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电视新闻方面:今年来,共刊播电视新闻152条,包含头条新闻及新闻提要52条。其中,在央视新闻联播刊播的头条新闻《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铸就了渭城对外宣传的新高地。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刊播《渭城区学习贯彻党代会二十大精神》《渭城区着力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指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等55条;在咸阳广播电视台刊播《渭城区:开辟便民绿色通道》《渭城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等97条。(二)报纸媒体方面:在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刊稿195篇。其中,在陕西日报刊发《“文物四宝”贴纸寓意独特》《群众微心愿党员来实现》等11条;在咸阳日报刊发117条,其中包含头版头条2条《渭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渭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百姓心坎上》,2版头条和头版倒头条共11条。(三)新媒体方面:邀请陕西广播电视台、咸阳广播电视台、咸阳日报等媒体记者对“穿越古今相约老街”5.18“国际博物馆日”暨5.19“中国旅游日”文化艺术周活动、“穿越古今相约老街”渭城区端午节系列活动等重大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对接上级主流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323篇(条)、刊发162篇(条);在人民网、新华网、群众新闻网、各界导报、网易新闻等各类网媒,刊发视频图文稿件,共计415篇(条)。此外,今年3月,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件“渭城诗意千载悠咸阳古原尽王侯——走进中华民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之都”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等央级刊发,在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143万。(四)自行运营平台方面:在做强对外宣传实效的同时,继续运营好自行掌握平台。围绕总书记系列讲话,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疫情防控,渭城大讲堂,我为群众办实事,渭城资讯、快讯,优化营商环境、高中考及全区重点工作、时政新规、节日、节气等及时编发信息。开设“践行嘱托谱新篇、喜迎党的二十大”“网络中国节”“二十大时光”“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文明实践.渭城行动”“平安渭城”“创双拥模范城”“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学习二十大精神渭城干群这样学”“领悟二十大精神渭城干部这样说”“落实二十大精神渭城上下这样做”等话题、专题,通过图文、视频、图解等多种形式累计发布微信1410条,微博821条,今日头条896条,爱渭城App1126条。通过“渭城区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发布900条,总浏览量达1.1亿余人次;“渭城记忆”抖音号发布作品114条,账号累计获赞19.3万次、粉丝量达5.8万;“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微信视频号发布884条,浏览量达1140余万人次。(五)主题策划方面:围绕“喜迎党的二十达”主题主线,成功策划了“抗击疫情 迎接新春”渭城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抗疫文化文艺系列作品云展演、“疫”线“渭”士、“金虎贺岁喜迎新春”渭城区新春氛围日渐浓、“渭城区开展2022年欢度春节宣传文化活动”“喜迎渭城两会——回眸看发展”“贯彻市八次党代会、两会精神”、“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渭城区荣获全省‘争先进位区’、全市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先进系列展播”“‘穿越古今相约老街’文化创意服装秀”“学习贯彻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喜迎二十大我们有话说》《口袋公园》《人才兴咸——首届‘咸阳工匠’荣誉获得者田君军》等一系列专题宣传,拍摄制作精品新闻宣传短视频395条。其中,短视频《致敬抗疫“渭”士且听少年说——渭城区中小学生致敬“渭”士一封信》《疫情终会过去“渭”来明媚可期》《大红灯笼高高挂张灯结彩迎新春》受到市区主要领导肯定。(六)抗疫宣传方面:今年以来,全区疫情防控态势逐步趋于平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转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区融媒体中心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充分运用融媒体各平台资源优势,及时发布防控信息,正确解读政策法规,加强值班值守、应急处置等工作,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七)区级政务新闻宣传方面:紧密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确保全区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事事有回响、件件有声音”,对区级重要会议、活动、事件等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撰写制作信息稿件、新闻视频600余篇(条),并对接各级主流媒体全网积极推送。着力做好日常政务新闻宣传报道,是我中心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核心的任务,在高强度、广密度的各种宣传报道工作任务下,合理调配人员,集中力量予以保障。全年按要求需要跟拍采访的工作任务未发生遗漏、未报等不良情况,共采编宣传区级领导报道400余次,派出采访人员700余人次,占据中心工作量的60%左右,运用采集素材编辑制作《渭城资讯》11期,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播发,每期新闻内容不少于10条,最多达到16条,让全区各级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区级重点工作、会议、活动。取得社会效益区融媒体中心党支部紧紧围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宣传服务能力”两大核心任务,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以“抓党建、促宣传、提服务”为目标,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围绕“喜迎二十大”、“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疫情防控正面宣传等主题主线,通过加大对基层动态,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信息采集力度,编辑制作有内容、有看点的相关精品信息稿件,在中心自营平台,积极推送宣传基层和面向群众的服务类信息报道,并向省市主流媒体积极推送基层先进典型。全年每月均能超额完成推送宣传基层信息和服务类信息不少于10篇的目标任务,切实树立起宣传服务基层典范。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上仍需不断完善。融媒体中心因是新设机构,没有可遵循的照搬的例子,导致现有的个别制度或与实际工作脱钩,执行不到位,影响了整体形象;加之受体制和纪律规定所限,多干或干好不能奖、少干或干不好不能罚,导致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个别干部没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二)理论和技能学习上仍需不断提高。平时忙于工作多,理论和技能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深入,导致个别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党性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尤其对于年轻人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伏笔。(三)镜头对准基层还不够。由于全区政务信息较多,中心人员有限,导致一些基层的先进事例、先进典型不能及时宣传报道,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不够,不能及时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貌。(四)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渠道不通。与其他各县融媒体中心拥有地方电视台基础不同,中心没有一名评定职称的在职编辑、记者等,为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原因分析:一是有些制度的制定脱离了工作实际,没有完全调动干部积极性;创新意识不够,对媒体发展“把脉”不准,对媒体人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二是中心多为年轻人,年轻人中第一学历全部本科以上。客观的讲,年轻人取得一些成绩容易骄傲自满,或长期将自己置身于优越行业之中,对自己要求不严。四、整改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继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和宣传好党的声音,高标准、严程序、重落实,科学有序推进融媒体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创新学习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三会一课质量,重点在主题党日+和讲党课上下功夫,针对形势、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开展丰富的党日活动。鼓励党员结合本岗位,或学科专长,或近期学习心得,编制讲义,积极上台讲党课,督促党员总结工作经验,树立思路,深化学习成果,在全体干部面前树立党员的专业化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威信。(三)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典型示范和文化引导,将铸魂、育人和塑形作为思想工作重心。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地发掘全区党建工作中的闪光点,抓住特点,捕捉亮点,着力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宣传队伍,为渭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渭城的声音传的更远、更大、更响亮!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切实抓牢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不松懈。加强中心班子和融媒体队伍建设,进一规范新闻稿件内容审核、信息发布、把关机制流程和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宣传效果,不折不扣的完成好党委、政府的新闻宣传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聚焦主题主线,围绕“四大工程”“楼宇经济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区级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进行专题策划,打造精品文案,做好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力争在中省级报刊、电视、网络媒体打造精品新闻报道,实现重大突破;三是加强与中、省、市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及时掌握宣传方向,携手策划高层次、高规格的对外宣传活动;协助开展好上级主流媒体全媒体行动走进渭城区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声势;四是加强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爱渭城APP等自营平台建设,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不少于800条;在“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不少于200组;今日头条600条;爱渭城APP不少于600条。同时,内外兼修,争先进位,坚持内宣、外宣并重原则,不断提高新闻稿件质量,认真研究上级平台用稿方向,深入挖掘区内各项工作亮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年在各级各类报刊、市级以上网站发稿件不少于500篇(条),积极推动宣传媒体服务基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在省、市区级位次有较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