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陕西省>
陕西省互联网信息中心
陕西省互联网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16
单位名称
陕西省互联网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的建立、管理和运行;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技术产业研究;省政务微博等的建设与管理;网络管理和网站从业人员培训;省网络文化协会秘书处的具体工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南段10号
法定代表人
吴勇
开办资金
11.4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5万元
2.4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陕西省互联网信息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以来,在陕西省委网信办的坚强领导和中央网信办业务局(中心)的指导支持下,陕西省互联网信息中心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迎接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压紧压实网站主体责任印发《关于组织融媒体中心开展网络举报受理处置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115家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向社会公布举报受理方式。印发《关于开展定期通报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情况工作的通知》,组织省内12家重点网站平台开展定期通报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情况工作。印发《网络举报工作考核督查方案》,常态化组织检查督导,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每季度通报工作情况。遴选我省2022年第九批通过中央网信办官网统一向社会公布举报受理方式的网站平台共12家。建立横向协同联动机制印发《陕西省网络举报跨部门转交工作机制》,建立与10个部门的协同机制,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情况通报等工作,对违法违规网站和企业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处置,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聚焦网络举报受理处置2022年受理各类有害信息举报量居全国第5位。累计转交关停省内备案网站859个,转交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封堵境外色情赌博类等举报线索2192条。一是强化“政治工程”。规范属地举报部门及网站平台研处涉政类网络举报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政务网站及高校网站平台账号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发挥网络侵权举报工作的政治护航作用。二是推进“民心工程”。全年处置网络侵权举报共1644件,受到相关单位和人员广泛好评。三是打造“社会工程”。推动全省一体联动的网络辟谣机制化建设,实现谣言主动发现、联动查证、共同发声。2022年及时受理谣言类举报,及时下发辟谣信息扩散指令,有力破除谣言净化网络空间。四是完善“技术工程”。建立完善省辟谣数据库,为原创辟谣内容生产和陕西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月度辟谣榜单发布提供参考。强化技术管网治网,搭建陕西省网络有害信息智能化综合治理平台,推动陕西省属地有害信息治理试点。不断提升宣传引导效能健全完善网络举报和网络辟谣媒体宣传矩阵,扩大宣传声势,提升宣传影响力。开展典型案例通报,每季度发布“全省受理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情况”,不定期通报群众举报受理情况和网络侵权典型案例,有力震慑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自7月起,建立“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陕西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月度辟谣榜发布制度,随机定期结合、及时常态并举发布典型案例。组织开展2022年陕西省首届互联网原创辟谣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引导网民自觉识谣、辨谣、拒谣,弘扬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网络文明风尚。建强用好网络监督队伍建立网络监督员队伍,不断将举报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监督员线上业务培训,加强监督员队伍网上有害信息巡查监看和举报能力,动员监督员参与辟谣信息扩散和网络举报宣传。组织开展“网络监督我先行”征文活动和陕西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形象IP创意征集活动,切实发挥网络监督员作用。注重总结经验示范带动探索我省一体化机制试点和创新实践案例,组织遴选相关单位作为我省第二批全国网信系统网络举报工作创新实践案例参评单位,进一步增强各地各网站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