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阳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榆阳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3-03-31 18:07
单位名称 榆阳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种畜禽质量管理畜禽品种改良畜禽品种管理畜禽良种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引进、推广、应用
住所 榆阳区南郊小康路16排6号
法定代表人 郭子记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62万元 41.62万元
网上名称 榆阳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描述按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内容事项。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抓好全区养殖量统计和养殖场登记备案工作一是牵头完成我区畜禽数量日常统计工作,做好全区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工作。目前生猪规模养殖场17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142个,羊规模养殖场461个,家禽养殖场35个。羊子饲养量达218.8万只,生猪饲养量达82.7万头,牛饲养量达11.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35.2万羽,完成肉类总产量5.5万吨,禽蛋产量1.49万吨,奶类产量1.6万吨。二是完成第三次榆阳区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任务,根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榆阳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对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实行统一部署、分头实施、整体推进,到场入户。对202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核实,并及时上报工作。(二)抓好种畜禽资源管理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加强种畜禽场的监管严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报工作。为了规范种畜禽场申报流程培训会,开展了榆阳区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暨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培训会,使养殖场明确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报流程、建设标准及日常管理,重新鉴定甄别我区已发证种畜禽养殖场,对不符合《种畜禽管理条例》要求的养殖场建议发证机关不予审证。逐步完善了种畜禽生产供应体系,建立健全配种服务体系,指导种畜禽养殖场和核心育种户建立育种体系和系谱档案。目前,我区有种畜禽场30个,其中种猪场3个,白绒山羊繁育场23个,湖羊繁育场2个,种公猪精液站1个,肉牛良种繁育场1个。2、抓好羊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1)开展以品系繁育为中心的本品种选育提高工作我站建立了羊绒检测实验室,通过对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多次实践操作,目前实验室已全面启动。2022年我们对全区登记备案的标准化羊场绒样采集实现全覆盖,并对羊绒品质进行实验室分析,共采集绒样和鉴定羊子1200只,并进行建档、立卡、微机化管理。(2)推广羊子人工授精技术依托6个羊子人工授精站,在全区规模养殖场推广羊子人工授精技术,对采精室设施设备的使用,种公、母羊、种羊系谱档案的填写,授精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目前羊子人工授精站正常运行。3、陕北白绒山羊育种有限公司技术指导工作加强区种羊场的管理,将所有羊子体型外貌、体尺体重指数全部测量完成,对绒毛品质、产绒量以及纤维细度等基本指标进行了实验室测定与分析。依据肉羊品种标准,分群管理。严格按照种羊场五年繁育计划组建细绒型、多绒型、多胎型绒山羊核心群选育。截止2022年底种公羊存栏12只,母羊存栏591只,其中核心群母羊180只(细绒型65只,多绒型96只,多胎型19只),扩繁群母羊100只。4、肉用绵羊选育工作加强对萨福克、黑头杜泊、白头杜泊肉用绵羊的纯种繁育工作。严格按照选育计划对场内绵羊进行鉴定、筛选、组群,截止2022年底萨福克羊存栏128只,其中种公羊8只,母羊120只。杜泊羊存栏48只,其中种公羊3只(白杜1只,黑杜2只),母羊45只。(三)抓好全区各类畜禽日常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工作1、做好肉羊、肉牛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工作国绕区委、区政府“4+2+X”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全力做好肉羊肉牛应业养殖场建设和养殖技术跟踪指导服务等工作。一是对2021年肉羊肉牛产业未完善项目的10个养殖场进行了技术服务,并对全区新申报湖羊、肉牛项目的94个实施主体进行实地摸底。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在圈舍建设、饲养技术、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控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二是对符合场址选择要求和手续齐全的11个项目,其中新建湖羊1个,新建肉牛场7个,扩建肉牛场3个。从场地选址、图纸设计、修建标准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从场地选址、图纸设计、修建标准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2、开展中省市区级畜牧产业项目实施工作一是完成省级畜牧产业10个规模养殖场项目指导;二是完成市级畜牧产业10个规模养殖场项目指导;三是完成区级特色畜牧产业66个规模养殖场项目指导;四是以白绒山羊提质增效为目标,在补浪河乡、巴拉素镇等养殖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打造标准化、现代化白绒山羊提质增效养殖试点30处。五是对补浪河乡等7个乡镇507户养殖户实施圈舍改造;六是在小壕兔乡沙则汗村新建1个集中养殖小区。七是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抓好基础母牛登记、配种繁殖记录、新生犊牛核查、补助对象公示四个关口,对全区产犊母牛进行了备案登记。(四)积极开展养殖场(户)的培训一是6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肉牛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宣讲,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二是开展了榆阳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暨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培训会,培训150余人次;三是依托乡村振兴工作,派遣郭子记、李鹏飞、王奇就肉牛、肉羊、白绒山羊高效养殖技术进行了宣讲,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四是依托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选派郭子记站长及各业务组就肉牛养殖场建设与饲养技术进行培训,累计培训300余人次;五是与区残联联合举办了残疾人种养殖业技能培训班,培训300余人;六是依托圈舍改造和集中养殖小区项目,各业务组多次就场区布局、圈舍建设及改造、养殖技术进行培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七是选派李鹏飞副站长为“榆小宣”,在全区就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宣讲,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全面提高广大养殖场(户)和畜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规范技术标准,引导产业发展一是起草了陕北白绒山羊、肉用绵羊选育计划;陕北白绒山羊、湖羊、萨福克、杜泊羊和西门塔尔、安格斯种公牛鉴定标准;陕北白绒山羊、肉用绵羊饲养技术规程。二是起草了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场、规模场、家庭农牧场、示范村和育种户的建设技术规程。通过技术标准提供统一的平台,促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引导畜牧产业发展。2、科技创新,谱写新篇章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湖羊羔羊强制补饲与与无抗养殖试验,在榆林市陕西新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对开口料配方、断奶日龄确定、湖羊繁殖母羊保健管理、湖羊种公羊选育、湖羊无抗育肥等进行试验。此次试验利用抗菌肽促进羔羊生长,在陕北地区率先实施肉羊无抗养殖,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榆阳区实现羔羊早期断奶和母羊年产两胎打下基础。三、存在问题1、干部职工理论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不够,个别干部职工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2、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短缺,新技术更新缓慢。目前我区畜牧产业正在高速发展,面对新任务,高、精、尖人才引进迫在眉睫。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推进科研试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校地合作完成《湖羊常见疾病无抗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本项目从提高羊群自身抗病力为着力点,选择当地匹配的毒株疫苗为屏障,充分利用复合纳米抗菌肽的广谱杀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为抓手,探索精准预防和治疗羊传染性口疮、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流行性腹泻四种常见疾病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安全、高效的疾病无抗防控体系,助力榆林地区肉羊养殖降本、提质、增效。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榆林市养羊业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生产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的畜产品,对当地乃至全国肉羊产业及羊病的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示范参考价值,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榆林样板。2、促进陕北白绒山羊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推行搞好陕北白绒山羊提质增效工程项目,以养殖场机械提升改造、科学精准饲喂、羊子品种改良为突破口,提升我区畜牧产业水平;二是种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建设,严格《种畜禽场管理办法》对现有种畜禽场进行审核,对存在布病疫情等不符合要求的种畜禽场进行取缔;三是对全区标准化羊场进绒样鉴定,分析羊绒品质,组建细绒型、多绒型、多胎型绒山羊(群、场),并进行档案管理。3、继续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通过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大力推进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全区肉牛养殖户饲养母牛积极性大幅提升,新增母牛数量明显增加,肉牛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基础母牛存栏达到5.2万头以上,增幅达到100%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