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区域内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的防控、检疫畜禽良种繁育改良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指导、服务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指导 | |
住所 | 榆阳区麻黄梁镇 | |
法定代表人 | 郭岗 | |
开办资金 | 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3万元 | 2.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畜牧产业的方针政策,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完成创建省级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的工作任务,促进我区域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内共有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规模养殖场90户(其中猪场2户,鸡场1户,牛场13户,羊场65户)。据统计2022年11月底我区域站内现有羊子存栏10.5万只、年出栏3.2万只,生猪存栏1446头、年出栏1326头,牛存栏2688头、年出栏846头,鸡存栏0.086万羽、年出栏0.01万羽。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凝聚思想、转变作风,努力提升服务水平1、落实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树立职工工作形象。一是根据市、区及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做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及学习计划,建立问题台账,深入开展单位自查、个人对标检查、个人谈话、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将问题汇总归纳,实行销号管理。通过一年的集中整顿,庸、散、懒、慢、不知责、不尽责、不履责等方面的问题较原来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完成职工在两病监测、防疫验收实践中进行注射、抽血等基本功的考核。2、全面开展思想教育学习,树立良好工作作风。积极谋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强化管理,外树形象。一是分工协作,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二是对岗位职责、人员、财务、档案、业务、物资六大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优化。三是使用钉钉软件管理日常考勤、办公、日常业务审核等全部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干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建成一支敢于担当、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优秀基层畜牧队伍。(二)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把畜牧工作落实落细1、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两病监测。一是按照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安排部署,我站及时向区域内地党委、政府汇报,制定方案,召开防控会议。与村、场、防疫员、驻场观察员签订目标任务书。二是站内成员分片包干,层层抓落实,举办了四期村防员、规模场负责人疫病防控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210人次;畜牧业安全生产培训班三期,累计90人次。三是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为重点。2022年累计完成高致病禽流感0.71万次,猪口蹄疫2574头,猪瘟2473头,牛羊口蹄疫14.9万只,小反刍兽疫6.89万头。认真做好“两病”监测,羊子布病监测660只,扑杀阳性羊子19只。四是印制发放有关法律、科普宣传资料3万份。五是建立免疫、标识、疫苗、物资管理台账,免疫档案登记率达100%,六是对区域内生猪养殖场户建立生猪动态监管台账,重点对生猪30头以上的场户进行生产数据动态监管,发放消毒药瓶600余瓶。七是对全区域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场、合作社逐一进行审核。对出现问题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查办法》,提供所须资料,实地查验,符合条件的予以办理,不符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整改合格后予以办理。2、严格执行检疫程序、规范出证。一是严格执行农业部产地申报制度。全年检疫活羊12009只、猪319头、牛252头。二是利用微信、美篇等网络工具加大检疫申报的宣传力度,落实落地监管报告。3、扎实推进畜产品安全创建工作。一是组织摸排,重点对全区域内肉食品经营户、饲料经营户、兽药经营户、注册规模场、养殖大户、动物经济贩运人进行实名登记备案,签订安全生产任务书、告知书、承诺书。二是建立备案登记、饲料、兽药使用、饲料进出、每月巡查台账、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监管。三是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消毒液。四是对区域内监管备案的养殖场户进行瘦肉精监测6280余份,未发现“盐酸克伦特罗莱特多巴胺沙丁胺醇”阳性结果。五是协助当地政府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均进行无害处理。六是在重大病种免疫的同时利用村级微信网络、深入场户实地宣传等手段加强常规免疫病种的宣传、指导。免费发放羊痘、三联四防苗、消毒药品等。4、全心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一是积极配合主管局、当地党委政府做好乡村振兴,落实项目的摸排、实施、验收等工作。二是积极组织职工做好线上线下购买扶贫产品的工作任务。二、系统思维、精心谋划,打造亮点工作1、优化档案管理。一是率先建立了疫苗、标识、物资、办公用品库存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网上申领、审核、发放全自动核算有效的管理物资物品;二是全年的文件及业务资料制成电子档案管理。也成为全区首个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站所。2、全面使用钉钉管理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在全面使用钉钉办公管理软件管理进行考勤、行政办公、业务、物资实现网络化审批流程,全部实现线上申报审批,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了综合业务大厅。完善了综合业务大厅的相关制度、流程图的上墙、基本硬件添置工作,更好的开展畜牧、防控、检疫等业务的办理,每天安排专人值班,方便群众,极大提升站所形象。4、建立了区域防控物资储备库。投资4万多元采购了防护服、口罩、宣传资料、疫苗等物资,积极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卫生安全的突发事件,按流程审核发放。5、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和区域内党委政府沟通建立《麻黄梁区域内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对村级防疫人员实行量化考核,年终兑付补助。三、存在问题1、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偏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缺乏、信息化操作困难,难以胜任当前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开展工作只是在工作站专业人员指导下勉强参加春、秋两季动物免疫工作。2、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不思进取,常年自由散漫,怕吃苦,不愿吃苦;工作人员考核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难以约束党员干部,以至于工作散漫,落实不到位。3、在集中免疫的过程中个别村委会负责人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推诿、不负责,致使疫病防控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也有极个别的养殖户拒绝动物强制免疫,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疫病防控留下安全隐患。四、下一步打算:(一)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一是以管理制度为抓手,学习为引导,细化业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制定工作人员考核细则、麻黄梁区域站工作工作细则实施规定,实行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荣誉奖励给讲奉献、讲担当、用心工作的同志,极大的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二)动物疫病防控,责任重大。一是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同时,建立村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村动物疫病防控网络,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二是建立区域站包镇、村技术干部的责任落实,谁包片谁负责。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利用多媒体会议室、网络、集市进行政策法规、动物疫病防控宣传,推行绿色畜牧、力争无抗生产,推行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畜产品生产质量。(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五年之内筹建完善区域站实验室,开展布病、非洲猪瘟等抗原抗体的速检测,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做好疫病防控提供技术保障。二是新建物资储备室、厨房、餐厅,改善办公生活条件。三是购进室内外电子宣传屏、大厅智能显示屏打造一所现代化、智能化的基层站所。四是建立站内档案室,将工作档案按管理规定进行收集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五是建立职工之家,购买书籍、体育器材等极大的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五、意见建议1、完善全区区域站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制度、技术干部交流制度,同时在一些项目建设方面向基层倾斜,在申报科技进步奖及职称评聘等方面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励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增强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及事业心。2、加强队伍建设。每年对区域站专业工作人员开展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队伍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比拼,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把培训切实落到实处,全面提高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业务技术水平,为榆阳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每年局里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一次区域站财务审查工作,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规范财务管理,做到警钟长鸣,时刻警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麻黄梁镇政府先后评为2006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先进单位。2014年度群众满意单位、2017年度3月被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2016年度先进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被榆阳区畜牧兽医局评为2016、2019年度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