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延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7 10:5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育健康提供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管理、信息管理、技术服务培训等;指导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健康宣传教育;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师范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李延生
开办资金 9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56万元 81.19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不忘初心,服务从“多元”向“立体”延伸。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打造“三张网”,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一是构建体系网。成立妇幼保健机构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部署会,通过院长例会、微信提示、督导检查等多种形式,确保妇幼保健机构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二是优化管理网。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市县乡村统筹的高危孕产妇管理体系,形成“村组、社区走访,助产机构初筛、专家组复核,市级抽查为一体的“X+X+1”的高危孕产妇管理体系,实行高危孕产妇月报告、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全面掌握全市孕产妇信息,截至目前,电话回访孕产妇2600余人次,发文通报和实地督导检查各5次。三是补齐防治网。关口前移,启动出生缺陷防治一体化服务,围绕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救治三个方面,“防、筛、诊、治”四大环节,建立一体化服务、多学科会诊、人才培养、信息共享和质控评估五大机制;开通出生缺陷患儿“绿色通道”,申报通过“国家出生缺陷救助基金会”7人。启动实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从儿童成长的5个阶段,制定5项工作目标,提供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纵深推进“绩效考核培训+等级评审”,引导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运行水平,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实行“一对一”“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围绕失分点,补齐短板,提升服务能力。四是“零”距离惠民公益。通过举办、参与“2.12性与生殖健康宣传日”“7.11世界人口日”、“科技三下乡”、“9.26世界避孕日”、健康扶贫、“9.1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12.1世界艾滋病防治日,让妇幼健康知识走进群众,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二)坚持保健至上,服务从“规范”向“精准”看齐。一是加快推进等级评审步伐,对标找差、补短强弱、奋起直追,全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积极组建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专家库,完成首届等级评审专家资质培训考核,并为124名专家发放聘书。吴起县妇保院已完成“二甲”评审工作。二是绘就幸福民生答卷。扎实开展妇幼保健能力提升建设年暨深化拓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列出“1+3”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按月压茬推进,目前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已均已完成自查整改。三是提升项目运行效能。扎实做好“双筛项目资金”监管,借助省级财政、妇幼第三方专家组对13个县(市、区)双筛项目经费进行核查,对双筛项目经费使用、制度完善等工作严格把关,确保做到项目制度建设、市县资金分配、年度预算、免费凭证使用。创新妇幼保健项目服务理念,启动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出生医学证明、托幼机构专项督导,有效破解了妇幼保健项目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筑牢安全防护墙。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工作领域重大风险”专项检查,突出抓好源头预防,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引导妇幼保健机构从“重医疗轻安全”向“医疗安全并重”转变。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自建房、防汛抗旱、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工作,织密“保护网”,构筑“防护墙”,截止目前,我中心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向好。(三)坚持便民惠民,服务从“重点”向“全民”推进。一是保障母婴安全。截至12月底,全市活产数14209,孕产妇死亡率7.0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6‰、新生儿死亡率1.00‰、婴儿死亡率1.58‰,比上一年度分别下降了1.16‰,0.53‰和0.6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全面落实婚前、孕前、孕中、产后、新生儿保健工作。截止12月底,免费婚检率45.66%;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81.1%;叶酸服用率98.56%,依从率97.56%,知晓率98.33%;产前筛查10090人,筛查率77.95%;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15%,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99.25%。同比2021年婚检率,提高了17.66个百分点;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人数大幅度提高,比2021年多筛查3788人,转诊人数略有增加,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从去年的63.06%提高到90.84%,明显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覆盖人群持续扩大。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15%;其中免费筛查了12875例,发现2例TSH确诊患儿,3例PKU确诊患儿,2例G-6-PD确诊患儿,均已建档随访,正在规范治疗中;2022年1-11月底,累计全市叶酸服用率98.57%,依从率97.60%,知晓率98.37%;叶酸服用率和知晓率同去年基本持平,叶酸依从率稳步提高。三是高效完成妇幼项目。多措并举完成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截止12月底,全市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8.18%,产后访视率98.21%,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全市新生儿访视率98.93%,儿童健康管理率91.55%,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率91.55%,高危儿童健康管理率100%,儿童营养包发放率87.66%;全市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99.74%;全市宫颈癌共筛查38353人,任务完成率85.09%,乳腺癌共筛查4922人,任务完成率57.86%;四是药具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进一步规范药具出入库账本管理,顺利完成2022年全年使用药具人数报表和全市计划生育避孕药具计划下达表,全市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点2159个,全年共发放价值26.78万元的避孕药具,库存避孕药具50494.3元。全市使用药具人数40563人,其中:口服避孕药2763人,外用、皮埋类1057人,使用避孕套36743人。五是统筹完成其他妇幼项目。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印发《延安市2022年出生医学证明专项督查实施方案》和《延安市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在已完成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提升责任意识,完善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全市所有助产医疗机构共签发了13516份,其中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签发数为81人,医疗保健机构内签发的其中既往年出生596人,当年出生12456人,换发121人,补发了243人,废证数19份;未发现倒卖、伪造、套取出生医学证明等违纪违法现象。二、工作亮点(一)“拓”展妇幼宣传新局面。展示延安妇幼新形象。围绕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妇幼项目等重大工作,在《人民日报》、《健康导报》、《陕西老年报》、《延安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新闻资讯18篇,为构筑和传播我市妇幼保健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全”方位进行各类妇幼保健质量提升行动极作用。一根据出生缺陷、婚检、妇女健康促进等项目。其中“三病”宣传资料20万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手册各2万份,孕产妇五色管理卡700本,出生缺陷印制宣传折页50000余份,真正满足群众关注需求。二是组织、参与妇幼项目各类培训,采取线上和线下方式,共举办12场次,培训1000余人。。(三)“高”投入助力基层卫生院标准建设。今年我中心重点采购180台“智能发放机”,全部发放到基层一线,满足育龄群众需求,助力全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四)“零”漏死亡评审。今年评审在往年市县两级同步现场评审的基础上,新特征表现为:1.全覆盖,病例筛选性采取全部评审方式,无漏1例;2.面对面,针对医疗保健机构存在问题,向专家详细咨询解惑。为我市进一步做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降低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护航保驾。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妇幼业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市推进数字化出生医学证照还较为缓慢,无法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的闭环管理,软硬件配置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对工作缺乏前瞻性规划。二是惠民工程范围普及面需扩大。一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妇幼保健项目建设力度还不大,妇幼保障网织的还不够严密。三是群众需求多样化。面对城乡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服务发展质量和效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比如开放手机验证码、扫脸或者身份证登录方式,方便群众查询。四是数据信息兼容性差不高。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数据整合已见成效,但是依旧存下妇幼工作项目多、专网专报多、信息录入多,纸质版和电子版历史遗留数据转换难度大,形成多头报送,工作量增大,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不高。五是加强人才的补充和培养。乡镇妇幼工作整体力量薄弱,人才短缺,基层实际工作一般都是身兼数职,长期来说影响业务工作的发展。六是加强资金投入。免费项目资金主要来源各级政府的支持,资金保障力度不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市妇女儿童高质量业务的发展。四、2023年度工作打算“巍巍宝塔延河水,妇幼项目惠民生”,2023年我们将始终坚守妇幼保健事业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广大妇女儿童健康安全为核心,努力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让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在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征程上,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走在前列,勇于担当,全面开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格局:1.借力融媒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平台,主推正面宣传妇幼项目政策宣传,加强主流媒体、卫健系统官方网络平台、助产机构网络平台新闻投放量,引导和展示延安妇幼工作整体形象,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大妇幼、大健康”的正能量。2.抓建设,提品质。加强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出生缺陷防治、0-6岁儿童健康管理及“三病”、增补叶酸、妇女健康促进等项目管理,针对今年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来年计划将出台解决方案,同时对妇幼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质控,确保全市妇幼健康各项核心指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3.妇幼工程再提升。落实母婴安全(2021-2025)行动方案,积极提高五色管理的管理和救治水平,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争取各级政府资金投入,推动出生缺陷免费筛查项目高质量筛查和检测能力和水平,普及适龄女生免费HPV疫苗接种范围,把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做成让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