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3-04-17 14:52
单位名称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参与制定全市蔬菜、食用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蔬菜、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蔬菜、食用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0楼
法定代表人 杨雷
开办资金 75.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果业发展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62万元 7.5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4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果业发展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业务活动(一)按照全省蔬菜“稳露地、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保供给”的总体思路和在铜川市打造渭北高山冷凉菜基地的政策要求,结合各区县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在宜君县西南部、耀州区西北部山区发展高山冷凉菜基地;在耀州区庙湾、柳林等地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香菇小镇;在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南部塬区发展设施蔬菜,同时做好设施蔬菜的提质增效。(二)按照不同菜菌品种定期发布技术指导方案,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管理、早春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各区县设立了蔬菜产销信息监测员,每周统计菜菌产量和价格。全年累计开展各类菜菌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菜农300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三)加强对生产基地“一对一”跟踪监管,制作、悬挂监管公示、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农资投入品使用规范等制度,并督促企业加强投入品管理、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定期对蔬菜种植户、企业、合作社定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规范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品知识的培训,确保群众吃上安全菜、放心菜。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2年全市累计播种面积43908亩,累计产量82076吨,其中露地蔬菜达64204吨,占总产的77.6%,主要栽植品种为大白菜、萝卜、甘蓝、辣椒、菠菜等秋菜。设施蔬菜达7987吨,占总产的9.8%,主要栽植品种为番茄、辣椒、黄瓜、草莓、西甜瓜等。食用菌产量10580吨,占总产的12.9%,主要以香菇和平菇为主。蔬菜地头批发平均价格全年3.94元/公斤,整体平稳。2、我站争取到2022年省级农业专项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渭北高山冷凉菜产业带的发展和蔬菜产业信息监测项目的实施;我站承担的2022年省级农业专项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论证、会议讨论、项目采购及技术协作物资发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后续将形成相对应的示范推广,为全市菜菌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奠定基础。三、存在的问题1.技术力量薄弱,职称机制僵化目前全市从事蔬菜、食用菌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其技术更新、提升等无法得到保障,学习前沿技术机会有限,技术人员力量难以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市县两级蔬菜推广部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缺乏一定合理性,职称评定机制僵化,且存在以全日制高学历认定取代评定的趋势,对低学历和后取专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强,缺乏激励。2.劳力严重匮乏,影响规模化经营蔬菜生产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虽然技术要求高,但是大量的操作还是依靠人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成本不断的提高,成为蔬菜生产企业、蔬菜生产合作社最大的负担;近年来我市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防控方面申请了省上部分资金,但从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发展来看,资金缺口依然很大,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水平不高。3.项目资金整合,专项资金太少区县一级的涉农资金全部被整合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使用面太广,用于支持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的资金是少之又少,根本无法促进菜菌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全面有效推广。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作为市级蔬菜主管部门,虽然依托省级项目全力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示范推广,但是难在市级专项资金太少,不能在全市更大范围实施,短期内形成的示范效应有限。四、改进措施抓好全年蔬菜生产和提升“菜篮子”供应能力,对蔬菜生产指导提出科学建议,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蔬菜生育期,特别是做好蔬菜稳产保供相关工作,确保蔬菜品质与产量稳步提升。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1.完成明年蔬菜总量任务按照全省蔬菜“稳露地、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保供给”的总体思路,结合各区县自然资源优势,还是将宜君县西南部、耀州区西北部山区的渭北高山高原蔬菜带作为优质高效的绿色蔬菜代表重点发展,同时抓好南部塬区设施蔬菜的发展,督促生产主体对设施蔬菜中的番茄、黄瓜及部分叶菜进行合理的安排,科学制定上市时间,提升经济效益。王益区及新区要适当鼓励城市近郊农民种植短生长周期叶菜和特色蔬菜品种,抓好全市温室大棚及可越冬拱棚的生产利用率,2023年全年完成菜菌总产量8.5万吨。2.拓展高山高原蔬菜区域。在宜君县西南部、耀州区西北部山区的渭北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带的示范效应下,不仅其区域内的散户菜农自发开始种植高山冷凉菜,与宜君县焦坪高山冷凉菜基地相邻的印台区金锁关镇也有许多人争相了解高山冷凉菜的种植销售模式,纷纷表示出强烈的种植意愿。明年我站将引导印台区气候适宜种植高山冷凉菜区域中有意愿的群众参与,扩宽高山高原蔬菜的种植区域。3.科学进行蔬菜生产指导抓好全年蔬菜生产和提升“菜篮子”供应能力,特别是做好蔬菜稳产保供相关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和各区县业务单位深入基层一线,对蔬菜生产指导提出科学建议,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蔬菜生育期,确保蔬菜品质与产量稳步提升。4.及时进行防灾减灾指导制定蔬菜生产管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及时对种植户进行防灾减灾指导。若发生霜冻、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灾害时,及时组织技术骨干前往灾害发生地,帮助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5.争取省上项目大力支持申请省级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蔬菜技术示范推广,改善生产条件,提升我市蔬菜生产水平,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我市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6.认真完成蔬菜信息监测认真完成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生产信息调度系统和陕西省全省设施农业(园艺)生产信息监测系统两大信息平台蔬菜与食用菌旬报、月报、半年报、年报的信息报送工作,认真完成我市蔬菜(食用菌)生产进度周统计表的汇总报送工作,为中、省、市的蔬菜、食用菌信息采集和产业决策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本地菜菌产销信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