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耀州区>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3 09:48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术开发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咸丰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尚小平
开办资金 3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63万元 7.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耀州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了使全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并尽快将文件精神宣传到广大农业农村干部和群众中,我们对文件精神进行了梳理,在全区印制发放《“中央一号”文件宣传读本》以及宣传彩页2500余份。并在全区组织开展中央一号文件政策专题讲解,通过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的信心和干劲,倡导广大农民学政策、用科学,搞好农业生产,促进我区农业发展。(二)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9月初,省市下达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00人,项目任务下达后我中心多方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严把学员遴选。首先,在全区内印发了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并将通知下发到各镇办,同时将文件转发到耀州农业公众号开展培训对象调查摸底;其次,通过制做问卷星APP,在全区内对有培育意愿的果业、粮油蔬菜种植大户及农机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摸底调查,最终依据基本条件择优选定200名符合条件的培育对象,并将信息录入项目监管系统。二是确保教师质量。从《国家农民教育培训师资申报系统》中优先遴选聘请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善于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授课、课件制作可操作性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选聘长期服务在生产一线农业领军人才和乡土专家作为我们兼职教师,并将他们的信息录入教师信息库,通过优配师资,确保了每个专业都有“精品课”,每堂课都有“含金量”,使农民反响强烈,兴趣高涨。三是规范培训内容。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及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分班制定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按照“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选择培训教材,结合当地实际参考使用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推荐目录中的教材。四是完善组织流程。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在线完成组班和组织培训,完善培训组织流程各主要环节,如签到考勤、在线评价和建立台账档案等。(三)灵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一是积极组织专家、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苹果、核桃、花椒、蔬菜、中药材、小麦、玉米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场次,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及技术知识挂图3000余份,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农民学手机APP、农广在线APP、钉钉、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组织农民结合自己的产业和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线上学习;三是组织动员专兼职教师、土专家、高素质农民录制培训视频、微信在线答疑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在线指导;四是组织农民按照省市安排,及时收看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线上农业技术及政策培训。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继续实施的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掌握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技能、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增强了应对市场规避风险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综合素质,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区范围内培育初级职业农民1224人,中级职业农民292人,并有72人取得了省农业厅的高级职业农民资格,实现了由“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他们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我们农业生产一线的领头雁、排头兵。同时在我区现已认定的364名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中,42人拥有自己的种养殖企业,95人成立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2人注册了家庭农场,目前已参与或自主实施有关农业项目的有42人,初见成效25人。他们已发展成为了各自生产领域的领头雁,实现了从种养大户向生产经营大户的转变,示范带动效应也逐步显现。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省上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农业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大,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是一个脆弱的基础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四、改进措施1、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在,不断的改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吸引更多的回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及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参加培训,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投身农业生产一线,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2、我们将在现有的职业农民宏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五、2023年工作计划1、精准落实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全面实施好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确保培育质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培训项目培育更多农业优秀人才,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有力助推乡村振兴。2、继续深入开展好党旗领航奔勇赶超活动,高度重视包扶村工作,想办法、出实招、克服困难解决帮扶村问题,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进行。3、切实做好干部职工学习和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管理,注重学习和素质提升,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努力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和“造血”功能,把培训作为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的有力抓手,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与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各级各类培训协调推进,为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血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