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20
单位名称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管理和服务。农村能源应用技术开发、推广及技术培训;做好能源技术,农村常规能源技术、农村常规能源节能技术;农村常规能源设备的推广。
住所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牛延兵
开办资金 39.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2万元 14.43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能源办、县农业农村局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落实省、市、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环保职能作用,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全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2022年工作具体总结如下:一、单位业务工作1、宣传培训。组织单位业务骨干深入各乡镇(街道办)开展沼气安全使用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外来入侵植物识别宣传。累计悬挂宣传横幅12条,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张、宣传水杯5000个、宣传抽纸3000盒、宣传围裙1000个。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组织协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员单位完成农业面源污染、三大保卫战等各项工作。各单位已分别上报4-12月份本单位业务范畴数据,同时提供佐证资料。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对全县养殖小区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新建养殖小区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100%。4、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印发《甘泉县2022年度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方案》,开展下乡督查指导6次,督导农户做到产生农业生产废弃物要及时清理,不得堆放在田间地头、道路旁,可以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定期安排清运并集中处置。5、废旧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制定《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扶持方案》,印发《甘泉县春耕备耕期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甘泉县关于开展废旧农膜清理回收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立起废旧农膜村回收点48处,镇转运点6处,开展督查指导18次,累计回收利用废旧农膜347吨,回收处理废旧农膜34.35吨,集中转运废旧农膜至延安恒盛源工贸有限公司34.35吨,初步建立起了“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企业回收利用”的废旧农膜回收模式。6、冬季取暖工作。此项工作已由经发局整县推进实施“煤改气”项目,煤改生物质不再实施。7、陕西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此项工作已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体实施,我单位不再负责。8、沼气安全排查工作:按照延安市农业农村局转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全面摸清全国农村沼气设施底数的通知》函要求,深入各乡镇(街道办)签订《甘泉县沼气安全生产及使用管理责任书》、《甘泉县规模化大型沼气安全生产及使用管理责任书》,按要求对我县户用沼气、沼气工程进行全面摸清排查。全县共排查出沼气设施3079处,其中户用沼气3070户、沼气工程9户;户用沼气闲置660户、废弃2410户;沼气工程使用2户、闲置3户、废弃4户。9、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陕农办发〔2021〕196号文件要求,选定桥镇闫家湾村为典型地块,按照梅花点法进行了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测量,样品测量结果已上报市能源办,同时完善农膜残留监测数据库。10、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及市、县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制定了入侵植物普查线路、普查目标、普查范围及对象,结合主要地理环境特点、生境分布特征等要素制定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方案,设置5条普查路线,通过实地踏查全县共发现15种外来入侵植物,建立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资料档案,构建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此项工作将持续到2023年12月底结束。二、存在的问题1、资金严重短缺:我单位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无预算外资金来源,日常下乡、宣传、项目争取、招商引资等工作中资金严重短缺,严重制约着日常工作的开展。2、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广、专业性强,干部业务专业知识不足,需要专业性技术人才引入及组织干部学习培训。3、项目监督管理难,现配备人员少,资金缺,导致户用沼气、沼气工程的后期维护、规范管理、安全使用等指导工作相对减少。三、2023年工作计划(1)宣传培训。指导各乡镇、街道办能源站对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规模化大型沼气进行安全使用培训;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媒体途径、科技下乡等手段,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2)统筹协调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成员单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能源办),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完成上传下达及能源环保日常工作及三大保卫战工作。(3)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结合辖区内养殖小区实际情况,要求养殖小区内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100%。(4)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指导蔬菜、果业园区建立废旧农膜、残枝、套袋、农药包装袋等非正规垃圾集中回收点,要求乡镇建立集中转运点并定期集中处理。(5)加强废旧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按照废旧农膜、反光膜“村回收、镇集中、县转运”模式,进一步完善回收机制,激发农民积极参与捡拾回收,从源头保证废弃农膜、反光膜的回收利用。(6)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继续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持续做好普查质量控制、新入侵植物普查等有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