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档案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保存查阅档案史料和图书资料。业务范围:1、接收、征集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及档案资料;整理、保管、鉴定、划控、开放馆藏的档案资料。2、负责档案资料的编纂、公布、出版发行。3、负责馆藏档案资料的缩微、复制、修复、档案科技管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周波 | |
开办资金 | 7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礼泉县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1万元 | 75.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礼泉县档案馆(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做法1、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礼泉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预算总投资约3000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3932平方米(约5.90亩)。总建筑面积5766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等工程。项目于2020年11月3日进行了公开招标,12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在档案馆项目被县委确定为“33献礼”工程之后,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工程进度,于2021年10月11日大楼主体封顶,成功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2022年11月4日工程完成竣工验收。目前,投资320余万元的档案装具(密集架、珍贵档案特藏柜)、气体灭火消防系统均已安装到位。2、日常业务不断提质增效。一是争取县委、政府进一步对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今年,共争取专项资金580万元用于档案馆建设,中省专项及县级配套累计投入资金接近1500万元。二是加强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全县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任务,按照规范要求移交进馆。目前,我县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进度在全市领先。共接收档案1322盒,13700件。三是档案“归档月”业务指导。4月份,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及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对全县109个立档单位2021年度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全县各单位都能规范完成归档文件的整理工作。四是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全体干部职工按时参加省市线上和线下各类业务培训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掌握新的档案法规政策。五是积极开展捐赠接收工作,阡东籍作家韩武广向我馆捐赠了作品集《在阵地上的一百多天》,西张堡籍作家刘林海向我馆捐赠两部长篇小说《汉京城》和《落户》。六是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不断优化。实行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建立了查询申请登记制度,全年通过线上线下查阅,累计提供查询利用服务9611人次,调阅案卷16752盒卷。通过查阅档案,解决了多起民事纠纷,同时向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提拔任用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了档案为民服务的作用。七是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每年6月9日是“6•9国际档案日”,我们举办了主题为“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档案系列宣传活动(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社区)。主题展览共分为档案政策法规、精品档案、革命英烈和模范人物、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五个板块,宣传展板29块,每一张展板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了档案知识、宣传了档案法规;再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建设新礼泉的历程缩影。取得的社会效益1、政治效益。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比如:为县委起草编纂《组织史》、《县志》工作,向组织部、县志办及有关部门,前后提供查阅6000多卷档案,使该编纂工作顺利完成。2、政策效益。在大量的馆(室)藏档案中,党的方针政策与各种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保存完整良好,为各种类型的社会公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例如:在退伍军人安置和待遇、干部职工晋升职务职称、婚姻档案完善等。经过查档,用原始资料证明了事实,解决了问题。3、公众效益。由于档案是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第一手材料的特点,所以在解决公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纠纷,继承遗产,评定职称,证明学历,恢复党籍,离休退休,留职下放,上山下乡等一系列工作活动中,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帮助。4、法律效益。众所周知,在法院审判过程中,档案是很重要的证据。对于合同、契约、协议书、公告以及规章制度等等涉及法律与监督等问题,通过查阅档案提供了有力证据。5、文化效益。档案从形成之日起,就是文明的标志,充当了忠实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角色,作为延续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有益于当代,而且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三、存在问题2022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机改遗留问题,事业人员分流和县档案局未配备机构和人员的问题,仍由县档案馆履行职能职责,偶尔存在工作协调不畅现象,比如:市县两级不能直接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和工作汇报等业务对接,市档案局将文件下发县委办,县委办作为二传手让档案馆领取文件,偶尔会出现工作贻误现象,这都是机改遗留问题形成的。二是档案队伍趋于老龄化,受机构改革和工作性质等因素影响,档案专业人才引进困难,在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临近退休人员较多。三是全县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有些单位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还不够熟练。大多数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有的单位人员更换频繁,对档案管理工作不专业,认为将文件资料放入档案盒就是整理档案,造成档案没有及时整理归档,导致部分单位档案缺失不完整、档案得不到规范有效管理。四是档案室保管条件差,硬件设备配备不齐全。个别单位没有独立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十防”标准不达标,造成档案资料霉变、虫蛀,影响了档案完整性。四、2023年工作计划1.抢抓中西部建馆收官机遇,全力推进我县新馆建设。一是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县市区档案馆建设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快档案馆内部设施设备配置进度,提前谋划筹备搬迁工作,力争早日投入使用。二是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主动向领导及上级部门汇报进度情况,争取各级部门、领导对档案馆项目的重视和支持,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问题。2.加强监督指导,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指导规范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脱贫攻坚工作有案可查、有档可寻。定期对全县扶贫文件材料的整理移交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对照档案收集清单查找存在问题,并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限期整改。赶年底,将全县各镇及相关部门脱贫攻坚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全部移交进馆。3.量化考核管理,完成基础业务工作任务。一要编研撰写《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收集、汇编档案利用效果实例,一一列举档案为我县社会各界在制定规划,实行科学决策,进行经济活动,城市建设管理,办理房地产权,山地林权属界定,编史修志,落实政策以及干部调配、晋级调资,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开展诉讼、公证等一系列活动的实例。展示档案利用工作成果,增强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二要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实行档案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期对库房温湿度进行常规检查,适时通风换气,更换防虫防霉药剂。设专人负责,每天对防火、防盗、防爆、安全用电、监控等进行1次检查;加强汛期档案保管。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人员对档案库房以及楼顶防水进行检查,做到无遗漏、无死角,有效防范和遏制档案安全事故发生。三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档案管理工作,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及时掌握好新出台的档案管理新规范,提高档案干部面对面的业务指导能力。为档案业务指导和档案接收奠定扎实基础。四要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工作。提高全县档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档案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和高质量发展,利用两个月时间联合县人大法工委和县政府法制办开展一次档案执法专项检查工作。五要继续推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规定和《礼泉县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方案》要求,扎实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确保档案开放鉴定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开展。4.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全方位关心干部成长,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努力锻造一支忠诚于党、干事担当、作风扎实的档案干部队伍,切实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树立“大档案、大文化、大服务”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我县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再创新佳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7年10月23日至2022年10月2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在年度考核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