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山阳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31 17:45
单位名称 山阳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执法职责;以县应急管理局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住所 山阳县政府办公楼三楼西
法定代表人 朱磊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压力传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委牵头、政府主抓、各方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狠抓“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落实。先后召开6次常委会、7次常务会议,15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防汛、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上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研判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二是细化各方责任,狠抓专项整治。在安全监管方面,督促各镇办、各部门和各企业对照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行自查提升。针对县域实际,县委、政府两办印发了《全县安全生产领域扎实开展“1598”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资源、应急等部门对停产和关闭矿山进行了防盗采“回头望”;城镇燃气安全按照年度方案有序开展,排查无占压管道现象;危化烟爆开展交叉检查;加快秦岭核心重点保护区尾矿库治理,按照“一库一策”进行整治;围绕西十高铁、丹宁高速等开展重点项目安全专项行动;加大1座水电站安全运营和1座已关闭拆除水电站坝体日常安全监管;持续开展涉众场所安全整治,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同时,将安全生产1598专项整治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2022巩固提升年活动、安全生产作风建设专项整治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三是聚焦应急处突,提升应对水平。一是强化预案修订。完成全县总体应急预案修编1个,专项预案修编7个,部门预案修编24个,督促指导镇(街道)出台基层应急综合预案修编18个,不断推进应急预案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建设,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战性。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先后在中村镇组织开展了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在主城区开展城市防内涝应急演练,在西十高铁漫川段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组织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开展典型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共计270余场次。四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排查整治。一是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汛前、“五一”、“国庆”及党的二十大期间、冬季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确保了重要时段全县安全稳定。二是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突出安全生产领域“1598”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扎实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内涝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安全生产领域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非煤矿山方面,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42家、尾矿库16座,督促3座尾矿库在年底前实施闭库销号,对山阳县永兴机械化采石场等7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罚款31.2万元。工贸行业方面,共检查企业21家,发现隐患83处,现场整改59处,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18份。危险化学品方面,共检查企业14家,立查立改隐患12处,限期整改隐患3处,下发整改指令书6份,对色河加油站进行立案查处,罚款1万元。建设工程方面,重点对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对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1070栋村民闲置房屋,实施封存966栋、拆除104栋。对重点区域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136栋房屋,落实加固措施26栋,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鉴定6栋,其余安全隐患住房已全部拆除。共执法检查建筑施工企业15家,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7份,排查隐患9处。道路交通方面,执法检查企业13家,下发整改指令书5份,共查处“两客一危一货一面”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60起、工程车52起、酒驾醉驾42起、货车载人62起。消防安全方面,共执法检查企业192家,发现安全隐患53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32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份,罚款0.6万元,停业停产整顿1家。县政府组织应急、消防等部门于9月12日至14日对漫川等3个镇办的隔离酒店、涉众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一般隐患12条并立即整改到位,对不能立即整改的8条隐患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燃气安全方面,对三江燃气公司、蓝星和城东加气站等5家涉燃气企业共开展执法检查15家次,下发整改指令书5份,发现问题隐患13处,并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对使用天燃气的118家餐饮单位和瓶装液化气的51家单位安装泄露报警器,依法查处违规经营液化气案件1起。有限空间方面,对7家非煤矿山企业和2家工贸企业进行了安全排查,共涉及有限空间部位205处。针对排查出的有限空间部位悬挂醒目警示标志,同时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台账、隐患自查台账,落实管控措施,坚决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统筹推进秦岭核心重点保护区尾矿库治理,对全县20座尾矿库分类,按照“一库一策”实施方案,已完成治理两座,正在施工治理三座,提升改造11座,对三座无主库按照“减量置换”落实了治理责任人,已完成设计评审,现已全部开工,回采一座已完成设计评审。五是聚焦反馈问题,扎实整改销号。做好省市各级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清零。国家矿山安监局督导反馈问题43个;省委省政府第十督导组驻点督导反馈问题69个;省政府国庆节前督导反馈问题14个;市安委会反馈交办问题15个;县安委会十个督查组督查发现问题55个,共196个问题,已整改到位195个,剩余1个未整改到位(骡帮会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停用)。坚持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先后集中开展4次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1起,行政处罚43.7万元,上报市级挂牌督办隐患2件,县级挂牌督办隐患4件,截止12月底,均已整改到位。六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及安全生产“五进”等系列宣传活动,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相关工作4次,开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专项治理,全年未发生负面舆情。注重平安山阳建设,加大直管领域信访维稳、平安创建工作,全系统无信访及治安刑事案件。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行业乱象治理。加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力度,调整充实6名驻村工作队员,帮助帮扶村修建便民桥一座,修复水毁河堤80延米。深化体制改革,捋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应急救援处置、森林灭火等机构设置和指挥部运行。七是强化党建引领,践行使命担当。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关于违规违纪的通报文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坚持每季度由党支部书记作专题党课,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好卜吉沟吉祥小区党建引领治理,软硬件建设受到组织部表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2年,1-12月份,全县未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非煤矿山、危化烟爆、工贸、消防等领域实现“零伤亡”,未发生因灾伤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行业监管责任落得不够实,部分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现象。二是应急队伍人员不足。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职能倍增,但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三是基层基础相对薄弱。镇办、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未完全到位,沟通衔接不够顺畅。四、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落实镇办党委、政府责任,严格按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抓好落实;二是县委组织部已下文要求镇办明确专兼职安监干部,同时积极与县委编委沟通,增设事业编制充实执法人员;三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做到“两个维护”,从讲政治高度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统筹“两件大事”,更加有力地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要求更高。要以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为重点,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隐患台账,实行整改销号闭环管理,确保所有隐患整改到位。结合冬季特点,加强各类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突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公聚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三是强化“两个根本”,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