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4-17 10:23
单位名称 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察保障。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音、放射性物质等排污费征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保护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业务培训。
住所 宜川县丹州新区环保监测大楼
法定代表人 鲍光庆
开办资金 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分局的坚强领导下,大队全体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精神及要求,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及责任划分,强化责任担当,强化督导帮扶,强化宣传教育,围绕三大保卫战,全力以赴开展执法检查,履职尽责、强化重点行业企业源头管控,持续减少污染物排放,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碧水保卫战方面。一是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对刘庄水库和木头沟水库水源地开展排查。累计排查12轮60余人次,与江河供水公司、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次,清理水库周围生活垃圾约50公斤,批评教育水库闲散人员8人,水源地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整治。二是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建立仕望河、云岩河、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管理台账,共梳理89个排污口,其中云岩河46个,仕望河35个,黄河干流8个。对市环保督查办反馈的16个问题排口及2个污水处理站问题,通过集中拉运、接入污水管网、加强运维管护、环境整治等措施,按时完成整改。三是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昝家山断面、秀西断面总磷、氨氮、高锰酸盐短时预警问题,迅速启动响应机制,以流域周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河道施工为重点,巡河检查11轮81余人次,联合监测站工作人员采样监测,全力排查整治存在问题。同时,为确保昝家山水质断面持续稳定达标,对城区排污口共开展了3次专项排查,处理河道舆情问题2个,下发督办函9份。二、蓝天保卫战方面。一是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对2021年实施的6台低氮改造燃气锅炉进行验收,配合县经发局开展清洁取暖相关工作。完成我县35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城区4台燃煤锅炉拆改,行政事业单位23台燃煤锅炉改造;二是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整治,督促宜川县华瑞建材厂进行了系统填报和审核工作,对我县1家砖厂对2个已拆除砖厂进行了执法检查和“回头看”,掌握了我县工业炉窑的基本情况;三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细化了工作方案,采取走访摸排、现场检查以及督促落实整改等方式完成了对加油站、喷绘门市等执法检查,帮扶涉VOCs企业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四是开展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了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对机动车检验机构、重点柴油车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及柴油货车为主的机动车等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五是开展集中排查整治。配合市大气办走航车对夜市烧烤店、体育场塑胶跑道、餐饮店、喷绘门市、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场所及砖厂等进行了督导检查和空气质量检测,基本掌握了我县空气质量异常情况、原因所在及应对措施,存在问题已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整改;六是修订了相关方案。修订了宜川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方案和禁煤区限煤区划定工作方案、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臭氧污染防治管控方案、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工作专班方案等。七是配合各级部门实时工作调度。配合大气司调度2022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进展,配合“一市一策”专家组完成我县16家涉气企业大气污染源信息采集工作;对民用燃烧、民用锅炉、垃圾焚烧污染排放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调度,对挥发性有机物有关信息进行日常调度。三、净土保卫战方面。一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对我县辖区20辆废弃物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定位监控设备,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利用过程的16个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已全部安装实时在线视频监控设备及联网。二是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未发现有涉及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我县涉及1个土壤重点监管单位是宜川县环境卫生管理站,该站已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和自行监测方案,已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与相关监测工作。三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目前共有17个“一住两公”地块,其中1个地块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符合该地块拟变更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剩余16个地块目前正在通知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四是开展油气排查大整治,我县共有气井场总数233个,建成清洁井场233个,建成率为100%;本年累计完成采出水转运11147.67吨,回注8022.65吨,泥浆上清液转移处置31528.66吨,岩屑转移处置103772.11吨,压裂返排液转移处置51222.3吨。五是落实木炭厂在线设备安装。县域内6家木炭厂均于9月15日完成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均已安装、目前处于调试运行阶段,数据全部联网上传。六是严格医疗废物监管,2022年共产生普通医疗废物22.96311吨,新冠医疗废物34.153143吨,按照分类收集、定期转运要求,全部由延安盛源医废有限公司转移处置。四、专项执法检查方面。结合双随机抽取和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071人,检查企业324家次,立案查处8起,罚款58.6万元,全年共接到群众来电、来访及上级转办信访件19个,均已按照程序依法处理,及时对投诉人做出相应的回复,处理率和回复率均达到100%。一是春季执法检查:共检查单位45家,查出问题35个,下发责令整改12份,提出整改要求24个,现场整改问题11个,其中对3家企业涉及的4个问题进行立案查处。二是油煤气专项检查:县域内4家油气企业分别自查,执法大队进行现场核查,市局进行现场复查,未发现污染问题;三是污水厂专项检查:配合市局对宜川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检查,经过检查其运行台账、自动在线数据有效传输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等情况,暂未发现问题;四是零星固废专项检查:对县域内16家企业进行了检查,下发5份责令整改,提出整改要求20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五是秋冬季大气攻坚专项检查:制定了县级专班方案,目前正在进行中;六是工业炉窑回头看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以砖瓦窑为重点,砖瓦炉窑行业完成对1家砖厂的执法检查及2家已拆除砖厂的“回头看”检查,有效巩固我县工业炉窑整治成效;七是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通过宣传引导、严查重治等方式提升生态环保理念,扎实推动社会齐抓共治;八是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摸排出220个排口,去除无水雨洪排口,剩余89个排污口,对16个问题排口分类整治,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九是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对于反馈的2个疑似问题均已清理完毕,2非问题点位经核实,未发现固体废物堆存情况。十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专项检查:根据市局下发清单,宜川县环境卫生管理站已经制定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和自行监测方案,已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与相关监测工作。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考核指标虽然基本完成,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执法水平不高,执法文书制作不严谨,全过程影像记录不全面,导致执法案卷质量不高;执法人员不足,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常出现工作任务时间点冲突,报送资料迟缓,影响执法工作效率;执法车辆保障不足,各执法中队排班轮流赶赴现场开展执法检查,不能有效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时效性,无形中延长工作时间段,难以满足上级部门常态化的紧急调度。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对全县生态环境执法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存在短板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扎实整改提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按照蓝天保卫战四张清单内容要求重点推动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任务(不低于20%)、秸秆综合利用及城市建成区清洁取暖任务(88%以上)等工作,推动全年开展的常规性工作,并完成相关调度工作。二是根据已经建立的企业动态管理台账,加强工业企业物料堆场的围挡、喷淋和覆盖等防风抑尘措施,强化扬尘污染监管。三是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协同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工作,积极对接市局大气办,借助走航车为县域臭氧问题把脉问诊,持续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行动。(二)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一断一策”精准治污,深入开展仕望河、云岩河等主要河流综合治理,确保国昝家山、秀西、壶口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围绕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控制工作要求,重点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确保7个地表水出境断面稳定达标。(三)持续完善净土保卫战目标任务。一是继续督促城市管理局强化对宜川县环境卫生管理站的监管,根据其已经建立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和自行监测方案,加快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与相关监测工作。二是与自然资源局对我县17个“一住两公”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其中1个地块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符合该地块拟变更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四)加大油气开发井场清洁整治。持续推进清洁井场建设,清洁井场建成率务必达到100%;督促企业生产废水全部收集达标处理,实现同层回注或综合利用,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取水、用水、注水管理台账;督促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陕北项目经理部按照已编制的《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大宁-吉县区块陕北地区高3井区致密气2亿方开发项目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