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制、拟定全区林业技术推广规划并组织实施;林业技术推广项目和科技示范点建设;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技术推广及林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飞播造林、林木种苗、花卉园艺等;国家级林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 |
住所 | 汉滨区大桥路苗圃巷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应平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15万元 | 36.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紧抓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按照联镇包村、村级护林员包山头的原则,一方面发挥天保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的作用做好日常监测,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另一方面委托专业机构和镇办联动做好春秋两季专项普查,坚持日常监测与专项普查相结合,为松材线虫病除治提供准确数据。(二)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汉滨区是松材线虫疫区,依据日常监测及专项普查数据,委托专业除治公司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要求和技术标准,按照“两彻底、一到位”进行除治。同时要求区林业站及镇办技术骨干落实跟班作业指导,镇村组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确保除治区域内疫木管理,逐级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全区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清理。(三)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9月下旬组织专家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普查覆盖汉滨区全境,以6种陆生脊椎动物、11种陆生植物、3种植物害虫和6种植物病害作为重点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对象,为科学制定防控规划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数据信息。(四)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今年我区境内相继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我站高度重视组织各镇办骨干人员全面展开普查,摸清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数量及详细分布情况,做好普查发现一株、清除一株、发现一片、铲除一片、不留后患。(五)做好国家级测报点测报工作。按照汉滨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监测预报工作的要求,每月按时上报测报数据。(六)有效应对胡蜂防控工作。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墙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胡蜂伤人的危害性和预防胡蜂伤人的必要性。(七)完成好林业推广工作及飞播造林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2022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春季完成树干注药10万瓶,防治面积3216亩,树干注药82000株。完成瀛湖镇、流水镇松材线虫病伐除区生态修复1250亩。(其中;红豆杉栽植50亩,元宝枫栽植1200亩)。在香溪洞风景区和新城办悬挂诱捕器360个,防治面积3600亩。在汉滨区境内设立6个临时检疫封锁站点,防止疫木流失。开展综合防治实验追根溯源,精准掌握疫木的致死原因,实行科学防治,降低了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速度,最大程度保障了松林及森林资源安全。“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做好普查与请除的同时,与汉滨融媒体开展线上报道,加强科普宣传,公布咨询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清除,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确保防控除治工作取得实效。(二)胡蜂防控工作。全年共发放胡蜂防控宣传资料5.6万份,宣传报道稿件5篇,全区累计排查发现胡蜂巢2802个,摘除蜂巢2611个,设置警示牌191个。各镇办均组建半专业化防治队伍,进行培训开展胡蜂防控演练,提升了队员防控胡蜂的应急处置能力。主管局配置防蜂服60余套发放至各镇办,镇办自行采购100余套,提升了物资保障能力,也提高了摘除灭杀的安全性。(三)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全年进行林业产业培训154场次,培训人员5124人次,组建科技培训小分队13个,培育职业服务团队6个,培育林农技术能手及领军人才3人,建设科技示范点5个,示范面积8700亩。完成了林业科技大培训任务和“521”科技示范工程任务。(四)飞播造林工作。完成2021年秋飞播造林2.0万亩,在建民办、石梯镇、关庙镇完成2022年飞播造林3.0万亩,全年共完成飞播造林5.0万亩。完成2017年度凤头山播区成效调查;完成2021年黄泥沟播区、魏家岭播区成苗调查;完成2021年任务、2022年施工风垭山播区以及白垭沟复播播区当年出苗观察;完成2022年施工的毛坪沟播区、桥河播区、高家山播区当年出苗观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林业发展的新理论不断涌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的机会相对少,理论知识更新较慢,信息化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对薄弱,致使业务能力提升受限。二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立足森林资源安全及林业发展高度,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实践,如何更高效完成工作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三是专业技术骨干匮乏。因部门借调,人才队伍补给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信息化学习。督促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班,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学习,活学活用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开展实际工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山间林地,将实地开展工作与信息化工作需求相结合,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二是强化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转变观念,突破固有的工作思维模式,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勤于思考探索新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进工作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3年,我单位将继续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飞播造林、科技培训等开展工作。(一)常态化开展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开展好党内组织生活。(二)继续采取疫木伐除清理、人工打孔树干注药、无人机飞防等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春秋两季专项普查,实行严格封锁检疫,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巩固防治成效,完成好第二年和第三年绩效承包合同除治任务。(三)加强监测预警,对全区森林进行监测,发现森林病虫害及时防治,确保全区森林生态安全。(四)完成2023年飞播造林1万亩。(五)做好林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2023年度科技培训推广工作任务。(六)做好胡蜂防控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七)做好与行政审批局开展检疫执法的衔接工作,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配合开展检疫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