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

西安市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4-10 15:3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鹿岭路246号
法定代表人 赵荣香
开办资金 1212.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1.55万元 1193.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推行“党建+”特色创建:围绕党建抓教学,抓好教学促党建。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等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发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主阵地作用,宣传党史、国史、校园好人好事和红歌分享,培养学生“五雅德育”,坚持思政大练兵、家风家训家规征文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教育教学工作1.顺利开展秋季招生工作:严格按学区免试就近招生入学,招生工作透明公开,应入尽入,关爱随迁子女和特殊群体,积极落实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2.排查依法办学现象,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尽量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将底线意识挺在前面,杜绝乱收费、乱考试排名现象。严禁教师补课办班,创建廉洁校园。3.落实“双减”政策:以减负为突破口,探索“三个”课堂建设,以“五有好课堂”为抓手,改革“作业”管理办法,通过“学生社团”“特色课程”“课后服务”抓质量,切实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4.加强班级特色化建设:锻筑班级精神,发挥班级育人功能。民主推荐产生班、队干部,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特色文化展示、倡导“德育微活动”、实行班长轮流制、座位周轮换制。本年度召开主题班会不少于40次;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会8次;班级微活动不少于20次。5.开展社团活动:社团全覆盖,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打造多彩生命,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社团全覆盖,开设体艺、科技、语言、综合实践四大类30个学生社团,每个孩子都有社团活动项目。社团活动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教案、有记录、出成果。家校合作,联动共育。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发放《告家长书》,签订安全、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设立家长开放日,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6.修订制度汇编: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学校校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支部会议事规则》《学校教学常规制度》等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三)开展校本研修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重视教科研,成立了7个学科教研组,夯实校本研修,不断创新“教、学、研”形式。全员参与每周三校本研修,定领域、定计划、定主题、定核心发言人“四定”,有讨论、有记录。校领导包抓学科和教研组,实施校领导任课制,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评课不少于30节次。课题研究制度化,全覆盖,校长带头搞课题研究,本年度结题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3项,新立项市区级课题2项,校本课题11项。教师积极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抒发教育情怀,20余人次获得市级论文一二三等奖。学校将教师线上教学心得、读书心得、课题研究及论文汇编成册,留下成长足迹。2.坚持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师徒同台同课异构,携手成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助力教师向下扎根,向上发芽抽枝成长。3.建立教师关爱机制,安排教师体检,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树立正确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1名教师成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成长为市区级教学能手,数十名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奖。(四)课后服务工作1.坚持开展劳动实践特色课程“小水滴长本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具体劳动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开展“科技活动月”、科技作品展;坚持“小实验•大科学”,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2.坚持开展“三节一会”。定期召开“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教师、家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助推智慧校园、书香校园、艺术校园、活力校园建设,搭建平台,充分展示教育成果和艺术特长。3.“小实验•大科学”特色课程全覆盖,坚持每两周一个小实验活动,已成为每个家庭和孩子居家实践的重点活动,学生兴趣极高、参与率高,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五)疫情防控工作1.严格值班值守,严格门禁管理和课间疏导。2.每周除召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题班会外,还经常利用晨会、午会等时间,发动学生了解病状、预防措施到宣传。严格日常请假制度,做到有病跟踪,每日对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3.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每周进行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4.对学生经常性教育、对家长进行必要性提醒,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5.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每天向教育总支报告学校的情况,做到信息畅通。(六)校园安全工作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确保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2.要求值班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校领导带班,值班教师24小时值班。安全疏导人员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指导和监视,上课教师无缝对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台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3.开展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安全防范、防溺水、防火、禁毒、防震、防灾减灾等知识讲座及演练。开展日常性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如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预防传染病等专项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学校被评为省艺术展演三等奖、市科技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区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文明校园、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区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三个班获市区级先进班集体、2个班获市级“红领巾奖章”三星章、一个中队获区级优秀中队、一个班集体获得区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教师耿蕾、彭恬在全区“清风寄家书,寻找传家宝”主题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生侯悦晨、赵泓学在全市“庆祝二十大老少同声颂党恩”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程敏敏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我校为新建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骨干教师数量较少。本年度制定《教师成长五年规划》,狠抓教师业务提升,坚持岗位练兵,开展能手示范课,思政课大练兵等培养骨干教师,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检查工作顺利完成。2.校园操场树胶跑道严重发泡破损,影响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新学期将申请报告,修缮操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学生体育锻炼及安全防护工作。3.学校绿化面积较少,根据学校现有学生人数,户外场地严重不足,顶层户外场地需尽快建设,确保学生户外活动有序开展。同时,落实校园绿化美化要求,根据本校的地形地貌,坚持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多树种、多层次,创设花园式效果。4.各处室分工职责不明确,实施过程没有跟进。因此,结合实际,对我校整体规划进行细化,丰富和完善规划内容,并按照义务教育规划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各部门依据工作计划,分别制定相应的计划内容。校委会进行详细审核,并及时的跟进,确保计划有效实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对部室使用管理:学校部室建设基本到位,但随着我校学生和教师人数的每年增加,部室设施设备相应配备不够。为了确保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开展,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力争今年内健全使用。2.加大固定资产盘查:我校自2019年9月建校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够完善。本年度制订具体方案,落实人员管理,在今年内将建校以来的所有固定资产再一次进行摸底盘查并贴标归类,建立台账留底,严格各处室资产管理和使用。3.加大教师培训:上年度由于疫情原因,我校教师培训数量和质量有所减幅。2023年将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2022年新课程目标》的前沿理论及新观念,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名校,学习交流,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教学等。其次,抓培训,促进教师基本功全面提高。制定了中、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短期培训计划,就教师目前的专业水平,采取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分步实施,有效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荣获省艺术展演三等奖、市科技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学校、区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文明校园、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区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3个班获市区级先进班集体、2个班获市级“红领巾奖章”三星章、1个中队获区级优秀中队、1个班获得区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