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顺利通过咸阳市《202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截止2022年4月,全面完成《2021年乾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建设科技示范基地6个,全系统遴选90名技术指导员结对指导科技示范主体,聘请专家12名,构建“专家+农技指导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指导产业发展。全县16个镇办共培育750个科技示范主体,培训指导科技示范主体3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0多户积极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位率100%,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按时完成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工作,填报率100%,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进行线上咨询、交流、学习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农技推广APP注册率100%,使用率100%,公共服务对象满意度85%,科技示范主体满意度100%。5月份,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我县顺利通过考核。2、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建设6个科技示范基地,分别是阳洪镇三农田园粮食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面积200亩,主要开展品种展示(小麦)伟隆169、西农585、郑麦136、百农4199、(玉米)裕丰303、联创839、大槐99、良玉99等,主推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药剂拌种+除草+一喷三防,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阳峪镇绿港苹果试验示范基地,示范面积200亩,示范品种秦脆、美味、红思尼克、瑞雪等主推技术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植保无人机、弥雾机等新机具应用。注泔镇羊牧村泔河酥梨示范基地,示范面积400亩,主要推广,自压式简易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诱虫灯+粘虫板+梨小迷向丝+生物农药,应用植保无人机等新机具开展统防统治。阳洪绿之港设施蔬菜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面积100亩,示范品种:番茄(普罗旺斯、绿健、海力丰),圣女果(海贝克、红丽、硬丸),西瓜(8424、美都),大杨绿韵设施蔬菜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面积100亩,示范品种,番茄(普罗旺斯)、圣女果(朝霞、黄天使)甜瓜(千玉6号、绿宝),推广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滴灌技术+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防虫网+粘虫板+生物农药、设施蔬菜补光技术:安装增温补光灯+后墙悬挂反光膜。漠西大葱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面积100亩,主要推广:大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粘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移栽、培土及收获技术。每个基地竖立了示范标牌,农业科技中心与示范基地分别签订了示范协议,明确安排了每个基地的示范任务,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3、技术推广应用。遴选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推介202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咸农发〔2022〕86号)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县生产实际,遴选农业主导品种78个,主推技术16项,乾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推介202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乾农发〔2022〕37号),推介发布并组织实施。遴选农技指导员。结合粮果畜菜4个主导产业,在全系统技术人员中遴选确定了85名农技指导员,签订技术指导协议,对科技示范户进行结对指导。遴选特聘农技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招聘12名特聘农技员。遴选科技示范主体。制定了科技示范主体遴选方案及文件,下发到16个镇办,由镇村共同推荐,全县粮果畜菜4个主导产业共确定760个科技示范主体。构建“专家+特聘农技员+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开展培训观摩指导服务,落实技术示范任务,确保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年内开展示范主体培训1-2轮,培训1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册,技术推广到位率95%以上。4、信息化建设。按时完成项目各类资料、信息报送工作,完成率100%,积极在中国农技推广平台展示我县农技推广动态信息,全年共报送农技推广动态信息、文件资料等140条。5、特聘计划。先后制定了特聘农技员遴选及考核管理办法,《乾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招聘农技推广服务特聘农技员的通知》(乾农函【2022】154号)等,由镇村推荐,项目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技能考核、政府公示栏公示,共确定12名特聘农技员(粮食产业3名,果业3名,蔬菜产业3名,畜牧产业2名,粮果菜病虫害防治1名),印发文件《乾县农业农村局关于确定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聘农技员的通知》(乾农发【2022】58号),农业科技中心与特聘农技员分别签订了服务协议,明确安排了每个特聘农技员工作任务,特聘计划相关资料、信息已全部上传至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新品种引进。按照市局主导品种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引进辣椒品种华美105、国秀、华秀、长线线椒,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德贝利、欧盾,樱桃番茄小黑、海贝克、玉金香、美味、冰黄翡翠、粉贝贝,黄瓜品种德瑞特977、水果小黄瓜,茄子安德烈、布里塔等新品种30多个。2、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保障蔬菜产品稳产保供为目标,打造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设施蔬菜集成推广以“三改一提”(改造棚型、改良土壤、改灌溉用水和方式、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为代表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侧重于开展设施蔬菜综合配套技术(宽行密植半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减药增效、设施蔬菜补光、高温闷棚消毒等)推广应用、土壤改良及提高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实现节水节肥2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减量20%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积极与市园艺站争取,在阳洪镇、大杨镇、王村镇设施基地安装示范设施蔬菜增温补光灯700套,有效缓解连阴雨雪天气下的光合作用、低温冻害引起的营养不良、生长停滞等生理问题及灰霉病等低温病害问题。督促指导以漠西大葱和乾县香菜为代表的露地蔬菜播种、移栽工作,积极帮助菜农联系葱苗等紧缺物资,做好蔬菜茬口衔接,有力支撑菜篮子保供。2022年7月,乾县农业科技中心负责的“乾县设施蔬菜产业专家工作站”被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二批市级“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2023年2月,单位被评为全省园艺系统先进集体。3、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农时季节及生产实际,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注泔镇、临平镇等种植户设施蔬菜管理技术零基础及技术相对落后、接受知识能力差的问题,积极与村上联系,在蔬菜种植每个关键环节,进行手把手指导,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植保学院教授及土专家开展现场培训指导8场次,种植户参与积极性高,作务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在阳峪镇田家坳苹果园开展苹果重大害虫发生规律监测技术试验,以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果黄蚜等重大害虫为研究对象,明确其发生规律(动态),提出防治关键时期或者建议防治指标,制定性诱剂诱集、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以便更好的指导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针对高温干旱,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发生严重,化学农药用量大且难以防治的问题,在马连镇北上官蔬菜基地及漠西大葱基地开展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试验效果很好,可以推广应用。全系统遴选90名技术指导员结对指导科技示范主体,聘请专家12名,构建“专家+农技指导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指导产业发展。建设科技示范基地6个,全县16个镇办共培育760个科技示范主体,培训指导科技示范主体3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余份,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0多户积极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位率95%以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20%以上,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按时完成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工作,填报率100%,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进行线上咨询、交流、学习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农技推广APP注册率90%,使用率100%,公共服务对象满意度85%,科技示范主体满意度100%。三、存在问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为中老年人,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较差,需要一定的农技人员开展示范指导服务。但近几年由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到龄退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少,年龄偏大,导致服务面不广,影响整体服务效果。四、整改措施一方面,因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现依托项目引进乡土专家等农业技术人才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技人员积极参加省市业务知识培训,年轻同志踊跃参加农业院校的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壮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按时完成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工作,继续扎实开展2023年项目实施工作,高质量完成项目各阶段工作任务。2、抓好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保障我县蔬菜生产绿色健康发展,有力支撑菜篮子保供。3、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及推广工作,以便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农业生产。4、做好单位日常工作及局机关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