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养老金领取手续办理、参保登记、参保养老保险的征收、退转保业务和养老金审批发放、个人账户和档案信息管理。 | |
住所 | 山阳县人社局大院北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章吉 | |
开办资金 | 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9万元 | 16.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坚持以经办服务为中心,风险防控为重点,积极推广手机APP网上业务办理,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社保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探索推进集体补助和个人资助缴费规模,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民务实,优化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广泛做好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以风险防控为中心,数字化转型加快,业务系统设置不断更新,网上快办业务不断增加。为让老百姓及时知晓新规定,全面了解新的业务办理渠道,方便群众办事,我中心及时向各镇(办)转发了省、市相关文件,印发了大量宣传彩页,通过短信群发、微信平台、山阳人社公众号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新的缴费渠道、缴费方式、生存认证时限要求、网上业务办理流程等,同时加大对养老保险新规程、社保政策及“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注册和应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大力推广手机APP的应用,加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我中心经常性开展宣传和培训,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使用手机APP网上办理参保登记、待遇领取、保费缴纳、生存认证、关系转移、权益查询等业务。特别注重“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机构版的注册和使用,要求每个村(社区)和移民搬迁点至少有两人以上能使用。目前已有13万人注册了“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个人版,682人注册了机构版,我县90%的业务都实现了APP网上办理,提升了“不见面服务”水平。(三)统筹安排,积极协调,按月实现应发尽发。为确保所有参保对象都能从到龄次月领取养老金,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每月初,我中心通过系统查询,将全县年满60周岁,未按规定年限完成缴费的人名单下发各镇办,要求通知村组干部逐人做好通知,督促指导其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等方式在到龄前完成缴费或补缴,同时,通知所有到龄人员提前准备好社保卡等待遇申领资料,在规定时间(到龄当月或最后一次缴费到账当月至次月15日以前)办理待遇申领手续。我办业务人员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审核发放资料,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立即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同时,积极协调发放金,确保按月通过社银平台实现应发尽发。(四)强化内控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坚持把“加强内控监督,安全规范运行”贯穿于经办工作的始终,坚持开展社保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制度,狠抓落实,重点推进。严格执行月审年检制度,按照双周调度要求稳步推进。对死亡人员及时做好注销登记,全面推行手机APP生存认证,堵塞支付漏洞。全年通过网上年检64372人,占比99.08%,线下上门年检642人,占比0.92%,年检率100%。加强基金对账。建立基金对账机制,要求每月底财务要和业务、银行、财政、税务部门及时对账,确保各项数据准确一致,各类报表口径统一,上报及时。每月发放前,加强联网协查和数据比对,严格杜绝虚报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等违规现象发生,全年取消重复领取待遇2人,追回多领资金2948元。全年核查上报各级下发疑点数据77272条,未发现问题。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稽核监督,对新增发放、丧葬费领取、转出、暂停、注销等高风险业务经办数据和资料按月进行稽核检查,上会研究,确保安全规范。(五)落实代缴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定期与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及时获取返贫致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信息,更新数据,标注身份。并通过微信、短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做好缴费代缴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鼓励指导督促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积极参保,按时缴费,实现应保尽保。每周将未缴费人员花名册下发各镇办,并对缴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要求各镇(办)要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工作人员逐村逐户逐人督促未缴费困难群体按时完成缴费,确保社保扶贫代缴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我县无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5713人,已全部完成100元政府代缴;全县特困人员888人、低保对象15845人,通过个人缴费和民政代缴的方式完成个人缴费,政府按50元标准全部落实代缴政策。不落一户,不少一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2年,全县累计参保285508人,参保率99.55%,通过税务平台征收保费174524人,3712.54万元,按月发放养老待遇67434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1595.79万元,按月实现100%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150.61元/月。发放“八大员”工龄补贴8227人,922.96万元;审核发放丧葬费2259人,180.72万元,转移保险关系377人,87.36万元,退保875人,109.63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的养老保险意识差,参保积极性不高。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已10年多了,但广大群众对具体政策了解不多,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参保群众在缴费时,有95%以上都选择了最低缴费档次。二是税务征缴系统和征缴方式需要改进。保费征缴移交税务部门后,由于数据更新慢、推送不及时,导致部分群众参保后不能及时缴费,缴费后迟迟查询不到,每年初税务缴费系统不能及时开通,致使部分到龄人员因不能按时缴费影响待遇按时申领。另外基层税务征收力量薄弱,一些偏远村组年纪较大的村民由于无网络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正常缴费,连年来缴费率在不断下降。三是省社保局彻底放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费后,全县参保率和缴费率持续下降。2019年省社保局开通手机APP网上补费以来,群众可以在手机上随意办理补缴费,致使许多群众不再选择按年缴费,他们认为到龄前再一次性补缴够欠缴年限保费就可以了,不必要提前参保按年缴费,导致全县参保率和缴费率不断下降。四、改进措施一要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不断提高群众参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部分群众之所以不参保,关键是“怕吃亏”。一方面,要充分新闻媒体和移动、电信、联通的短信平台广泛宣传,大力营造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城乡居民自觉参保。另一方面,要结合城乡居民的特点,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讲清楚,帮助城乡居民算清多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算清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实惠账”,消除群众思想顾虑。二要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认真分析当前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经办服务体系,适当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软件系统操作培训,统一操作程序,熟练掌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经办服务流程,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利民政策落到千家万户。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要持续坚持组织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政策和业务宣传,让养老保险政策落地生根,提高群众知晓率与满意度。(二)加强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征缴措施。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宣传和督促,共享缴费数据,切实做好已参保人员续费和新增人员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参保率不低于99%。(三)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按时发放。全面落实到龄通知,督促指导到龄人员及时缴纳应缴保费,按时按规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申报待遇领取,确保100%发放。(四)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基金风险。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把风险防控重点放在经办一线,全面梳理风险点,列出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预防渎职失职问题发生,扎实做好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数据比对清理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基金支付风险。(五)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业务流程,狠抓规范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加强行风建设,解决消除服务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全面推广应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等,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方便群众办事。(六)发挥党建引领,为养老保险工作保驾护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互促。要扎实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坚决纠治“庸懒散慢”作风顽疾。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打造特色亮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