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耀州文庙古建筑群的保护、维护及全区流散物的征集、收藏、研究、陈列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北大街学古巷3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瑜 | |
开办资金 | 46.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66万元 | 30.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业务工作1、启动文庙消防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完成。2、完成棂星门临时抢险修缮工作。3、完成馆内环境整治1次,完成树木整修及病虫害防治工作。4、开展消防安全全员培训2次,举行安全应急演练1次,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安全防范意识。5、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社区、村)”2次。6、完成东西庑、东西碑廊屋檐临时抢险维修项目。7、博物馆安防项目升级改造已列入国家文物局2023年计划当中。8、全年完成馆内业务培训4次。9、完成新馆的《陈列方案》。10、完成2022年度公需课和专业课培训。11、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配合完成创建工作任务。12、完成全区“名碑名刻”摸底、推荐和填报工作。13、完成铜川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已于2022年8月授牌。14、对库房进行每周定期清点文物安全、日常卫生、汛期加强巡视次数。(二)创文工作按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做了以下工作:1.营造浓厚的创文气氛,建立宣传专栏,按要求制作各类宣传牌、标识牌、指引牌,门口悬挂宣传横幅,每二个月更换一期创文知识宣传栏内容。2.开展“历史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论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思潮,凝聚共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作为学习内容。3.不定期开展“耀州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身临其境地感受耀州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4.每周一集中进行院内大扫除,并且定期修剪我馆院内草坪,垃圾做到及时清理,每周五对包抓路段进行清扫。(三)安全管理工作1.坚持“一岗双责”,夯实主体责任。按照我馆消防安全预案,秉承“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将文物安全责任具体明确到人。积极配合文物、消防安全省、市、区检查。馆内自查每周一次。2.突出防范重点,杜绝安全隐患。一是落实24小时安全责任,实行馆领导带班,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二是坚持内部安全巡查,做到每周一小检,一月一大查,确保了馆藏文物安全。全年开展环境大整治1次;电气线路安全排查1次。3.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参加防火、防汛应急演练2次。全年职工参加各级消防安全培训2次,馆内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次,馆内组织全员通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人人都树立起极其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熟悉了火灾应急程序和正确扑救方法,经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人人有了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组织快速处置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共接待讲解11批次,200余人。其中包括:省委统战部、市科协、东台区文化科技农业干部、耀州区旅游整体策划等。除了完成日常馆内宣传讲解工作外,还完成柳公权墓、神德寺塔等景区讲解工作。外出宣传:5月18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护苗专项行动·绿书签”在馆门口宣传。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5月17日,组织“历史文化进校园—北街小学”活动,并对北街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进行耀州文庙古建筑、博物馆文物、耀州历史文化名人及耀州著名文物古迹的介绍;9月14日,邀请北街小学四年级师生来馆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触摸耀州历史”中小学生走进区博物馆活动。坚持全年免费开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讲解服务水平,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根据全市旅游工作安排,我馆实施延长开放时间,同时改造照明设施、照明线路,并招募展厅管理职员一名。完成我馆院内植被整改,挖除枯树死树若干,同时新栽种若干植被,修建草坪、修建其它树木树枝。三、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型人才的缺乏,工作人员素养有限博物馆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去保护文物,进行文物的修复、保护、检查,及博物馆各种基础设施的调度与维护。可以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为一旦文物出现损坏,那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可是由于文物保护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数量有限,专业素养不足,存在专业人才的缺乏。(二)博物馆保管基础设施落后在文物保管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情况下,参观人数众多从而超出了博物馆的承受能力,人们对文物的损坏、污染的可能性提升。为此,对博物馆文物基础保管措施的加强需要在配套设施、室内温度湿度、文物氧化保管等基础环节入手,不断提升对博物馆保管工作的研究及保管措施的應用。四、改进措施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机构,不具备营利性,因此更多人愿意到博物馆当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获得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本身具备着收藏、保管、教育、研究等职能,在当代社会中,应当将博物馆的力量发挥壮大,使之成为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博物馆作为具有休闲放松功能实践活动,能够让广大群众在观赏中得到心灵的放松。为了更好的发挥保护文物和对藏品收藏保管的基础功能,今后在以下方面提升改进馆内业务工作的发展方向。(一)加强对博物馆业务人员的工作培训博物馆在实施保护职能时,需谨遵“以物为本”的原则,业务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为更好的进行文物工作做出努力。业务人员每年通过各种自媒体途径,认真学习保护文物的理念与重要性,借助一些文物记录片与《文物保护法》等途径加深博物馆业务人员对业务工作的认知度,提升其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让业务人员根据本馆内文物结合自身认识,进行业务讲课,一年2次,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严格规范各项业务工作制度业务人员积极同优秀文物工作者进行多项交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博物馆的内部管理,同时进行制度学习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严格性,鼓励创新文物工作方法的改进,业务人员主动优化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每年对新征集文物进行自己描述、量尺寸、采集影像等工作,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每个业务员充分利用上班时间,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把业务学习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书籍、实物等提高自身的文物业务知识存储,进一步拓宽自身的业务知识面,做到常学常新。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1.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年举办馆内业务培训(讲座)4次。2.启动文庙安防工程,力争完成项目建成前期的设计及相关工作。3.开展棂星门修缮相关工作,力争完成棂星门的修缮。4.开展馆内环境整治1次,进行树木整修及病虫害防治。5.积极配合区文旅局做好新馆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6.全年开展消防安全全员培训2次,举行安全应急演练至少一次,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安全防范意识。7.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社区、村)”活动,全年至少举办2次。8.文庙消防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23年完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