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林木种苗/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 | |
住所 | 榆阳区牛家梁镇古城滩边墙村 | |
法定代表人 | 纪志荣 | |
开办资金 | 386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58.7万元 | 326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公益 | 从业人数 4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我场在区委和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区林业局带领下,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抓住发展机遇,严格保护生态,全力建设生态,适度经营生态。无论是在造林建设上,还是生态林管护工作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场今年的业务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振兴林业,使我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开拓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做到青山常绿,后继有林,就必须把营林生产放在工作首位。因此,我场始终不渝地把造林、抚育、护林摆在全场工作的重要位置。(一)绿化管理和养护工作1、补植2020年度榆绥高速(塞上森林城)樟子松造林6700余株。2、补植2021年度京津风沙源樟子松造林5500余株。3、完善历年封山(沙)育林项目。4、完成退化林修复工程项目森林抚育3510亩。5、走马梁公墓栽植路树3000株。6、小坟滩工区3000亩野樱桃管护工作。(二)林木资源管护工作继续加强推进“精准护林,挂图作战”,逐步完善林相图绘制,所有外业管护人员对国有林地实行动态监测,做到管护到位,责任到位,出现问题快速发现,及时处理。为进一步压实林场工作人员生态资源管护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按照区林业局的安排,我场精密安排,合理调配安排国有林地管理管护人员,成立国有林场林长制组织机构,确保林长制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国有林地管护进一步提升。(三)苗圃日常管理管护三月上旬开始对苗圃基地内逐一进行整地、灌溉、施肥、修剪、移栽、死树清理、苗木监测,在苗圃日常养护管理中,不断总结,全面做好预防苗木病害工作。为进一步提升苗圃工作人员技能提高新引进苗木的成活率。组织学习了业务知识及经验的讲解,并结合实际,对土壤、病虫害防治,除草用药问题等进行交流。完成育苗98亩,土壤改良123亩所有苗木生长旺盛,达到了专业技术标准。(四)新品种引进方面:花木新品种引种试验基地共管理22.5亩试验田,其中综合试验区8.5亩,新品种草花试验地5亩,林下地被及乔木试验地3.5亩,与榆林学院合作试验用地5.5亩。目前试验基地承担市级科研课题一项,栽植新品种红树莓2000株,主要负责红树莓在本地区适应性和推广种植技术的研究工作;与榆林学院合作科研课题一项,为杜仲沙地叶林种植和育种研究。2022年除了继续观察试验原有的23个海棠品种,19种地被植物,多种造型树木和绿化用乔木外,又向区林业局申请资金5万元,主要用于美国红枫引种试验课题研究。为了充分利用我场针叶林面积大、范围广的优势,促进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特向市林业局申请开展针叶林地栽培牛肝菌试验示范,并获补助资金80万元,现已在海流滩林区樟子松林地接种牛肝菌500余亩,试验正在有序开展中。(五)榆阳高新区东沙文化生态公园绿化工程该工程为榆林塞上森林城一个重要节点,占地1500亩。由于榆阳高新区陆续建设智慧馆、榆阳区中医院、李宁小镇,周边人居活动越来越频繁,将打造成为榆阳新区的一个靓丽的文化生态公园。2022年补栽元宝枫105株、五角枫495株、红宝石海棠520株、马莲16500株。本区凭借原有有利地形,做到高树高种、低树低种,最终做到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榆阳高新区东沙文化生态公园的建成,将是榆阳高新区的新名片,经向周边宣传榆阳,推荐榆阳。(六)狠抓防火工作我场在区森林防护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榆阳分局、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通力协作,本着防火防疫两不误的原则,坚守工作岗位,确保零火险发生。同时市区两级领导多次到现场督导检查工作,对我场的工作给予肯定。我场成立防火防疫领导小组,在各防火节点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次开会讨论,以森林防火和冠状病毒防控两不误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各尽其责,密切配合,每天下午领导小组成员对当天防火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弥补欠缺堵塞漏洞,加强防控。开展“同植思亲树,共树新风尚”和发放鲜花活动,免费向市民发放树苗10000株和鲜花13200束,杜绝上坟烧香点纸的风俗,改变传统祭祀陋习,起到了很好实际的效果。所有人员夯实责任,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将林区划片管控,地块落实到个人,确保防火责任区无缝隙。发生火情能第一时间将火情控制,减少损失。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带班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发生火情第一时间报告,组织扑火力量投入灭火工作。为充实防火力量与林区周边镇村建立联合机制,遇有火灾发生不论国有或集体林地,尽最大能力组织人员力量全员参与灭火工作。安排防火宣传车10辆、发送短信10万条、发放防火宣传单2万余份,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利用微信微信朋友圈进行宣传,在各个主要路口悬挂标语,榆林市电视台、榆阳区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对所有上坟祭祀车辆进行管控,林区实行封闭管理,预留部分出入口,安排专人值守,除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外,任何人不得驾驶私家车驶入林区上坟祭祀。二、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通过造林绿化和森林管护工作,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森林资源总量有较大增长,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绿化水平,优化人居环境,为生态经济区建设结构绿色支撑和生态保障,为实现宜居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力人力投入植树造林、苗木培育、抚育管理等生产活动,不仅为当地部分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增加收入,而且通过社会参与、全民植树造林,大力宣传生态文化,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全社会“生态发展、绿色先行”的意识。(二)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最大因素,在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森林。因此通过森林防火对保护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存在的问题(一)林地管理管护难,群众侵占国有林地事件时有发生;群众以地界争议为借口,阻挡实施造林项目;偷牧,夜牧现象时有,对新造苗木损害极大。(二)苗圃苗木严重过剩,销售困难,销毁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继续管理投资相当高,难以收回投资成本。(三)森林防火压力大,在日常火源管控过程中由于没有执法权,火源清除过程中经常与不配合的群众发生摩擦。四、2023年工作打算2023年,我场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中、省、市、区上级林业部门下达的各项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林业生产任务。优化苗圃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激发苗圃活力,填补苗圃苗木单一空白。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入科技手段应用到林地管护中。场领导班子将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发挥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林业精神,借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发展的机遇,将全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