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第四小学

绥德县第四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4-03 09:16
单位名称 绥德县第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葡萄梁11号
法定代表人 李建江
开办资金 3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6.68万元 296.18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第四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8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细心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锁定“提质增效”的目标定位,聚焦“精细管理”的工作主线,聚力“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学校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戮力同心,将思政教育、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都统一指挥,党建、教育“一盘棋”,破解了党建和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不断开创我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发展。一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二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行主题演讲、开展党史教育,实现党员带动共同提高,定期组织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管理科学规范1.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和育人质量,学校先后开展了新学期全体教师培训会、师德师风专题会议、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教育教学专题培训会、语数英学科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座谈、班主任管理经验分享会等,为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对我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2.各学科不断深化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与教科研相结合,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与教学管理相结合,积极参加线上线下集体教研活动。各类学科的教研活动,通过磨课、评课等,使我校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3.学校积极响应新时期教育提质减负的高要求,秉持“把心用在备课上、把爱洒在课堂上”“让精彩课堂成就师生精彩人生”的教育情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以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为主线,通过举行多种类型的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授课水平、提高课堂观测力度,提升我们的学业质量。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长开展学期初常规业务检查,深入了解教师教案设计、作业布置及批改等“双减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夯实我校常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常规工作更加细致化、规范化。4.延时服务丰富多彩。除做好学生课业辅导外,还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开发特色课程,丰富“第二课堂”,主要围绕答疑解惑、素质拓展、张扬个性、阅读铸魂、强身健体等五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菜单,课程涉及球类、手工、舞蹈、绘画、诵读、武术、体操等系列课程以及陕北秧歌、剪纸等非遗项目,深得学生喜爱。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绥德四小的操场上、教室里,各班的特色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气氛热烈,热闹非凡。本学期,在县教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课程进校园活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特邀请非遗传承人、优秀教练等,将优质校外资源和特色活动移步校园,为课后服务“加油”助力。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学校又新增加了陕北秧歌、健身操、传统武术、非遗剪纸、少儿舞蹈等4个社团,让同学们足不出校就可以体验到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和校外兴趣活动。5.开展线上教学。为保障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校制定线上特色课程表,线上时间表,学生居家生活学习计划等适合线上教学的一系列方案。教师们提前研讨,集体备课,同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教学资源,力争让线上教学达到效果最优化。(三)德育工作有序开展1.通过校会、主题班、队活动开展各种教育,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2.坚持升旗仪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3.充分利用纪念日和《道德与法治》课,立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突出德育地位,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4.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以红领巾广播站为阵地,开展主题教育,切实进行德育教育。5.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县教体局举办的各类线上比赛活动,丰富居家生活,实现全面发展。6.组织开展“新闻节目天天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发展,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四)后勤安全保障有力1.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亚于教学工作。开学初,学校德育处就同所有任课老师、班主任、分管人员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其次,借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宣读有关安全方面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安全知识宣传展板。第三,安全小组经常检查学校的安全隐患,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各种安全会议记录和检查记录。第四,坚持做好每月一次次安全演练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第五,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大了安全宣传力度,认真落实了安全课进课堂,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六是加强学校安保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把教师轮值制度落到实处,认真履行职责,严禁闲杂人等进入校园,确保校园安全。2.后勤保障运行有力。开学初,维修好了学校的电路,保证了开学每班的照明;安排好了各班的桌、凳和教师办公室,保证开学能正常上课;按时运回办公用品及学生用品,分发到各班及各办公室。期末对各班及教师办公室财产进行复查,并让办公室负责人、班主任签字,建立各种借还制度、赔偿制度,要求师生爱护自己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切公共财物,特别是课桌、凳、门窗、教室墙壁等,对有意损坏学校财产的要照价赔偿,不能让学校的财产造成流失以及不应有的损坏。为了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后勤人员每天定时对教室和学生活动场所进行消毒,杜绝了传染病的流行。同时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保障师生健康。(五)家校携手协同育人本学年我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家委会全体成员的大力协助下,在各班老师及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陆续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各级各类家长会、家庭教育宣传周、家访等系列活动,组织家长参与了数场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良好的家校沟通增强家校合作的同时,促进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的共同进步。(六)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紧扣“净”“严”“培”“育”“练”“畅”六字诀,拧紧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弦,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线,切实做好学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体师生进行防控演练;后勤保障物资充足,并定时对校园环境消杀;建立校园隔离室,应对突发状况;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获得了“新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绥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奖”、“教体系统“轻舞飞扬梦想起航”师生舞蹈最佳编排奖”、“绥德县第三届师生师德故事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单位”、“绥德县首届体彩杯中小学游泳比赛团体第一名”等多项荣誉。陈艳红等多名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县优秀奖,张建雄等多人参研的市县级课题研究结题,马晓霞荣获榆林市“教学能手”称号,杨静、张勇琴、冯转三位教师在绥德县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获奖。100多名学生在市县各类书画、作文、科技制作比赛活动中获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师资数量短缺。(2)少数教师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2.改进措施及时与上级教育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师资力量,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德师风,夯实“读、写”等六项技能的强化训练,培养“人品好,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创新管理,深化学生自主管理。2.加强领导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读书班,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步伐。3.继续开展好课后服务活动,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新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2.2)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2022.2)2022年绥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奖(2022.5)教体系统“轻舞飞扬梦想起航”师生舞蹈最佳编排奖(2022.7)绥德县第三届师生师德故事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单位(2022.9)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