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宝鸡市陈仓区党员干部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实施全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规划,编制终端站点建设计划;做好全区远程教育组织管理、信息统计和队伍建设工作,搞好业务培训;协调做好全区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远程教育资源的引进、复制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集中安置中心1号楼1126室 | |
法定代表人 | 裴振强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9万元 | 5.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按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规范管理,确保全面提升过硬1.严格固定学习日。结合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主动引导远教站点采取“集中+分散”“统一+个性化”“固定+自主”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2.完善联系点制度。修订完善远程教育领导联系点职责,做好联系点工作纪实,重新调整明确联系点包抓责任人14人次,组织部各组室组长每人至少联系一个镇街,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个站点,坚持每月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从严从实落实领导联系点制度。3.注重日常管理。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关制度的通知》,规范所有站点制度挂牌和档案资料。区、镇街、部门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召开推进会、培训会等工作会议。坚持月检查季通报制度,由分管副部长带队,对全区所有站点进行随机督促检查5次,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促进远程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联系协调电信公司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维护,检修维护播放故障站点14个,运行不畅视频会议系统25个,确保更好服务于党员群众和全区中心大局。(二)抓实用实效,确保功能不断完善1.拓展教育平台。构建以远教站点、陈仓党建网、陈仓先锋微信公众号、陈仓融媒体平台等党建融媒体矩阵,开设“抗疫一线党旗红”“学习党代会精神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专栏,集中宣传抗击疫情、省市党代会主要精神。2.建优红色阵地。先后建成区新时代党员党性(政治)体检中心、拓石通石梁党性教育基地、慕仪红色大讲堂等8个党性教育基地。积极向省市“两个先锋”及向上推送报送稿件150余篇,远教影响力持续增强。3.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示范带动作用,指导14镇街推行“远程教育+产业振兴”模式,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三)抓示范带动,确保学用成果转化1.创作精品课件。注重在电教资源片上求实创新,今年我区申报获批的乡村振兴类《绿丰源三产融合发展》和身边的榜样类《爱发明的老党员辛世武》等省市2个选题,目前视频脚本、拍摄制作已完成,正在进入审核修改阶段。2.创新学用模式。坚持从党员群众需求出发,探索“远程教育+学用基地”“远程教育+产业振兴”“远程教育+人才振兴”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规模化培训”,实用技能人才“基地化培育”,专家人才队伍“梯次化培养”,培育出蔬菜种植能人、花椒、柴胡种植大户以及中蜂、奶山羊养殖业能手等典型示范2300余人,远教富民功能充分发挥。3.创建服务团队。聘请区农业、畜牧、科技等30名技术骨干以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组建远教专家技术服务队,开展“远教专家田间行活动”,提供“面对面”实用技术培训210多场,建成周原绿丰源特色果蔬种植、赤沙花椒产业等远教学用示范基地26个,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30余个,为全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富民强村架起了“金桥”,结出了“硕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拍摄制作乡村振兴类绿丰源《三产融合结出致富果》和身边的榜样类爱发明的老党员辛世武《老有作为余热生辉》2部电教片取得了省市级获奖成果,电教片《三产融合结出致富果》、《老有作为余热生辉》分别获得了省级“三类课件”、市级“二类课件”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村级站点管理员年龄偏大,设备操作能力,特别是一般故障排除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学用基地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培训活动不经常,作用发挥不明显。3、镇街和村级站点一些特色亮点做法发现不够,总结提炼不够,形成的学用成果转化典型案例较少。(二)改进措施1、加大对站点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每季度组织全区管理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各镇街定期对辖区管理员进行全员培训,使每名管理员会操作、会维护、会管理。2、要求各站点充分发挥学用基地作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基地教学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发展致富本领。3、狠抓领导联系点制度,领导每月至少深入站点指导一次工作,总结提炼特色亮点做法以及学用典型案例,培植有特色、重成效、可推广的学用工作先进案例。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推进标准化建设,优化远教平台。全面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在远程教育平台、陈仓党建网、陈仓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持续深入宣传。构建以远程教育平台为主体,其他新媒体各具特色、互联互补的党员教育全媒体矩阵,推动“网站、微信公众号、远教站点、视频号”等一体建设,探索党员教育内容向户外大屏等媒体投放,在居民集聚区,打造多功能、开放式远教广场,不断拓展远程教育新阵地。(二)加快专业化培育,建强站点队伍。结合村(社区)班子建设,加强在后备干部队伍中确定远教站点管理员工作,以素质优良、业务精通为标准,抓好远教队伍的选配和管理使用,把那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有文化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做好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严格监督考核评价。采取集中培训或分级轮训等方式,分层次举办综合性或专题业务培训班,确保远教站点管理员培训全覆盖,着力打造一支全面过硬的骨干队伍,切实解决工作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远教队伍整体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持续提升。(三)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运行机制。1.严格固定学习。把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相结合,学习内容与乡村振兴、党史教育等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学好省市区“规定动作”的同时,每周利用智慧党建视频系统召开全区视频调度会,区级行业部门面向所有镇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促进党员干部教育常态化、实效化。2.强化领导联点。印发《领导联系点工作纪实簿》,镇街、部门包抓领导每月深入联系点协调指导解决设备管理、内容记录等问题。3.从严督查考核。采取随机抽查、后台数据研判、收集学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加强站点学用的管理监督,定期还组织专业人员对站点设备检修维护,促进远教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四)抓好高效化学用,助力乡村振兴。1.创作精品课件。建立健全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课件开发机制,采取广泛征集、联合摄制、重奖精品等方式,拍摄制作1—2部针对性强、影响力大、有陈仓特色的教学课件,争取在全省评比中获奖且位次靠前。2.创新学用模式。坚持从党员群众需求出发,探索“远程教育+学用基地”“远程教育+产业振兴”“远程教育+人才振兴”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规模化培训”,实用技能人才“基地化培育”,专家人才队伍“梯次化培养”。3.创建服务团队。积极邀请区农业、畜牧、农技、科协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人才专家,深入村组一线,根据群众需求和产业实际,在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授课解惑,解决群众急需的产业问题和科技需求,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