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全县土地、房屋、林地、草原等不动产登记工作。 | |
住所 | 甘泉县北关交通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吴生军 | |
开办资金 | 182.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万元 | -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1.常规登记业务有序开展。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工作逐步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于2016年建成使用,数据录入全面完成,实现了登记数据实时上传、登记数据全国共享。截至目前,今年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627本、不动产登记证明622份,办理查封登记56份、注销登记186份,出具查询结果4272份。完成不动产权籍调查宗地15宗,房屋180套。2.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要求,有效解决当前部门间网络联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网络运维环境,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有关工作。我县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共享服务新模式,通过在互联网上构建“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的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推行线上统一申请、集中受理和自助查询;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实现共享应用,获取办理环节所需的各个部门的共享信息,并进行嵌入式应用;积极稳妥地将不动产登记审核、登簿、缮证业务迁移至政务外网,强化部门系统对接和信息互通,严格规范地将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审核业务部署在业务内网,确保信息保密安全;对现有机房进行软硬件升级加固,满足“等保三级”相关要求,确保平台通过“等保三级”,保障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及信息共享平台安全稳定运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目前我中心已开通微信公众号、正在做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调试运行及与延安市一体化平台的对接工作。3.房地一体数据入库及发证工作初步完成。按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总体部署和自然资源部文件精神,我县于2020年初全面开展实施我县辖区3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共64个行政村15400户的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县15370宗房地一体的外业调查工作,完成房地一体登记32宗,正在安排作业单位进行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数据的整合入库工作。按照省厅要求2027年底前完成所有房地一体的登记发证,我中心计划明年完成1500宗房地一体登记发证。4.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富有成效。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过程中,我们积极排查群众反映的历史遗留突出问题。在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信守政府承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合理妥善处理”原则的前提下,一是近几年报经县政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解决了北关小区0-5#经济适用住房、车修厂家属楼、清泉茗苑7、8、9#历史遗留办证问题;二是经中心实地调查与相关单位对接,解决了环保局、老龄办、法院、建行、高级中学、教育局、原食品公司、住建局、农副公司、原建行家属院等单位职工集资建房,因房、地信息不一致导致群众“登记难”问题。三是排查统计县宾馆家属楼、玉林苑家属楼、水利局家属楼等35个存在房、地信息不一致,建设主体灭失,缺少竣工验收、消防验收备案等问题,经中心实地调查,已形成详细的解决方案报县局研究决定。5.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序开展。我中心按照省、市关于退耕还林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要求,对全县1999年至2006年退耕还林(草)面积19.36万亩的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汇交、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3.52万亩进行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新一轮退耕还林增量调查数据已通过省上质检,历年19.36万亩存量登记数据正在整合,预计年底前完成全部数据整合汇交工作。6.集体所有权数据汇交正在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工作是收集整合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等资料文件,分析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情况,核实调整权属状况、权属界线等具体情况,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分类入库,全面更新上一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建设用地报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生态修复、土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征地补偿、集体土地入市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此项工作由政府招标第三方公司具体实施,目前第三方公司已完成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与分析,明年6月底前将登记成果更新汇交至国家平台。7、权籍数据库完成汇交。10月25日,省厅根据自然资源部工作安排部署,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不动产登记全库数据汇交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登发〔2022〕20号),要求11月底前完成不动产登记全库数据汇交任务。主要内容是要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城镇和农村(包括农村宅基地、林权)所有权利类型和业务类型的全部登记数据导出汇交。即将数据库中所有已登记的现势数据和已入库的历史存量数据全部导出进行汇交。我县全库数据通过省级质检软件质检合格,已报送到省厅,待省厅反馈意见整改后统一汇交至国家平台。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是简化审批程序。通过对业务流程、审核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在做到依法登记、规范登记的同时,减少办事流程,把原来的三级审批减少为现在的两级审批,登记效率得到提升。二是压缩登记时限。在完成权籍调查、登记资料齐全、符合登记要求的前提下,将一般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解封、解押登记和查询实现了即时办结的工作目标。三是积极提升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无偿为办事群众提供纸张复印,今年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给予上门服务7次,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三、存在问题。一是网络专业人员缺乏。不动产登记业务通过网络运行,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据上级部门通报已有个别登记机构因遭受勒索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我县也存在类似隐患,急需引进电脑、网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我中心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导致信息平台维护得不到有效保障,经常发生断网和数据传输不畅的情况。四、整改措施。针对专业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高的问题,我们将狠抓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在加强常态化学习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着力增强干部的党性修养,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干部队伍五、下一步打算。(一)做好业务工作。一是互联网+不动产及数据库升级改造工作,对现有机房进行软硬件升级加固,满足“等保三级”相关要求,确保平台通过“等保三级”,保障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及信息共享平台安全稳定运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目前我中心已开通微信公众号、正在做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调试运行及与延安市一体化平台的对接工作;二是房地一体“两权”调查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县15370宗房地一体的外业调查工作,完成房地一体登记32宗,正在安排作业单位进行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数据的整合入库工作。按照省厅要求2027年底前完成所有房地一体的登记发证,我中心计划明年完成1500宗房地一体登记发证;三是林权类不动产工作,新一轮退耕还林增量调查数据已通过省上质检,历年存量登记数据正在整合,预计12月底前完成全部数据整合汇交工作。四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数据汇交工作。此项工作由政府招标第三方技术单位具体实施,目前第三方技术单位已完成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与分析,明年6月底前将登记成果更新汇交至国家平台。(二)推动遗留问题解决。我们经过前期的初步摸底调查,已将摸排台账上报专班,由专班和相关单位统一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三)狠抓作风建设。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对外窗口,我们将加强管理,狠抓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提倡委屈服务,即使办事群众态度恶劣,故意刁难,工作人员也要做到不计较对方言行态度,始终保持“请”字开头。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服务理念、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让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服务对象满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