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一道街前街 | |
法定代表人 | 郝志贤 | |
开办资金 | 26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3万元 | 17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安塞区初级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安塞县中学,2009年初高中剥离。学校初中部和原真武洞镇初级中学合并办学,更名为安塞县初级中学。2016年,安塞撤县设区,遂更名为延安市安塞区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018人,设七至九年级64个教学班,生均占地面积8.38平方米。现有在岗教师264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45人,学历达标率100%,中高级教师22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81人,平均年龄41岁。八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教体局的精心指导下,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让学习成为习惯、用习惯成就人生”为校训,建立“和谐民主、严谨创新、乐学多思”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了环境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课改育人的新型育人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效益明显好转,近三年中考均超额完成计划的中考目标任务,中考排名稳定在全市107所公办初中26至29名之间,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先后荣获全国班级自主管理优秀学校、延安市优秀家长学校、延安市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延安市三八红旗集体、延安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先进集体、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状、延安市文明校园,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卫生学校等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颁发的七十多项荣誉称号。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狠抓德育教育,筑牢“立德树人”育人思想。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核心发展力。2、推进班级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有礼塞中人。4、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共建家校合作新局面。5、筑牢安全防线,提升自救能力。(二)规范常规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夯实目标责任,细化常规管理。2、规范教学常规,提升教师内功。3、细化考试管理,保证教学质量。4、坚守改革成果,推行教学改革。5、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三)立足核心素养,全力推动校本研修再上新台阶。1、制定和完善制度。2、学习先进教学思想,促进课改工作长足发展。3、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四)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力量。1.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加强思想建设,筑牢师生思想道德防线。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同时,学校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师层面,制定出台了《安塞区初级中学教师从教十不行为》,大力弘扬高尚师德,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领广大教师牢记育人的初心使命,争当“四有”好老师。在学生层面,坚持把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广泛开展“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学习宣传和“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每学年评选15名),积极举办党史学习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保持阳光心态、树立远大志向”励志讲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报告会、九年级励志远足、七年级南泥湾红色研学等活动,厚植学生爱国、爱党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努力把学校办成党和人民放心的育人阵地。3.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落实区委“严、深、细、实、活”党建工作要求,创建“党建铸魂、文化浸润、人才奠基、质量立校”的“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积极推行“1234”党建工作模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以“党史润心、铸魂育人”为抓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健全了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三年来,党员教师累计有5人被培养为区级以上学科骨干,1人确定为发展对象。全体党员教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选树党员教师标杆1名,2021年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正在申报当中。4.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坚持“党校同责”“一岗双责”,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高压态势。党支部与全体党员和教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廉政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教师办班补课、兼职取酬、订购教辅资料、课上接打电话、收受家长礼金和宴请、私自调课等风险点进行多次教育,推动全校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由支部会议研究通过制度,如职称评定、评优树模、招生考试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二、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短缺严重,应有的部室基本没有,理化生实验室临时改建,很难保障正常的操作实验开展。二是教师的年龄结构整体趋于老化,青年教师的后续缓慢,思政课和艺术类教师短缺严重。三是教师宿办条件非常简陋,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严重老化,好多科任教师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多人共用一张办公桌的比比皆是,严重制约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四是办学经费短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巨大。三、下一步工作打算面对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构建学校未来发展新蓝图,在“四个强化”、“两个提高”上下功夫,“四个强化”即:强化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强化学校常规管理,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要求,努力打造师生“幸福课堂”;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为教师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强化学校办学效益,保障办学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办学品位,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两个提高”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