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投诉指导县区劳动保障工作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殷贵军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万元 | 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压实专班、专办、专案责任。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将其作为稳增长、稳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级领导明确要求将保障农民工资支付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保民生、促发展。市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剖析存在问题,研判风险隐患,交办查摆问题,并采取年初列单、年中调度、年末交账等方式,及时跟进任务落实。期间扎实开展了根治欠薪夏季行动、“矛盾大排查、积案大化解、源头大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互动、齐抓共管的根治欠薪工作格局。(二)强化联县、联企、联案覆盖。先后印发《关于开展安康市建设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双包联责任制巡查的通知》《关于实行劳动监察联县联案包抓化解责任制的通知》,实行市联县、局包片、人联案欠薪案件包联工作责任制,行业主管部门与劳动监察部门包联在建项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个在建项目至少有一名行业主管部门和劳动监察员包企,每一个重大欠薪案件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包案,每一个县区都有一名市级人社部门干部包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重大欠薪案件督办问效暂行办法》,对国务院督办案件、平台重大欠薪线索进行挂牌督办、下沉督查、实时督效,全面实行“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工作机制,督办案件办理结果与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目前我市承办国务院欠薪督办案件共3期,已全部化解到位并书面报省治欠办。(三)突出高压、高频、高效处置。以创建“无欠薪市”为抓手,不断“强化不敢欠的震慑”“筑牢不能欠的防线”“形成不想欠得自觉”,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打下扎实基础。一是监督检查成为常态。在日常巡查中广泛使用“双随机”方式,从执法人员名录库里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从辖区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取用人单位作为检查对象,有效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二是“行刑”衔接形成合力。采取人社部门及时移送案件,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判四方联动的方式,保持打击欠薪的高压态势。三是风险防控贯穿始终。制定印发《农民工讨薪群体性和极端事件工作应急预案》,建立信访大厅治欠工作专班一厅式办公机制,欠薪高发多发时期联合司法、公安、信访部门成立信访化解专班,现场办公化解欠薪矛盾。及时畅通投诉渠道,通过“12333”人社服务热线、“12345”市民热线、安康广播电台热线、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媒介广泛收集欠薪线索,及时公开各级劳动监察举报投诉电话,专项采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24小时调度舆情动态,实现全市欠薪隐患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四)锤炼严谨、严实、严肃作风。一是从细从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省治欠办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问题反馈后,我市围绕制度落实、平台建设、夯实责任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迅速细化分解,印发整改方案,并逐一逐项抓好推进落实,省对我市反馈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长期整改项目已完成制度设计,并落实专人负责长期推进。二是从严从实落实依法行政要求。印发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试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行)》《劳动保障监察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等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动监察领域行政执法全过程,为全面依法行政打下扎实基础。三是从深从紧系统推进治欠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全会上对“系统推进无欠薪市建设”进行安排;市委、市政府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市对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占地方年度工作任务总分的0.5分,并列为一票否决指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紧扣“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工作主线,以在建工程项目制度落实为重点,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为载体,以联合惩戒和专项考核为手段,着力规范用工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劳资矛盾纠纷,建立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形成协调有力、制度完备、权责明晰、监管高效的治理格局。全年全市检查各类用工单位1042户,建设项目107个,受理举报投诉830件,立案65件,协调处理735件,已全部办结。向公安机关移送欠薪案件16件,公安机关立案13件;向法院移交强制执行欠薪案件4件;公布重大违法行为9件,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用人单位2家;为6523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18亿元。2022年期间全年全境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安康市第四次荣获省对市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A级等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心城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项目欠薪问题频发。因项目资金筹集困难及“保交楼”与“保民生”侧重点不同,导致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出现欠薪问题。二是以讨要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款问题增多。特别在春节前是各类工程结算的高峰期,部分人员借机以讨要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款,制造热点、博取关注。(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根治欠薪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定期通报全市工作情况,夯实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加强各类媒介做好对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政策宣传引导,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属地管理责任,一对一约谈,依法迅速解决,确保春节前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总体稳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查短板补弱项。对春节前后“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及各级、各行业部门反馈的欠薪舆情、信访案件全面收集汇总,逐一排查。对中、省批示交办案件、市(厅)长信箱转办件、信访交办事项以及2022年“矛盾大排查、积案大化解、源头大治理”专项行动和“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期间发现和反馈的欠薪问题进行回头望。对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全部纳入《安康市重大欠薪案件督办问效办法》进行督办。对春节前后出现的恶意欠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和顶格处罚。确保春节前后各个渠道反馈的欠薪线索和欠薪问题全部化解到位妥善处置。(二)攻焦点克难点。加快制定出台《关于调整和明确安康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全面夯实行业部门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优化根治欠薪工作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根治欠薪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督查力度,对行动迟缓、工作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的提请市治欠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通报批评。会同信访部门进一步夯实复工复产工作专班责任,督促专班牵头单位落实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中心城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欠薪问题不再出现欠薪问题。(三)化舆情克风险。进一步强化舆情监测预警和窗口值守,做到全市所有欠薪投诉来访有接待、电话有记录、投诉有登记、案件有查处、处理有结果。对涉及人数多、影响大的重大舆情和群体事件(案件),第一时间联合查办、集中攻坚。在此基础上,会同公安、信访等部门健全欠薪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介入,果断处置,防止风险外溢,坚决把各类欠薪风险隐患化解在当前,矛盾问题处理在当地。(四)加强业务宣传。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用工单位法人、管理层以及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扩大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引导企业和劳动者知法、懂法、用法。深入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陕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A级等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