示范工程先进集体。2.2022年6月被中共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表彰为2021年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3.2022年12月被陕西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表彰为全省年度农机化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受到通报表扬。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