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中共绥德县委党校

中共绥德县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3-04-11 10:56
单位名称 中共绥德县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轮训和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干部增强党性的熔炉。
住所 绥师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楼
法定代表人 安健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绥德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8.59万元 426.06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绥德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变更法人及单位地址,2022年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开展活动。一是培训宣讲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我校仅举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绥德县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绥德县直机关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班共计4期,开展理论宣讲20次。结合党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实际,深入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主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建设、党史、乡村振兴等专题深入镇、村进行理论宣传、政策解读。二是课程建设。积极打造系列专题课程。立足于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强县丰厚资源,结合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绥德生动实践、提炼绥德经验,现已形成《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解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百年党史汲取前进力量》等4个理论课程,《尊崇党章铭记党规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等3个党性教育课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代表法解读》等5个专题课程,促使教学培训内容更加贴合学员需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多次集体研讨、备课会,由分管业务副校长牵头,形成了骨干教师备课组,从二十大报告的时代背景、整体框架、新的思想论点、全面学习把握落实等方面进行学习、梳理、总结,形成3件精品课程,同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专题解读正在积极打造5个专题课。三是重点开发现场教学课程。以绥德县打造“一馆五址”红色教育基地为契机,积极开发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现场教学精品课程,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文化内涵,现已形成《郝家桥调查》《习仲勋在绥德》《绥德地委践行“三个坚持”光辉历程及其时代价值》《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等6个现场教学课程,正在打造的4个课程已完成前期搜集资料工作。四是科研建设。在榆林市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21年度课题结项评审结果优异,6项结项课题全部获奖,其中2个课题评为一等奖,2个课题评为三等奖,2个课题评为结项奖。积极参加全省党校系统第36次理研会,张小兵讲师荣获三等奖,积极参与2022年度全市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结项工作,张小兵、王宝健凭借《郝家桥“农村楷模”基因密码及其时代价值》荣获良好课题奖、任雨前《绥德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调研思考》荣获合格课题奖。五是师资建设。为充分提升党校专业教学水平和发挥师资队伍优势,拓宽党校教师视野格局,学习先进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全员参加了全市党校系统教学方法创新师资培训班,选派2名教师参加了全省党校系统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师资培训班、全省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师资培训班。为充实教学力量,对原有兼职教师人员进行了增减,促使一批理论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工作者能在党校讲台发挥自身能量,兼职教师队伍更加符合党校教育培训需求。通过集体备课、小组研课、授课试讲等活动强化青年教师授课基本功,有助于教师之间交流信息资源、群智群策群力,加速教师历练成长,提升党校教师队伍战斗力。11月10日,由常务副校长安健亲自带队,5名党校骨干力量组成的调研组赴榆阳区委党校“取经学习”,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干部管理、学员管理、培训安排、办学水平等内容深入调研学习,通过开展座谈会交流、实地观摩的方式对榆阳区近年来的党校办学治学方式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六是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丰富馆藏图书,加快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开展优秀图书推介活动,购置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仲勋文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乡村振兴方法论》等著作,共计购买图书97册。协调财政局购买了会议培训设备,实现了教学设备的更新迭代,有效提升了教学视听体验,强化了培训效果。七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注重党建引领,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三农专业学习;到郝家桥,绥德地委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同大柳塔煤矿,中共绥德县委党校和大沟村实现支部共建,夯实与大柳塔煤矿的帮扶机制;新纳预备党员1名,实现大沟村20年无新进党员的突破;升级党建活动室,新增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幸福灶等基础设施;积极组织参加镇村活动,凝聚队伍,驻村工作队参加镇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10月28日下午,中共绥德县委党校到四十里铺镇大沟村开展以“消费扶贫促振兴”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八是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根据我校实际,主动与报到社区对接,落实所在单位全体干部到社区报到,对原有的5名联系人进行调整,调整后,减少驻村2名人员,增加6名联系人,目前我校参与双报到人员达到9人。我校积极参与同上郡路社区的合作共建工作,积极配合历次全民核酸检测工作,积极做好翠园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会同市场监管局认真做好上郡路社区家100多家店铺的逐步放开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九是对外培训工作。加大党校开门办学力度,整合县内外办学资源,针对不同对象推出特色研学路线,推出定制化课程安排,现在已取得新的突破,为绥德县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贡献了党校力量。2、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各班次累计培训干累计培训3300余人次,宣讲活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和乡村建设中展现出党校力所能及的新作为、作出新贡献;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带动作用,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双报到”工作,积极配合上郡路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存在的问题。一是奖励激励机制不够优化,干部职工积极性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培训工作目前停留在组织人事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上,主动向各部门、各单位联系培训课题少,培训实效不佳;三是教师对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很难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存在困难。4、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党校制度建设。传导压力,严格考勤制度落实,增强学习、工作的纪律意识。对接市委党校,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能激发党校科研动力的奖励激励措施。二是拓展党校对外培训业务。一方面深化同陕西中红未来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同兄弟县区党校和外地党校的交流合作,立足于绥德红色教育基地,办好“红色课堂”、讲好“红色故事”。三是提高培训和科研的质量。一要主动对接各部门、各乡镇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使学员“想学的”和“实际学的”紧密贴合,取得学习实效;二要积极探索绥德县委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实现新时代干部教育新篇章;三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选定切合实际的调研主题,配好骨干教师积极开展基层实际调研走访,做好成果转化。5、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构建干部培训的新格局,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和《中共绥德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建成突出绥德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求的党校教学体系。二是提高科研咨政上的质量,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增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党校科研咨政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创新党校制度管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探索党建与业务培训、党建与其它工作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建设模范机关,扎实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是优化人才队伍的培养,针对现实需求,坚持“要走出去、引进来、练起来的人才培养原则,遵守政治原则,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队伍,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