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17 10:56
单位名称 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天然林保护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拟订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标准;落实造林、飞播、封育等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计划;组织检查监管天然林资源管护实施等。
住所 延安市林业局(宝塔区虎头园小区15号楼B座)
法定代表人 万星星
开办资金 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万元 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工作思路,通过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特别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模范机关”建设、深化改革、创建评比、天保评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齐心协力,业务工作全面完成1、全力配合完成中省检查任务。完成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验收评价系统信息填报工作。接省林业局通知,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验收和省级验收工作将分为两个部门开展。一是县级自查,要求各实施单位将国家下达任务完成情况、天然林上图入库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通过“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验收评价信息报送系统”进行数据在线填报。二是在省级验收的基础上,国家局抽取1-2个实施单位县(局)为样本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核验,具体时间等待通知。我办按照省局文件精神,要求各实施单位落实专班,严格按照验收工作要求,及时完成“信息报送系统”填报工作。同时为了确保验收数据真实、可靠,要求各单位在上传信息前,将自查验收表格报我办进行数据审核,待通过后才允许填报。经过反复对数据的核实,于5月26日完成了全市数据填报工作。配合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省级复查工作。9月底,省天保中心派督查组进驻我市,检查我市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抽取宝塔区林业局、延长县林业局、桥山国有林管理局作为2022年抽查单位。督查组对天然林保护修复档案管理、管护制度建设、2021年度工程项目完成情况、国有林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集体林管护情况、天保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要求,在天保工程结束,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等相关政策还未确定的时期,要夯实责任、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守好天保工程实施二十多年来的成果。2、天保工程市级检查工作全面完成。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市级自查工作。为了确实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管理,迎接中、省天保核查,我办沿用天保工程二期管理办法,对全市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形成了市级自查报告,上报省林业局。3、完成全市天然林保护修复管护站点统计上报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天保管护力度、明确管护区划,按照省天保中心通知要求,对我市辖区内管护站点详细名称、坐标位置进行核实,并汇总上报。4、完成贯彻落实《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工作。《条例》颁布已近一年,按照省局要求,我们积极调研走访,对全市贯彻落实《条例》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通过在调研中得到的反馈,认真总结,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5、完成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摸底调查工作。此项工作是国家林草局为掌握我市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情况,开发的一个新平台,内容涉及管护制度、管护模式、管护人员统计、管护站点统计等。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通过省级审核,上报国家林草局。6、天保系统人员数据录入、审核工作按时完成。按照国家天保办要求,我市及时完成了2022年天保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工作。共更新在岗在册人员2600余名,离退休人员2000余名,在岗非在册350余名。7、不断深化改革国有林场高质量试点工作。桥山国有林管理局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全省国有林场高质量深化改革试点单位,肩负着我市国有林场探索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重任。我办受市局委托,组织开展了编制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经我办督导调研,桥山国有林管理局今年共实施森林抚育0.6万亩,退化林修复0.4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林0.3万亩。8、国有林场年度工作全面完成。接省林业局通知,为全面了解掌握国有林场动态信息,切实做好2022年国有林场工作。我办组织全市开展国有林场有关情况调度统计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国有林场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情况等,经市局规财科和资源科审核,已于3月22日将统计结果上报省林业局。9、完成全市国有林场管护站用房规划、电网改造项目年度相关工作工作。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做好国有林场电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陕林场字〔2022〕75号)文件精神,我们组织各县(市、区)局落实专人负责,积极与当地电力部门进行衔接沟通,开展电网改造项目前期摸底调研工作,落实可移交设备及需改造设备情况,并共同填报国有林场电网改造情况排查表和工作联系信息表。保证了电网改造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任务分工明确,安排部署得当。此项工作已于5月7日完成上报。按照省林业局安排,为全面掌握我市国有林区(林场)管护用房情况,便于后期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更好的开展。我办落实专人,组织全市林业主管部门积极调研,并形成统计汇总结果,我市现在管护站点171个,其中自建自用152个,与其他单位共用11个,租用管护站点8个。上报新建管护站点需求45个,改扩建74个。管护用房统计表已于5月20日将统计结果汇总后上报省林业局。10、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建设项目调研和进度汇报工作全面完成。按照省林业局对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工作的要求,我们组织各县(市、区)局积极开展摸底调研工作,了解了已确定的4个欠发达国有林场(延长县柏树岭国有生态林场、宜川县甘草国有生态林场、黄龙县范家卓子国有生态林场、劳山国有林管理局下寺湾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巩固提升补助资金政策落实情况项目进度。并将调研报告和信息统计表上报省林业局。11、配合完成黄河干流区域国有林场项目督导调研工作。按照省局文件精神,8月底,省林场种苗处刘志斌二调、耿宏斌四调深入延长县、宜川县实地调研黄河干流区域国有林场项目进展情况,调研组先后深入宜川县甘草国有生态林场、延长县柏树岭国有生态林场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的方式对黄河干流区域国有林场合作造林、托管、代管模式,黄河沿线荒山荒坡生态修复的工作措施、建议和意见进行仔细询问,详细了解了欠发达国有林场产业项目的功能布局、规划设计、配套管理等进展情况,对项目推进中存在难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2、按时完成全市国有林场林地争议调查工作。为确实解决国有林场现存林地争议情况,按照省局安排,对全市国有林场林地还存在争议的地块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将数据整理后上报省林业局。二、取得成效1、完成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验收评价系统信息填报工作。2、完成全市天然林保护修复管护站点统计上报工作。3、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市级自查工作。4、配合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省级复查工作。5、完成贯彻落实《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工作。6、完成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摸底调查工作。7、完成全市国有林场有关情况调度统计上报工作。接省林业局通知,为全面了解掌握国有林场动态信息,切实做好2022年国有林场工作。8、完成渭河以北国有林场基础信息摸底调查工作。9、完成全市国有林场电网改造项目前期摸底排查工作。10、完成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建设项目调研和进度汇报工作。11、完成全市国有林区(林场)管护用房摸底调查工作。12、配合完成黄河干流区域国有林场项目督导调研工作。13、完成全市国有林场林地争议调查工作。三、存在问题回顾2022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深度不够,抓业务用力多,抓党建投入精力少;建章立制和制度落实力度还不够大;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办法不够多等问题。四、2023年工作打算一是听指挥、开新篇。着力推进我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的正式颁布;积极协调沟通,在中、省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落地后,起草制定我市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继续加强督导我市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进展、项目绩效管理等,为迎接中、省考评做足准备;力争开展一次全市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总结表彰活动;开展全市第二批“示范林场”评选活动;开展全市国有林场改革总结表彰活动。二是抓管理、转作风。谨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继续完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强单位作风纪律整顿,加大绩效考核工作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履职能力,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水平。三是抓创建、再提升。以创建“模范机关”“健康机关”“五星级”支部,文明单位为抓手,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的二十大”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工作流程,提升职工履职能力和健康水平,打造一支有理想、有信念、讲奉献、能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