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劳动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法律宣传、劳动执法检查,受理投诉举报。 | |
住所 |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峰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31万元 | 24.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劳动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1、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积极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部署,明确责任分工、推进部门合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不断优化部门协调机制。坚持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的工作思路,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八项制度”的落实。2、增强维权宣传引导,加大执法能力建设。印制《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维权宣传资料,强化宣传引导工作。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专项行动、女职工权益保障、禁止使用童工等多次专项宣传活动,接受群众维权咨询,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各类宣传册。同时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榆林日报》等各类报刊及媒体发布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及治欠工作信息报道,拓展劳动维权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大队成立于2001年,现有劳动保障监察员19名,均配有劳动保障监察服装及标识。下设2个监察中队,实行分片管理,配有执法车1辆。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定期安排知识技能学习,扎实业务技能,提升办案水平,建立起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3、加强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保障制度。加强在建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维权信息公示及按月支付工资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积极落实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农民工名册及实名制员工通道;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严格按照国办文件要求督促在建工程项目制作维权信息告示牌并于醒目位置悬挂,畅通农民工合法维权渠道。开展工资专户、保证金制度专项检查。联合县人行安排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在建工程项目,从开设时间、协议签订、适用范围、资金拨付、支付程序以及资料备案等方面入手,对其开设和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整改工作,组织召开全县工程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整改会议,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保证金整改工作,共涉及工程建设项目9个,涉及保证金金额193万元。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开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缓交工作,共涉及工程建设项目6个,涉及保证金金额26.4万元。截至目前,累计缴纳171个项目缴纳保证金,合计3267.02万元,其中存入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户84个项目2841万元。按照新规定存入专户87个项目合计425.71万元,其中2个项目按照保险保单投保保证金14.4万元。累计退还50个项目1668.96万元,利息11.20万元,目前单位农民工工资专户结余1255.20万元。4、完善监控预警体系,健全智慧监察系统。组织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劳资管理员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应用培训,对监控预警平台企业端的操作流程进行演示和讲解,并要求切实抓好落实,健全完善企业欠薪预警监控机制,充分运用监控预警平台按时按要求完成信息录入工作,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根据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相关检查信息,及时掌握欠薪动态,做好预警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按照陕人社函〔2022〕563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智慧监察系统的建设工作。在依托智慧监察系统办理新接收案件线索的同时积极对以往的已解决案件信息进行补录,完善系统数据库。同时将“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监控预警平台”和“智慧监察系统”有机融合,逐步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智慧监察系统共注册劳动保障监察员16名,补录欠薪案件线索9件。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依法查处欠薪案件,巩固根治欠薪成效。借助“劳动监察、仲裁一站式窗口”积极受理欠薪举报投诉,同时积极接收“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上级转办或网络平台的欠薪线索,及时受理迅速处理。2022年共接待来访来电820人次,受理欠薪线索126件,其中立案查处8件,协调处理118件,共涉及劳动者330余人,累计追回欠薪168.2万元。三、存在问题1、一些网络平台的欠薪反映线索存在反映人及被反映单位的基本信息缺失、错误的现象,导致调查处理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开展。2、部分工程项目监管存在制度障碍。电力、铁路、通信等跨地区工程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方面不受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落实根治欠薪制度存在较大阻碍,发生欠薪案件往往涉及多个市县,导致调查处理难以顺利推进。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继续按照中省市工作要求,努力探索,不断汲取省、市及其他县区优秀工作经验,全力做好我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1、坚持宣传教育和行政执法并举。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拓展广度和深度,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法守法的意识。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力度,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欠薪违法行为及时介入、快速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强人社部门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配合协作,对恶意欠薪形成有力震慑。2、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抓住国家强化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这一有利时机,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进一步深化部门合作、推进根治欠薪“八项制度”的落实。坚持源头治理、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的工作思路,会同各相关治欠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农民工实名制、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等根治欠薪保障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努力把我县根治欠薪工作推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