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延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7:10
单位名称 延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三星企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工作;负责企业诚信建设、创新发展和品牌推广工作;负责非公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服务工作;完成县经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延川县南关民爆公司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延河
开办资金 41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川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16万元 303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延川县经济发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单位章程执行,单位名称、住所地址、单位性质、单位法人代表均无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延川县经济发展局。业务范围仍为:做好“三星企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工作;负责企业诚信建设、创新发展和品牌推广工作;负责非公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服务工作;完成县经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2年主要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防疫复工两手抓为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能力,我中心成立工作专班,由一名副主任负责,抽调精兵强将,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流程,深入宣传中省市县有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专门开展疫情期间非公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核、检查、指导工作,主动作为,积极引导,针对企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与调解解决,使我县民营经济得到了有效恢复。2、积极推进“双创”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精神,积极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调研,为制定我县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做好准备工作;继续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主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创业和创新,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增强孵化基地孵化能力。同时,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表彰奖励活动,树立创业和创新先进事迹,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创新创业发展新局面。3、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中小微企业了解中央和省、市支持市场主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握政策取向,抓住政策重点,明确操作方式,努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和多种手段,深入基层开展《中小企业支付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法》、《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宣传,使企业了解熟悉、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应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4、创新企业融资方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与县金融办合作,积极探索和创新贷款还款方式,采取连本带息按月或按季偿还的方式,这样既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又减轻企业还贷压力;二是与各大商业银行协调,加大固定资产贷款额度,减少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降低企业借贷和还贷频率,切实降低融资成本。三是与财政担保中心协调,降低担保费率,扩大担保业务,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5、做好企业运行监测工作一是完善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和分析机制。认真完成全国中小企业监测平台任务,定期开展统计监测业务培训与交流,搞好全县中小微企业运行情况分析。二是拓展监测信息的使用,组织企业入库中小微企业名录库,以此为基础开展信息服务,及时将政策等信息传送给小微企业,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查询服务。6、转变作风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一是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和党性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二十大精神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二是认真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确定帮扶出成绩出成效。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水平。7、统筹兼顾其他工作,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一是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包抓企业安全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二是配合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训工作,组织培训2期,完成培训人才150人次。三是积极配合教育科技体育局,开展科技型企业申报工作,2022年完成申报5户。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全县市场经济主体发展到11600户,新增经济体265个,其中:中小微企业51户,个体工商户202户,专业合作社12个,新增从业人员550名;年底五上企业将达到92户(新增1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13户为非公工业企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年工作计划存在问题:经济结构单一,企业发展不充分,第三产业规模较小,企业带动就业、税收能力弱,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占比低。是部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是技能型、管理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短缺。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依然存在。改进措施:完善服务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优化市场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牢固树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营造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形成以规上企业为龙头、中小微企业为支撑、分工协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实现国有、非公、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改进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在土地、金融、财税、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和督导意见、建议办理反馈制度。4、努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各级政府与银行、民营企业之间的对话平台。加快设立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中心“稳定器”作用,设立县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基金,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再担保服务,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5、引进人才。加强民营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引进一批面向民营企业,具有综合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机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缺乏人才的问题,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2022年工作安排:1、配合经发局,做好五上企业培育工作,完成五上企业培育任务,引导民营经济做大做强。2、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孵化小微企业和电商企业,增加市场经济主体,实现民营经济发展多样化。3、加强与民营企业联系,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企业困难,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4、配合经发局,做好涉企财政项目申报工作,争取财政支持,扶持我县民营企业加快发展。5、开展涉企政策宣传,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发展动向,更好的争取产业和财政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