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行政效能中心(延安市安塞区保密机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面做好全区保密和机要密码工作;保证机要密码通信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通信畅通;执行区委办决策部署,完成区委办交办的其他事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区直机关综合办公楼10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志宏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安塞区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行政效能中心(延安市安塞区保密机要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区行政效能中心、保密机要服务中心在市委保密机要局和区委办公室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做好机要工作。一是狠抓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机要密码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机要密码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以及中央和省委保密、机要密码、专用通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密码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委派干部参加全市保密机要业务技能培训班、保密知识竞赛、红色保密故事会等活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理论武装水平、安全保密意识和服务保障能力。组织机要整合干部和区直相关部门涉密人员,通过“保密观”APP和中国保密在线网站培训系统,常态化参加线上保密教育培训30余人。二是扎实推进三级网建设工程,目前涉密电视会议系统延伸至县区改造任务已完成,正在进行省市区三级联调培训,近期完成桌椅等设备搬迁后,投入试运营。三是充分发挥密码通讯“生命线、保障线、指挥线”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密码通信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电报信息安全畅通。2022年,累计收取各类文件857份,电报12份,发报5份,均做到了及时、准确、零差错。四是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专用通信体系化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二)高度重视保密工作。一是强化保密知识培训。加强与区委办和宣传部、党校等部门单位的协调对接,通过举办“鼓乡大讲堂”、召开全区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等形式,穿插保密知识学习,对全区300余名领导干部及部门办公室文秘人员进行了保密工作培训教育,切实增强了保密责任意识,提高了保密防范技能。二是精心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月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十四个保密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形式,5月份向以区政府为中心五公里范围内的干部群众,推送了“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公益广告,干部群众点击量达到103606次,进一步扩大了保密宣传的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在区政府门口两侧开展了“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场讲解保密知识,给过往干部群众发放《倡议书》和“公民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强保密防范意识?”“间谍有哪些惯用伎俩?”“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公民和组织有什么义务?”等内容的宣传彩页4000份,印有保密提醒语的抽纸2000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保密意识和防范意识。在安塞电视台、政府网、“安塞发布”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宣传播放公益宣传片。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城区主街道、广场、社区、公交车、区直机关综合办公大楼LED电子屏等载体,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区保密机要服务中心向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编发“保守党和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增强保密意识,严守保密纪律,提升保密能力,筑牢保密底线,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保密短信,进一步营造了“时时有保密提示,处处有保密要求”的氛围。邀请区委保密委主任、区委副书记杨卫东讲了题为“如何做好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保密工作”的专题课。三是全面做好涉密文件清理工作。9月底前,对2021年度收到的97个中央和、省、市涉密文件,对照收文登记进行了统一回收,累计回涉密文件1409份,经反复核查,与收发文登记相符,未发现涉密文件遗失事件。核查无误后,将回收的涉密文件上交市委保密机要局统一销毁。四是狠抓保密责任落实。与部门、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办公室副职以及办公室文秘人员签定保密承诺书300余份,准确界定涉密岗位70个,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57处,审查登记涉密人员273人。五是配合做好国家统一考试保密工作。认真履行保密监督管理职责,制定了《延安市安塞区考试保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认真落实保密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签订责任书等各项措施,全力配合做好中考、高考资格审查保密工作,确保了试题安全,促进了招考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有序推进安可替代工程。按照省委、市委安可领导小组安排,安塞区安可替代工程二期项目共涉及计算机终端308台,7月底前已完成替换工作。替换下来的非安可计算机,按照《陕西省安可替代工程替换下来设备处置办法》《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分类进行了处置,其中报废272台、内部调剂使用31台、新安装5台(原来不安装),并分别建立了部门单位、镇(街道)和区级处置台账。同时,对全区在用非安可计算机进行了全面摸排,累计摸排在用非安可计算机终端3204台(涉密台式计算机455台、笔记本39台、数据库4台、服务器4台,非涉密台式计算机2666台、笔记本36台),分别建立了全区和单位、镇街在用非安可计算机替代计划,其中769台因系统不兼容暂缓替代外,其余2437台非安可计算机分年度进行替代(2023—2027年依次替代496台、695台、718台、502台、26台)。二、取得效益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保密、机要通信相关会议和批示指示精神,主动适应保密机要工作新形势,紧盯重点、狠抓落实,保密机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三、存在问题总之,一年来我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区尚未发生一起失泄密事件。但是,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个别涉密人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保密意识淡薄,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二是一些单位还没有将保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干部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还不到位,对如何做好新时代保密机要工作思考的不够全面深入;三是保密机要干部队伍还不健全,区保密机服务中心工作力量还略显薄弱;四是非涉密计算机存储、传送文件资料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强整合值班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保密机要干部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24在岗;二是加大保密机要干部和整合人员的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收发电、电子政务内网操作流程;四是加大保密检查频次和保密知识宣传教育,争取各项工作整体明显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