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的编制、修改,实施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监督养护质量,维护路产、路权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耀州路北段8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剑情 | |
开办资金 | 97.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1.46万元 | 107.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全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养护管理,提升公路服务水平1、建立健全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养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细化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实现两个纳入,推行路长制,实行实名制常态化养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依据养护规程建立健全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实行合同化管理和计量考核支付化管理,全面提升养护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并与区农养中心签订《养护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考核、检查、兑付。2、加强基础养护,规范管理。以巩固提升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区为总抓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级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使我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步入了正常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良好”的目标。积极推行公路养护五步工作法,即一巡、二扫、三剪(捡)、四疏、五清的工作法。实行“徒步式检查、走动式管理”,做到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全年,共清洗钢板护栏、标志牌2次累计5000余米;校正饰新道路标志标识8次,其中累计校正180套,装新200套;栽设路长制公示牌乡道36块,村道111块;增设标志标识15套。全年路域环境综合治理3次累计200余公里;清理公路垮塌土石方600余立方米;临时垫补路面坑槽650㎡;清理建筑材料、垃圾、污泥605m³;疏通清理排水渠2500m,处理上边坡土方安全隐患2650m³;修剪县乡公路沿线树18250余棵;涂白行道树2次累计21000余棵,使县道好路率达到88%,乡道好路率达到81%,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3、建立微信养护平台。发挥微信管理信息平台优势,联勤联动,灵通信息,及时掌握公路养护动态,发现安全隐患和路政事案及时处置,有效治理。4、推进机械化养护。推行主要县道机械化养护,一般道路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使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群众安全出行。2022年累计出动机械30余次,清理公路垮塌土石方136000余立方米,垫补路面坑槽6340平方米,清理建筑材料、垃圾、污泥12720立方米。疏通清理排水渠196公里,处理边坡土方安全隐患8600多方,集中组织500余人次,累计完成590公里公路的集中综合整治。5、积极组织参加养护管理技术培训。组织我区11个镇办农管所工作人员及区农养中心9个养护工区长,召开“2022年农村道路养护管理业务培训会”1次,针对其他省市农村公路事故频发情况进行安全培训及指导,下发安全隐患排查通知等。6、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治理。为加强全区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每月分组对辖区道路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影响公路环境的各种现象进行整治,并及时对接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重点治理公路沿线公路占道、乱堆垃圾现象,对公路两侧堆放的垃圾、塌方及时进行清除,对路肩、排水设施进行整治,尤其是过村过镇的困难地段,加大整治力度,路容路貌得到有效改善。联勤联动,对耀孙路、孙惠路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对孙塬、凤凰等路段的源头企业开会并划出卫生区域,要求除雨雪天气,每天对包抓路段不少于2次清扫、4次撒水,确保公路干净、整洁。7、保护公路路产路权。全年共发现损坏公路路产事案18起,查处赔偿18起,发现率100%,查处率100%,收赔率100%。(二)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认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隐患清零”、“安全生产月”等行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做到安全意识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监管到位,治理隐患到位。1、制定养护计划,精细化管理。各镇、办农管所负责对辖区内乡村公路进行养管,我站养护科负责对各镇、办农管所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坚持做到月计划、月检查、月通报。并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巡查通知单的形式向各有关镇办农管所发放,要求限时整改,今年来共计发放巡查通知单47份,累计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单20余份,累计上报安全隐患40余处,监督现场问题整改30余次。2、强化学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召集各镇办农管所、区养护中心,各科室相关人员召开安全生产会议4次,下发安全生产文件5次。强调日常养护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学习交通安全警示视频,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生。3、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我站先后开展4次日常养护检查和2次专项检查,检查范围覆盖了辖区内所管养的公路、桥梁、附属设施等,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建立台账,下发问题整改单,督促立即治理,消除安全隐患。4、落实公路路长制,定期开展监督考评。乡、村两级路长按照路长制职责,定期组织开展所属乡道公路的安全排查及日常养护工作,参与并协调解决涉路突出问题,强化公路养护管理、交通管控,及时发现治理安全隐患。去年全年,各乡道、村道级路长共计安排部署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126次;开展路产路权保护工作68次,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各类涉路违法行为32例,持续推进农村道路路域环境整治114次。镇办共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34次,专项检查管辖路段122次。(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一是紧抓学习不放松。站支部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组织学习党史,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奋力地姿态做好农村公路养管工作。二是重温红色之旅。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照金革命圣地开展“学党史、忆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学党史、讲党课,增强使命担当。一年来,支部委员会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讲党课2次。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单位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加强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协助教场坪村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组织各帮扶干部入户宣传防返贫监测政策,提高各贫困户对防返贫检测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同时定期入户走访,确保及时发现,及时纳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七一”前,站支部联合教场坪村党委开展“庆七一”活动,对村内7名困难老党员进行集中慰问。(五)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去年年初按照区交通局党组会议安排,由我站牵头分别在耀州南高速出口和210国道南大桥公安检查站卡点查验工作。抽调同志能够按照耀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认真落实疫情查验各项要求,严守耀州南大门。另下派三名女同志参与包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认真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社会和经济效益1、建立养护工区长联罚制度,采取以鼓励为主,奖惩结合的方式,激发养路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养路队员的“出勤率”“上路率”和“巡查率”提高至100%。2、养护效率提高100%,机械化养护率达100%。3、查处损坏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的路政事案13起,联系交警联勤联动,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4、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帮扶车洼村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享受惠农政策率达100%。三、存在问题与不足与整改措施1、资金短缺。日常经费预算新标准2018年已发文明确1632标准,但全区还在执行735标准,养护队员工资低且不能及时拨付,影响公路养护质量的提高。2、人员紧缺。现有人员不足,加之借调人员较多,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3、公路养护不均衡。村道养护没有常态化,养护落实不到位,不能严格按时落实养护计划和任务。四、2023年工作安排及计划1、加强公路全面养护工作,坚持以日常养护为基础,不断完善、创新养护机制,保障公路安全通畅。2、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并继续做好抓创品牌公路以及完善标志标识工作。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畅能力。4、加强机械化养护管理,提升养护水平。5、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养管长效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打造干线化养护,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6、积极做好防汛保畅、防冻防滑事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7、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