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3-04-17 14:28
单位名称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提供殡仪服务,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殡葬执法检查·遗体处置、火化及殡葬礼仪服务·骨灰安葬、安放、丧葬用品服务·墓碑制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大同路15号
法定代表人 程达勇
开办资金 110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4.01万元 814.2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全年火化1610余具遗体。我们严守市内1小时接运遗体的承诺,坚持365天24小时接运火化遗体,严格接尸、火化程序,实现了火化业务无争议、无差错、无事故。完善服务项目。(二)1、打造无烟公墓,倡导移风易俗,全面推行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为方便群众,我们制作了网上预约系统,祭扫每家限3人,清明、阴历十月一祭扫推行网上预约,实现了错峰分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祭祀群众需提前通过网上预约祭扫时间,分时段将祭祀群众分流,避免了人员聚集。在墓园入口处,严格做好扫两码、测温等防疫措施,要求祭祀群众戴好口罩,使清明节、阴历十月一期间的祭祀工作安全、平稳、有序进行。(三)规范完善了礼仪主持、礼仪车队、灵堂守护、跟踪服务等项目。为了优化服务,制定了首问负责制,凡是最先接待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属于本科室业务,积极为丧属办理,如不属于,积极为其引导到相关业务科室。继续坚持业务回访制度。在醒目位置配备了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开会研究讨论,妥善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二、取得的主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一)全年完成非税总收入457万余元。一是全年累计殡葬救助39人,发放救助金62534元,其中低保37人,发放救助金59612元,特困2人,发放救助金2922元;公墓补助72人,发放补助金72000元。二是清明节、寒衣节期间,我处共免费送出鲜花4万支,平价手捧花600余盆,短信推送文明祭祀信息40余万条,实现了火种不进园,墓园无烟火的无烟公墓要求。(二)加强公墓管理,坚持依法经营。公墓严格遵守“三确认”工作程序,全年公墓销售墓穴143座,安葬201人。三、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学习还不够。自学自觉性还不强,没有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深化学习上,体现在记笔记、写心得、谈体会多,融入思想、融入工作、指导实践少,研究水平还不高。(二)职工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我处干部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习落实和开展一些工作相对比较缓慢。(三)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党建工作仍然需加强。党建工作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层面,自发开展工作少收效也不够显著。四、改进措施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坚持落实党员干部学习计划,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利用每周三开展业务知识交流学习,建立学习考勤通报制度,对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和成果测试情况在全处进行通报。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丰富殡仪服务项目、营造群众差异化需求。为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各科室在各自的业务基础上创特色、创亮点。(二)进一步加大宣传,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特别是《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和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倡导易风移俗,推进全市节地生态安葬。(三)积极推进老区殡仪馆改造提升,新耀殡仪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