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4-03 14:4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日常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南路50号
法定代表人 苏宪铜
开办资金 42.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印台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71万元 24.5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合力守护印台蓝。紧盯“一线两园三区域”重点点位,突出“夏治臭氧冬治霾”,落实“五源共治”和“三尘一重”治理,走航监测、分析研判、网格监管等手段全面铺开。G210沿线散烧烟煤问题基本清除,施工及道路扬尘管控措施全面落实;监督性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60辆,抽检燃气锅炉5台、治理1台;24家企业安装环保设施用电监管设备,2家砖瓦企业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与各镇办签订了《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开展秸秆禁烧专项检查,制止焚烧污染行为5起。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1天、优良率达93.4%、位列全市第一,同比增加21天、再创历史新高;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4.5%,1-11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改善排名位列关中64个区县第一名,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二)多措并举提水质。落实“河湖长”责任制,统筹抓饮用水源保护、流域环境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柳湾水源地基础设施,修复围网100余平方米、每周开展2次水源地环境安全巡查;组织开展河湖“清四乱”及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整改涉污水管网问题15个、河湖“四乱”问题27个;2家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及在线监测设备均运行正常,全区33处雨污混接点整改完成12个,剩余21个随污水管网提标改造工程同步完成。出境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类别为“优”,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佳水平,优于考核标准一个等次,柳湾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科学防控保净土。强化用地准入,完成9处用地性质变为“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处理,试点推广新型中水回用微生物改厕技术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杆,启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农业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标,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消除;5家矿山企业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备案,开展造林绿化11500余亩,为区域环境添绿增彩,全区无受污染耕地、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风险基本消除。(四)强化执法监管。构建“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监管体系,研判通报空气质量状况300余次;网格化平台上传处置问题869件、处理率100%;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自行监测公示率100%;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及5个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起并全部纳入信用管理系统,移送法院强制执行2起;广泛宣传动员,以“六进”为主题,重点开展“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优化审批服务,服务18家区级重点项目办理环评手续,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24家。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年来,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一是全年收获优良天数341天,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二是全年三里洞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柳湾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无劣Ⅴ类及黑臭水体;三是全区无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全年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1139.5余吨,无害化处置率100%。存在的问题(一)执法力量薄弱;(二)行业执法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改进措施(一)完善问题发现机制,提升发现能力。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利用信息数据分析实现分类预警管理,提升智能化问题发现能力;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提升专业化问题发现能力;通过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拓宽违法线索发现渠道,提升社会化问题发现能力。(二)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屡查屡犯、超标超总量、逃避监管、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及侵害公众环境权益、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等要敢于亮剑,坚持零容忍、零懈怠、零缺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通过严格执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遏制环境违法行为。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突出重点任务,坚持综合治理。推动治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大气污染分类施治,落实“五源共治”;抓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和统筹推进,常态排查整治入河排污问题,强化饮用水源安全管控,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危废规范化管理考核,抓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消除土壤环境隐患;以绿色矿山为引领,有序推进渭北“旱腰带”非煤矿山整治;紧盯“五源一设施”,持续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问题,杜绝环境安全事件。二是优化治理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强化“十四五”规划引领,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实施,落实环境损害赔偿、有奖信访举报等制度,强化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开展“执法大练兵”及“5+1”专项执法行动,完善“人防+技防”,织密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寓服务于监管,优化环评审批环节,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充实环境执法人员,增强执法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