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甘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30
单位名称 甘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防止森林火灾提供安全保障。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森林检测机构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森林防火信息交流与档案管理。
住所 甘泉县南关林业局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刘世杰
开办资金 45.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6万元 648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我县在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上,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要求,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实行防火系统分工,平时按责任分工抓预防,发生火灾统一协调抓扑救,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集中精力抓防火,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二、广泛开展宣传,群众防火意识逐步加强。一年来,我县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森林草原防灭火基本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为主要内容,多渠道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大力营造森林防火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和防火意识,到目前为止,:据统计,一年来,全县召开各级森林防火专题会议60余次,出动宣传车辆3000台次,宣传牌(碑)200余块、设立大型防火宣传标牌35块,刷写喷绘标语350条、悬挂横幅180条,发放防火宣传画册、宣传单、宣传资料80000余份,发放苗木10万余株。三、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1.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各乡镇组建森林防火巡逻队,将公务用车改装成森林防火宣传车,对重点林区、火灾多发区进行坚守巡管,做到逢人必讲、见烟必查、见火就打,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发动护林员和村组干部组织群众进行火险隐患整改。2.在重点林区、重点路段设卡登记来往车辆和人员,加大对入山人员及车辆的检查力度。对擅自入山和违规用火的人员和违反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员依法进行严惩。3.加强对村组干部和护林员的管理,使他们全力投入森林防火工作。(1)森林防火期间县森林防火指挥所办公室、各乡镇和护林员都能做到24小时坚守岗位,并且做到24小时电话开机,确保了信息畅通;(2)防火期护林员每月巡山25天以上并有记录;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做好扑火准备工作。一是防火期前,新购置扑火1、2号工具100把,维修风力灭火机20台,,确保扑火所需。二是招聘扑火队员20名。三是严格执行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信息、政令畅通。五、取得的主要效益在预防森林火灾的过程中,森林防火工作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效的防火工作,能够实现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保障林区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维护林企工作的开展,在稳定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推动建设工作的有力开展。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县林地面积逐年扩大,林区易燃物载量不断增大,火源管理难度逐年递增。我办的防火工作与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单位人员力量单薄,防火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消防队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基层消防人员不能专一从事森林消防工作,防火宣传力度不大。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明确工作责任。继续落实好防火责任制,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看、责有人负。2、强化宣传教育。一要扩大宣传广度;二要明确宣传教育重点。要把吸烟人员、外来人员、林区过往司机,入山作业人员、少年儿童和痴呆傻等特殊群体,作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重点。三要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不断消除盲区死角。3、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加强乡森林扑火应急队业务理论学习,强化森防队员的思想建设。并适时组织防扑火演练,全面提高防扑火整体战斗力。4、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工作。对火灾多发区,除了要认真实行封闭管理外,对入山搞生产的人员及其他闲散人员,要落实包保责任,确定活动范围,加强监督检查,绝不放任自流。对入山采集山产品、春耕春造人员要严加盘查,防止闲散人员入山,最大限度地减少火险隐患。5、严格执行值班值宿制度。要继续落实好县乡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坐阵指挥防扑火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