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拟定;全市档案业务工作指导、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库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的征集、保管、利用;档案工作编研、宣传;档案干部培训;档案职称评审。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曹建国 | |
开办资金 | 381.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宝鸡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8.68万元 | 328.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档案接收征集。在做好市级部门(单位)文书档案接收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新冠肺炎、第3次土地普查、第2次地名普查等重大活动档案接收。继续深入落实市委领导指示,做好重要照片、视频资料收集,做好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全年计划实现接收档案不低于1.5万卷。(二)抓细档案保管利用。细化日常管理,做好档案移库、清点、定位、更新放药等工作。深化国家、全省档案查询系统和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应用,积极发扬“店小二”精神,广泛运用网络、电话、预约、自主查档和邮寄、传真、延时等方式方法,高效精准服务机关单位和人民群众。(三)强化档案业务指导。推动镇、村档案管理规范化,以创建试点镇、村牵引提升乡村振兴档案工作。强力督促县(区)档案馆项目功能性验收,实现全市所有新馆项目验收清零。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专业档案、企业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科研档案指导力度,制定全市规范化档案室建设标准,推动实现25%以上机关单位档案室达到规范化标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全年共接收59个单位文书档案4.2万件2595盒、170卷,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各类专业档案1.6万件,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总量增加到35.6万卷,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开展了重要照片、视频资料收集专项工作,征集各类重要照片、资料1051件。完成了馆藏1992年到1996年到期的94个全宗、14103卷档案内控开放鉴定工作,鉴定内控4713卷、开放9930卷。(二)对标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完善制度牌、标志牌、服务设施14项;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开展预约、现场、延时服务,融入全省民生档案查询系统和全国查档利用服务平台,实现了在市档案馆可以查询全国各综合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今年以来,共接待查档人员1734人次,查阅档案4700余卷、件,复打印9037页,收到群众表扬书信11封,实现服务满意度100%。市档案馆经验材料《创新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被《陕西档案杂志》2022年第2期刊发。(三)共摸排筛选红色档案文书类35个全宗、128卷、1872件和实物类1个全宗、7件,建立了专题档案目录和数据库,积极推进《宝鸡抗日战争档案史料汇编》项目。充分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优化布局陈设和内容,进一步巩固提升“档案文献展”办展水平,今年共接待63个单位、1000多名干部群众参观学习,为服务各级机关单位党建、干部教育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对46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双随机”档案执法检查,对全市12个县(区)档案馆开展了新一轮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强力督促加快档案新馆功能性验收,协助麟游、渭滨、凤翔、千阳、太白等县(区)落实专项资金490余万元,完成馆库消防系统改造、安保设施配备、展室布置、数字化加工等基础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档案业务水平整体提升。(五)档案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今年共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65万幅,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96.79%,不断推进数字档案馆扩容项目,实现安可环境下政务外网协同办公系统电子公文在线归档,与政务内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测试,推动县(区)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开放档案,完成全省跨馆出证业务流程演示和系统验收工作。市档案馆“宝鸡市智慧档案建设项目案例”入选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8月9日,省档案局在宝鸡市档案馆举办了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推进会。(六)连续第十五年荣获全省档案宣传通讯工作先进。扎实做好“宝鸡档案”微信平台、宝鸡档案信息网站管理运行,编辑出版《宝鸡大事记》2021年合集,编发2022年《宝鸡大事记》、《宝鸡档案工作简讯》各12期,编写了《中共宝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2012——2021年组织沿革》。组织全市档案部门在“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省“学习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知识问答”活动中荣获第一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强、档案业务知识学习不全面。2.在档案工作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方面,工作还缺少创新性、工作的标准还不够高。3.在为群众服务方面,方法途径还不够广不够细致。(二)改进措施1.强化政治引领。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旗帜鲜明地、始终如一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将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突出政治引领,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并重,组织好理论学习,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全面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落实从严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抓好关键少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带头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确保档案系统风清气正。3.勇于担当实干。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紧扣“存史资政育人”职能职责,着力推进依法治档取得新进步,档案资源资源快速有序增加,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新成效,档案服务利用上台阶,档案安全体系更加巩固,在推动落实全市“十项重点任务”、实施“一四五十”战略中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以实绩实效为宝鸡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深化新《档案法》落实。依法依规加快建立运行高效、权责明晰、程序规范、执法有力的档案工作执法机制,制定《宝鸡市档案局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市级机关(部门、单位)档案检查评价标准。组织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强化基层档案工作督促指导,加大对档案服务企业的监管措施,提升《档案法》监督震慑作用。(二)突出档案项目牵引。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举全馆之力,加快国家档案局重点档案专题保护开发项目《档案中的宝鸡城市印记展览和资料汇编》(申请资金130万元)和省档案局项目《宝鸡市档案馆光盘存储库建设项目》(申请资金25万元)的实施。积极协助渭滨区推进《上川村“六号工程”档案文化展览馆提升项目》(申请资金15万元)和省公共文化发展项目《峥嵘岁月·红色记忆“一五”·“三线”建设专题展厅》(申请资金40万元)。(三)深化数字档案馆应用。全力做好“存量数字化”,大力推进“增量电子化”工作,扎实做好2020至2023年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的实施。加快全市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导推动县(区)数字档案馆申报测评,推动市级部门建设数字档案室。开展“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应用推进年”活动,加快档案业务数字转型。(四)推动编研创新突破。在积极争取中省档案文化项目的同时,与党校、党史、地志等部门及大中专院校、社会力量加强协作,借力合力做优做强档案文化产品,扎实做好《档案中的宝鸡市城市印记展览和资料汇编》、《三线建设在宝鸡》编研项目,开展《资政参考》编撰工作,高质量编辑《宝鸡大事记》、《档案工作简讯》,充分发挥资政育人重要作用。(五)确保档案绝对安全。健全完善全市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开展防范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夯实档案安全保管工作体系,改善档案安全保管设施配备,推进市、县(区)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组织开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督促落实“十防”要求,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绝对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