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4-17 10:34
单位名称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学科范围开展学历教育;学科研究;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
法定代表人 宗延庆
开办资金 20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7.23万元 3683.5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8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校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始终强化政治引领,工作作风明显好转1.夯实党建基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精心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根基,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党性、坚定信仰。2.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学校以市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抓手,制定了校党总支部及委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持续进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和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动员全校围绕市委“三个文件”的工作要求,及时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清廉校园建设和20条激励约束措施见实效,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4个需要重点整改的事情,建立了整改台账。紧盯我为群众的“十件实事”,强化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用实效检验的工作导向。多年来,学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和外出报备报告制度,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勤政廉洁,整体功能发挥良好。(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学校发展持续稳定1.国际国内赛场喜报频传,省运参赛平稳有序。杨昊获得布达佩斯世锦赛双人10米跳台冠军、个人10米跳台季军;10月又获柏林世界杯双人10米跳台冠军、个人10米跳台亚军;王霞在全国皮划艇冠军赛上获2枚金牌、3枚铜牌;杜玉霞在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上获得1枚金牌、董露娜获得1枚银牌;皮划艇马悦、贾欣欣,赛艇付静霞、李娜,散打郭武院、郑兆彬,古典跤常雄等队员在全国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获得金牌23枚、银牌37枚、铜牌58枚,达一级运动员21人、达二级运动员57人,冯俊涵等4名运动员被授予“未来之星”荣誉称号,常勇等4名教练员被授予“伯乐奖”荣誉称号。2.教学与训练水平有所提高,人才效益日益凸显。学校以《教师管理条例》和《教练员管理条例》为抓手,深化体教融合和校际交流工作,按照新周期“国高基地”评估细则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训练和教学的过程管理,两项重点工作均持续向好发展。2022年,通过体育单招考试,16人考入心仪向往的大学,全年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6名。此外,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教练员和教师的调配、招聘、选聘工作已进入招考程序。今年已入职3名同志,届时,又有5名同志将加入到延安体校这个大家庭。3.效能建设深入推进,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坚持依法依规夯实管理基础,健全内部机制,强化科室职能,不断提高办事服务效能。靠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推进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紧跟形势抓“治庸治懒问责”,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逐步呈现。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控辍保学和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两免一补、困难补助和助学金发放无遗漏错。“吃空饷”和空挂学籍等问题得到全面清理,校级领导分管项目、中层干部包抓队伍、训练和教学督导等举措初见效果,学校声誉越来越好。4.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校园面貌明显改变。按照切实可行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保障水平。坚持校务公开,规范财务和资产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运作。2022年全年共投资482万元,主要用于田径场、锅炉房、培训教室的改造和运动康复治疗及其他训练器材的采购。(三)存在的问题:1.缺少训练器材和场地维护的专项资金保障,器材更新、维护困难,体育器材是消耗品,需要每年定期维护资金。此外学校冬夏训训练经费难以保障基本开支。2.以“教职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还须加强,营造积极正向的工作氛围和以人为本的工作情感还有差距。3.对训练和教学工作的全面科学管理没有保障到位,训与练、教与学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导致训练质量不高、学习氛围不浓的短板仍大面积存在。4.学生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监督检查没有及时跟进,没有很好地进行遵章守纪和习惯养成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明显不够。5.后勤保障还须提升服务质量。(四)整改措施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健康发展。2.在市体育局党组的有力领导下,以学校“两步走”战略为目标,围绕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条主线,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把握训练效益和教学质量两个核心,紧扣创新发展之路、体教融合之路、特色办学之路三条道路,补足能力不足、工作不细、沟通不畅、标准不高四个短板,打好安全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设施一流、素质提升五项基础,实现组织作用明显、人员爱岗敬业、管理规范有序、任务落实有效、训练教学双赢、风清气正团结六个目标。3.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新篇章。(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发挥领导班子“头雁效应”,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转作风、促改革。要把“两个确立”“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要不折不扣执行好“一岗双责”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六大纪律”,切实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以严深细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形成良好的教学和训练氛围。2.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训练和教学部门要继续加大训练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力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训练与教学要朝着“活、新、实”方面发展,要用具体考核指标衡量教学质量。要用金牌数量和大纲测试数据衡量训练质量,鼓励教练员和教师不断探索提高训练与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3.大兴科研之风,以训练研究促训练质量提高、以教学研究促教学质量提高。4.抓好制度管理规范化,学生管理人文化,卫生管理精细化,后勤管理标准化的服务水平。5.在提高保障能力上下功夫。6.举全校之力抓训练备战,切实提高训练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紧扣省十八运新周期的备战任务,组建好队伍。围绕实战需要,抓好训练细节,将体能比赛运用到日常训练中。7.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大力支持教练员与教师参加科研培训,参与各级教学能手评比,组织开展论文报告会、公开课等。每学期组织教练员和教师的能力测试,全面提升教练员与教师履职能力。8.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保卫责任制度,强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认真排查学校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安全隐患。9.充分发挥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全员管理。10.积极谋划新项目,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11.完成局党组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