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美术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艺术人才,促进艺术事业发展。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类学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美术学博士后培养;非学历教育的美术培训,包括少儿美术、考前美术、美术职业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含光南路1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朱尽晖 | |
开办资金 | 1810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620万元 | 1824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8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召开第九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明确了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等美术学院的奋斗目标;推进实施《西安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制定3个单元,共10个专项、25个具体子规划内容;全年召开党委会会议、院长办公会40次,制定落实《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推进学院综合改革任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不断优化。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学院党委全年学习“第一议题”10次;组织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制定《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办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实施“院系两级领导”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和全省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3名教师获全省高校思政大练兵“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第四届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3个项目获批全省“大思政课”建设立项。三是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制定《学院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新设立6个基层党委,选派22名党支部书记参加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全年推出“党史学习——红色印记”专题学习4期,“喜迎学院第九次党代会·基层党建工作巡礼”22期;学院领导班子2021年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学院党委获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3个基层党组织分别获第二批全省“党建”双创和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基层党组织获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加强统战群团老干工作。健全统战工作体系,落实联谊交友机制。5名民主党派支部主委被推荐为民主党派省委员会代表,10人被推选为省市区政协委员候选人;召开学院第九次团代会暨第九次学代会,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四是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强化。修订《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完成第六轮干部聘任,调整改革机构30个,提拔干部68人;分批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班10余期,累计完成党员干部培训320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博士研究生7人;吸纳获国家级奖项优秀毕业生留校工作4人;获批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第五批“青年杰出人才”1人、省师德标兵1人。五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开展巡视整改暨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出台、修订制度文件20项,整改任务完成率98%;制发《中共西安美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发《关于强化作风推进清廉高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台账式推进重点工作;首次开展校内巡察,对19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院13个单位进行督办巡察;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二、聚焦国家“双一流”建设,以“五名”战略统领学院教育教学内涵特色发展。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第五轮学科评估实现“保A”目标;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美术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建设学科;承办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美术学学科专家第二次全体会议;完成艺术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和美术与书法、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持续推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新增本科专业4个。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单位”;首批12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培育课程思政项目21项;组织“2022年度本科教学教师讲课比赛”;新增协议院校及研究机构5所,新增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5个;举办“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优秀作品展、“反观·踔远——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2022艺术季·西安美术学院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月”;“无界西美”毕业季展览走进公共空间,线上浏览量达600余万人次;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荣获“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9人。“面向特殊教育的手工艺创新团队”获得“2022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学院生源质量优化,招生规模扩大,附中学生人数增加500多名,圆满完成扩招工作;建立“宁夏青年美术馆”“深圳华侨城创新研究院”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美术博物馆挂牌“雁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美术馆挂牌“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三是科研创作成果再创新高。国家艺术基金新增7项,立项总数全国排名第一。《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研究》获“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填补了学院在该领域的空白;8幅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荣获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批10项陕西省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相继成立2个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10项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制定实施《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获批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个,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1项。组织教师6012人次参加各类培训总计1.5万余学时;增加学院事业编制50个,完成77名人事代理人员转入事业编制工作,制定《学院高级专家延缓退休年龄暂行办法》,推进新旧标准的衔接过渡,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五是学生管理服务不断优化。1名辅导员荣获第六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在线开辟《辅导员有话说》全新专栏,建设“研月推——西美名生谈”栏目;完成陕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表达性艺术辅导室、沙盘室等4个心理功能室,新增专职心理教师1人;全年发放各类资助金额约888万元,受助学生3835人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4人、应征入伍6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开拓近500个就业岗位,新建18个就业创业实践基地;2022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71.06%,32名2022届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2名少数民族毕业生实现100%就业;获省级互联网+大赛高教主赛道获得银奖2项、铜奖6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铜奖2项。六是服务社会发展特色彰显。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推动成果转化19项,新增经费约2400万元,其中服务陕西经济文化发展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2项,经费约2058万元;打造“西安美术学院北京琉璃厂艺术创研中心”产学研融合创新基地;分别与鄠邑区、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华贸教育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关中忙罢艺术节”影响力持续增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汉中南郑区盘龙庵村新修建便民桥一座;承办2022年陕西省高校“双百工程”农产品创意设计大赛;获批陕西省“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首批乡村振兴助力单位。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进乡村”公益实践活动。三、紧扣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以师生为中心提升学院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学院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新改建教职工餐厅并投入使用。雁塔校区专家公寓楼项目获批立项,推进长安校区教师工作室立项。完成雁塔校区草皮更换、围栏翻修、公寓粉刷等多项修缮工程;持续推进雁塔校区学生公寓、物业服务和安保社会化改革;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学院本研一体化教务管理平台、西安美术学院标准化考场建设正式启动;持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长安校区校园网出口带宽2次扩容提升至2G,智慧迎新系统升级优化。二是内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完善学院内控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加强预算执行督办,修订《西安美术学院预算管理办法》《西安美术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首次推动预算执行率与二级单位年终考核成绩挂钩;完成多项目审计工作。三是校园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活动,制定实施《党的二十大维稳工作专班设置工作方案》及《安全稳定工作方案》,处置突发事件近10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摸排“校园贷”等金融欺诈线索,坚决遏制金融欺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开展消防安全整改工作,不断完善建筑物消防工程,组织师生安全宣教和灭火器操作培训4次,安全检查、清查10余次。四是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有力。多轮疫情下,及时启动应急指挥体系,研判并进行平战转换,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实现了“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3次,处置应急事件近10次,执行校园紧急封闭管理任务5次;举办“西美人在行动”线上展7期,组织展览作品280余幅,讴歌抗疫英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