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神木市石峁遗址博物馆)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神木市石峁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4-07 08:53
单位名称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神木市石峁遗址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石峁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服务。严格按照《石峁遗址保护规划》对石峁遗址进行发掘保护、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开发利用。
住所 神木市高家堡镇高家堡村
法定代表人 朱绪华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43万元 132.45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重点职能工作1.固投任务卓有成效。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进展顺利,截至12月完成固投任务6054万元。2.文物保护安全有效。年内先后完成了皇城台应急排水设施和石峁遗址监控改造升级两个项目。石峁遗址本体保护前期勘察项目已完成研究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结项。9月份石峁遗址三处重要位置保护修缮工程、皇城台保护加固工程、石峁遗址内城和外城东门两处冲沟治理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其中石峁遗址三处重要位置保护修缮工程和皇城台保护加固工程方案已报至省文物局审核,石峁遗址内城和外城东门两处冲沟治理工程已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方案。石峁遗址入口处内城墙边坡加固工程已于10月份入场实施,预计将于2023年10月竣工。3.遗址保护发掘基础更牢。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文保巡查工作力度,积极推进遗址区监控系统改造升级,整治抢修抢建、违法乱建行为,违规建设发生率明显下降。6月份,召开了石峁遗址考古和申遗工作座谈会,对考古发掘、申遗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6月下旬抓住土地调规工作会议契机,联合榆林市文旅局、高家堡镇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厘清文物保护用地问题,根治了文保用地和考古发掘用地难的问题。12月初管理处主要领导亲赴省文物局对接遗址保护工作,赢得了省文物局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了四季度工作的圆满完成。石峁遗址外东门出土文物及遗迹3D复原保护展示项目已完成壁画、头骨坑的复原保护展示,做到文物展示和安全统筹兼顾。4.文化宣传“石峁”成色更足。石峁遗址52期宣传短视频全部制作完成并通过石峁遗址自媒体平台对外展播。编辑出版《石峁遗址志》和《石峁二十四节气》书籍。目前石峁文创产品已有30余种。管理处立足石峁文化,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贴春联、迎新春”“猜灯谜、闹元宵,红红火火迎春到”“思无疆学无涯勤为径”“包粽子诵经典”“穿越千年只为与你相遇”等多个活动。5.征地拆迁工作扎实有力。2022年累计征收土地5478.91亩(占总比的56%),搬迁坟茔4座。(二)重点工作任务1.全面加强文旅融合工作。2022年2月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7月1日,在高家堡古城举办了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仪式。2.强力助推申遗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出台《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综合督导、专家顾问、保护利用等7个专项工作组,高效推动、定期研究。目前申遗文本已经完成了《石峁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件》《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优先行动计划》。全面做好《石峁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石峁遗址居民搬迁安置专项规划》《石峁遗址景观环境整治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在加快考古发掘报告编写进度为遗址价值阐释提供理论基础。3.加强石峁博物馆建设。石峁博物馆计划于2023年启动运营,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大部分到位,规章制度已经建立,新招聘10名讲解员。石峁博物馆建成投运后,拟实施数字馆、附属楼等项目,并与石峁遗址、游客服务中心、高家堡古城、秃尾河湿地保护项目、高家堡田园综合体项目有效衔接,做好博物馆与游客服务中心道路连接,彻底解决博物馆周边景观和参观交通网线等问题,形成完善的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线路。二、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出一年来,管理处上下团结一致、勇毅前行,深入开展创新创优工作。一是《石峁遗址志》成功出版。2022年5月,《石峁遗址志》发布会在西安举办,志书成功出版发行。二是保护区征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累计征收土地5478.91亩(占总比的56%),搬迁坟茔4座。目前补偿资金全部支付到位。三是文旅融合成效明显。2022年2月,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7月1日,启动了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5A景区创建工作。四是石峁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物考函〔2022〕1316号)面向全国公布了19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遗址位列其中。五是石峁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丰硕。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西南角)发现大型人面石雕。《石峁遗址出土陶、石器功能反映的礼仪和生计活动》《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出土陶器的成分与岩相分析》《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蛇纹鬲”遗存石砌院落发掘简报》《陕西榆林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酒类残留物及相关陶器分析》《石峁古城石质建筑材料来源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发表。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年初目标任务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申遗工作进展缓慢。对标申遗年度目标任务,出版考古发掘报告、阐释石峁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等重点任务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完成。二是博物馆机构亟待解决。博物馆开馆在即,目前尚无正式的领导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以支撑后续运行。三是旅游设施及管理服务相对滞后。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不高,旅游安全标志标识设置不到位,无专职外语讲解员和医疗急救站。四是博物馆建设土地、资金要素保障不到位。石峁博物馆外围沿街8亩土地涉及博物馆的排水、景观风貌塑造等后续问题亟待解决。四、改进措施(一)革新工作制度,大力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突出工作制度的纪律性和执行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严格守纪,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工作制度,突出工作制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建立一套用得上、管得住、立得久的日常管理制度体系,延伸制度触角,管好管牢办公用品领用、车辆使用。过好“紧日子”,落实勤俭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控制各类费用支出,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聚焦质优效高,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强弱补短,打牢基础。盯紧申遗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的工作短板,不断提升遗址的考古研究和阐释展示水平。着眼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游客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求实求效,步步为营。推动博物馆展陈施工,完成文物的布展陈列,提早落实开馆验收和开馆筹备工作。推动重点文保工程建设施工迈出更大步伐,争取国家专项文保资金支持。创新创优,争当一流。组建申遗专家团队,助力石峁遗址突出普遍价值体系构建,打造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区,纵深推进“让文物活起来”,将石峁博物馆打造成为重要的“网红打卡地”和石峁文化的百科全书。(三)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系统分析研判、全面梳理汇总2023年工作要点,制定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明确重点工作的责任分工,分解各自目标任务,压实责任,统筹协调,精准发力,有序有效地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对照责任分工,加强过程管理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协同配合、聚力攻坚,努力解决事关石峁遗址保护利用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做到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五、2023年工作计划及安排(一)夯实工作举措,提高申遗工作效能一是尽快推动召开石峁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研讨会和申遗工作培训会。邀请国内外专家通过专题会议形式研究提炼石峁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确保提炼出的价值内涵经得起研究推敲和实践检验。二是加紧落实申遗优先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石峁遗址202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任务分解表》年度工作任务,确保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打好申遗“硬仗”,补齐申遗“欠账”。三是落实石峁遗址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工作。积极主动与申遗文本编制单位对接,加快申遗文本编写进度,确保文本成果满足国家文物局要求,保证相关成果及时提交至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二)抓牢项目建设,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一是实事求是,谋篇布局。以申遗为统领,全面科学谋划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认真安排好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时间节点,确保重点工作按时完成。二是统筹兼顾,抓住重点。重点推动博物馆项目建设,加快布展施工进度,确保博物馆如期开馆。统筹推动文保项目、5A级景区创建相关项目平稳落地,推动遗址文物展示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三是用心用情,做好征地。积极配合高家堡镇政府开展土地征迁工作,不断加强与村组间沟通联络,尽快达成征迁意向。及时足额兑付征地款项。认真核定村组、村户征地亩数、人口等信息,坚持通过村财账户发放资金,做到公开透明,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三)坚持真实抓干,再谱辉煌发展篇章一是下真功夫塑精神。始终把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统一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形成务实、干事、担责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下苦功夫出精品。坚持精品意识,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将石峁博物馆建设成为比肩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知名展馆,让石峁博物馆成为保护利用、宣传展示石峁文化最佳窗口和平台。不断丰富遗址公园的石峁历史文化元素,充分借鉴运用艺术手法和科技手段进行环境整治,将石峁遗址打造为实力“硬核”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三是下硬功夫练精兵。申遗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担当此任。管理处将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工作岗位、顽强拼搏,在实干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练就过硬本领,推动管理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