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便民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开展社区民政、劳动保障、文体、卫计等服务;开展宣传动员教育引导,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社区环境。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李成东 | |
开办资金 | 187.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石堡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39万元 | 55.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便民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社区业务开展情况。1、社会救助工作。五保户供养、低保、临时救助等款项足额兑付。社区低保户668户1552人,发放最低保障金50.5195万元;社区五保10户11人,共发放7.1596万元;共发放临时救助25.3万元,救助148户399人。社区60岁以上老人297人,已全部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全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社区参保率100%,截止12月底,全社区因病住院报销率100%。2、残联、社保工作。社区共有残疾人99人,(一级残疾8人,二级残疾18人,三级残疾41人,四级残疾32人),享受补贴64人。全年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47220元。3、社会经济发展。一是着力推动“长短”结合,全面实现有机循环,增强集体经济活力。在木耳坪村107亩樱桃示范园的基础上,协助木耳坪村建成设施养羊场1个,养羊152只,羊粪大部分用于大红樱桃施肥;红石崖村建成集体经济蜂场1个,养殖中蜂200箱,用来补充将军庙山地苹果五年内未有集体经济收入短板;十亩地村建成500多平方施养牛场1个,现圈养牛只37头,为将来拟建200亩生态果园提供有机肥料奠定了基础。二是全力推动“种养”结合,形成红石崖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体,达到外抵风险,内抗压力,抱团取暖,同步发展。在综合三个村五年发展规划和保持高效优质的核桃园、花椒园的前提下,以红石崖村为中心,大力发展畜牧业,拟建成千亩饲草基地1个、6000平方饲草加工厂1个、1300平方设施养羊场1个,计划养羊600只,为群众提供就业4、采取“两抓”举措,塑造干部队伍。抓管理,严要求,保障中心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请销假和值班值守制度,在人少、量大、面宽的情况下,确保了疫情防控、护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产业发展等工作的有序深入开展;二是采取本周一落实,下周一汇报的办法,按时完成中心工作和镇上交办的工作任务。5、采取“三个”关注,加强民生保障。一是关注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全面加强社会救助。截至目前我中心纳入农村低保对象53户129人,供养特困人员10人,救助困难群众90余人。二是关注精神病障碍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目前我中心共有精神病障碍患者19人,残疾人107人,已全部落实了相应的保障政策。三是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的保障,全中心农村留守儿童共2人,困境儿童12人,全部建立了台账,落实了关爱政策。6、关注六个安全(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道路、安全用火、安全卫生),做到宣传和教育全覆盖,划片落实相关责任维修了红石崖组500米饮水管道;装修了红石崖村街道路灯30盏,协调解决了十亩地新装路灯25盏;翻修了红石崖村公厕1个;维修了红石崖区域水毁路段30余处;设置防火宣传点5个,启用防火车辆5辆,其中公车1辆,在防火期限内,采取不间断巡查和督查,大力推进“三进”活动,对防火员进行了物质关爱和政策倾斜;环境卫生采取“网格化”管理,与防疫管控、防火巡查同步进行,对工作完成较好的进行奖励和表扬,并纳入模范人物评比中,以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声誉。取得的主要效益。随着社区服务对象不断增多,社保审核、就业再就业登记、居民养老、人民调解、治安管理、计划生育、低保、防火、卫生等服务纳入到社区中。为此,社区整合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和工作内容,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所有居民服务内容纳入网格管理。建立并完善矛盾调解、民情恳谈、社区对话、民主评议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等民主管理机制。同时,计生协会、双拥协会、残疾人协会、科普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发挥民间性、自律性服务管理优势,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存在的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工作上容易满足于现状,习惯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缺少敢拼敢干的朝气,视野不广,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与群众沟通较少,对村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诉求情况了解较少。整改措施。坚持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品牌特色,完善服务体系”为工作目标,以“重点工作出亮点,难点工作求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抓手,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积极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实施“四项制度”推动社区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一是轮换包片制;二是民情登记制;三是电话预约制;四是义务监督制;社区居民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和谐社区品味。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社会救助工作。社区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一是对于困难群众、下岗职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社区干部要深入到居民家中,主动了解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居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高龄补贴等,实现居民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并做好补贴发放的相关工作。(二)社区综治维稳工作。一是社区要不断完善“123456”工作法,健全社区治安联防体系,加强与驻社区民警的联系,努力提高社区治安巡逻志愿队执行工作的能力,不定期对5个网格片区进行巡查。二是做好社区居民来信来访登记和纠纷调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力度。三是开展“三防”活动,即防盗窃、防诈骗、防刑事案件发生,要在综合治理上狠下功夫,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要抓好各类法制宣传和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措施。(三)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社区将继续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宣传和保持工作,加强社区卫生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卫生考核制度,4名卫生员对辖区背街小巷划片包干,着力加强社区卫生长效管理,积极开展除“四害”、健康教育和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同时有组织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社区、个个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