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11 14:41
单位名称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发展学历教育;开展社区服务、职工教育、技术培训、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等。
住所 绥德县职教中心院内
法定代表人 郭建宏
开办资金 2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万元 2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帮扶联系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教研培训、社区教育、学历教育”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着力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得到上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1.党建引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二十大之年,中心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二十大精神,使学习活动扎实有效进行。通过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2.疫情防控。积极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工作。下半年,根据教体局安排,中心组织13名教职工对全县13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督查。11月初,派遣3名教职工值守四十里铺高速路口。11月24日,我县防疫形式陡然严峻,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教职工奔赴防疫一线,前后48人次值守“双报到”单位上郡路社区所辖的6个小区卡口。3.“乡村振兴”帮扶联系。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中心驻村帮扶薛家峁镇元条村、白家硷镇吴家沟村,分别由主任郭建宏、副主任常绥华担任第一书记。中心55名教职工对满堂川镇兴合村、书窑坪村,名州镇郝家沟村,崔家湾镇贺家湾村共283户脱贫户进行帮扶联系。同时,所有在职在岗党员干部完成了消费扶贫任务。4.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根据上级安排,中心紧紧围绕六个“聚焦”、五个“专项治理”进行了作风专项建设行动,对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问题查摆,并建立了自查台账。根据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按照整改措施、时限,逐步进行整改,真正使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到实处。目前,中心上下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重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效逐步显现。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结合中心实际工作,配齐配足了领导班子,明确了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又能密切协作。同时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培训、撰写心得、述职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中层以上领导成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使中心各项工作平稳推进。2.提升教职工业务水平。中心始终把教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中心在“五个一”的基础上,规定每位教职工每学期完成校本研修任务,至少阅读10本名著,抄写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5篇。通过检查,全体教职工都积极认真的完成了任务。目前,我中心教科研氛围浓厚,一年来,市级课题结题7个,县级课题结题7个、申报3个。三、立足中心重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同行一致好评1.做实教师培训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集中培训教师195人次,其中,“双减”政策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培训140人,2022年新任教师岗前培训55人。线上培训教师3555人次,其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技术科目网络培训3431人,“国培计划”项目线上培训75人,榆林市中小学教师艺音体美线上培训49人。中心36名教师报名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部顺利完成该项目。为真正体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的目标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的模式,经过专题讲座、送教下乡、校本培训、课堂观摩、交流研讨、跟岗实践、分散学习、反思研修、总结座谈等,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2.做强学历教育工作。为全面提升全县教师及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满足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今年,招收成人继续教育学员365人,并重点安排思政课的面授与辅导,开放教育所有老师人人备课、人人授课、人人登讲台。顺利完成了各项招生管理、教育教学任务。一年来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开放大学发展援助项目“互联网+智慧教室”,绥德电大是陕西省唯一一家申报成功单位。3.做细实用技术培训。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振兴。5月28日,联合上郡路社区,在府州广场宣传产业致富知识。6月15日,联合田庄镇人民政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邀请县农技专家,在田庄镇开展畜禽养殖、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9月8日至10月21日,联合逢源人力资源中心,举办五期养老护理员培训。圆满完成1000人次的培训任务。4.创新开展社区学院工作。2022年,学院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社区教育工作原则,紧紧围绕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社区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本部开设的舞蹈班、书法班、太极班等学员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获得多项荣誉。2022年,舞蹈班在陕西省一路格桑花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一路格桑花全国模特大赛”中荣获最爱格桑花奖;为献礼党的二十大,舞蹈班积极参加“献礼二十大共跳幸福舞”线上展播活动;绥德县“慈善杯”书法大赛中书法班学员荣获优秀奖、入展奖;在十七运火炬传递绥德站时,舞蹈班、太极班受邀参加文艺展演。由绥德县教体局主办,社区学院组织实施的“书香绥德,德润万家”全民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活动通过读书、征文、器乐、民歌等13项比赛,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县域文化品位。学院制作了《让老百姓共享社区教育发展成果——绥德县社区学院发展纪实》宣传片,内容回顾了学院成立以来的工作以及对前景的展望。宣传片一经发布,社会反响热烈,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学院的知晓度和参与率。主任郭建宏被榆林市教育局聘为《榆林市2022年度学习型城市建设检测工作》专家组成员;社区居民宋腾云、景慧和学院本部教师薛静、孟田,荣获市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学院本部开展的《绥德县‘心教育·新力量’心理健康服务》,被认定为市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院一年来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同仁单位一致认可,省开放大学校长龙治刚,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张向峰、刘济中,市开放大学校长王金鑫、副校长苗永昌等领导来我院调研指导。子洲、定边、米脂、清涧等社区学院同行先后来我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和财务管理。本年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各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保证经费收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要求。管好用好中心的物资财产,及时提供所需物品,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了教育教学工作上。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中心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功能部室,新开设太极班、器乐班等部室。办公室、走廊、楼道张贴标语、制度,软硬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心共享职教中心其它硬件设施、校园绿化等,教育教学环境颇为理想。五、存在问题1.中心现有师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相当多的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新形势的需要,许多培训需向外聘请教师。2.师资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培训效果不够理想。3.社区学院三级网络建设进展缓慢,社区教育功能还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各种活动比较被动。4.学历教育面授课,尤其是思政课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六、下一步工作设想1.把好教师入口关,逐步引进一批高学历、高水平人才。聘请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做兼职教师,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新型培训队伍。2.关注现有教职工成长需求,“走出去”、“请进来”两手一起抓。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职工培养制度,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教职工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实践指导和服务工作。3.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4.继续加大社区学院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营造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5.进一步规范学历教育日常办学行为,加强网上教学、思政课建设的教学管理工作。6.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管理,团结合作,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推动绥德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