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监测、检验保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东沙金苑路北榆阳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袁浩 | |
开办资金 | 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4.03万元 | 193.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巩固提升根据省、市农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农安县创建办巩固提升方案,我中心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举办培训6场300多人次。全年完成定性检测2000份,合格率100%,定量检测1146份,合格率98.65%。中心实验室于2022年6月顺利通过“双认证”考核,完成150批次21项农残检测。新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3个、良好农业规范1个。截至目前,GAP认证34家企业,47个产品;有机认证15个企业(包括有机认证和有机转换认证),21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4家企业,6个产品,获证农产品面积占比达40%以上。遴选24家企业作为示范点,累计打印合格证3万多张,带证上市28万吨。(二)实验室“双认证”工作今年,我中心根据省、市上级部门要求,继续开展实验室“双认证”工作。经省级专家组现场评审,分别于2022年2月10日获得CMA证书,6月15日获得CATL证书,至此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实验室“双认证”考核,截至目前已完成认证21项参数150份样品检测。(三)农产品例行风险监控抽检根据省、市、区下达任务,我中心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2022年全年向省农检中心送检样品229份,向市农检中心送检样品344份,合格率为100%。定量检测样品573份,其中委托谱尼测试定量检测423份,中心实验室检测150份,定量抽检合格率98.65%。定性检测样品2000份,其中蔬菜类1683份,水果类300份,菌类17份,定性检测合格率为100%。(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中心通过实地调研,落实绿兴农业的山药、益康园的南瓜、秀牧园的山地苹果等3个生产基地作为示范基地,总面积3710亩,完成绿色食品认证,全面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落实生产记录和各类台账,规范投入品库、完善追溯系统,基地配备检测室、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五)农产品品牌创建为进一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我中心申报“榆阳南瓜”、“榆阳山药”、“榆阳山地苹果”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现已通过省农安中心审核,待农业部评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个,为秋香种植合作社的香瓜、草莓、番茄;有机食品认证3个,分别为鑫农科技的沙葱、鑫海秀家庭农场的鲜食葡萄、广通种植合作社的谷子;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个,谢艳霞家庭农场的火龙果,证书均已发到企业。遴选推荐16家企业30个产品参加了米脂全市农民丰收节、中心广场榆阳好产品展销会等。(六)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追溯应用根据市、区年初任务,我中心在我区新型经营主体中择优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4家企业作为示范点,配备便携式打印机,以点代面推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追溯码二码合一模式,目前有58家企业在应用达标合格证,全年累计打印合格证共3.38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累计28.3万吨。(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中心在全区实行网格化监管,构建区、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共确定网格员345名。对7个区域检测站进行业务指导,累计巡查15次,督促各乡镇监管站更新监管名录,完成定性检测任务8500批次,组织各乡镇监管站网格员参加培训2批次,参加培训人数达60多人。(八)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我中心利用日常巡查抽检下乡机会,累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1000余份,全年累计组织线上线下培训4次,培训人数达360多人次,使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80%以上,覆盖范围超过全区85%以上的乡镇。(九)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我中心将环保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北部以马铃薯为主、榆溪河沿岸以设施果蔬为主的疑似污染地块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全年累计定量抽检马铃薯10批次,设施果蔬类300多批次,合格率100%。新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认证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3个、良好农业规范1个。截至目前,GAP认证34家企业,47个产品;有机认证15个企业,21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4家企业,6个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十)区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宣传工作2022年度,我中心在榆林市农业农村局等政府门户网站发表新闻稿件12篇,内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监测情况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监管、科普宣传、公益捐赠、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十一)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1.保障省十七运供应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省十七运榆阳区农产品供应基地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我中心确定供会农产品基地6个,166座温室(大棚)、124亩露天种植基地。农产品准出前由我中心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农业部所列68项参数进行定量检测,产品抽检合格后准出。共抽样送检农产品样品108个批次,7个基地土壤、水质样品14个批次,全部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2.抓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根据区农业农村局安排,单位派驻郭峰、鱼海雄两名业务骨干进驻赵庄村,单位分管领导对10户脱贫户、1户监测户和困难老党员家庭进行了慰问,发展脱贫户到户种养殖产业3户,发放良种谷子种子150亩、高粱种子200亩、豆类种子20亩、高密度玉米种植700亩、有机肥20吨。利用三鱼路精品旅游线路,协助举办春耕大典春耕文化等活动,申报并获得赵庄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称号;在榆林疫情爆发期间,驻村工作队二十多天冲在抗疫一线,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3.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区疫情联防联控办要求,每天安排2名专职防疫人员对办公楼进行消毒,并轮岗安排值班人员对上班期间职工、外来人员进行扫码、测温、登记。积极响应局里、区委区政府号召,我单位先后两轮派出3名防疫人员入驻酒店、支援牛家梁防疫人员2名、红石桥防疫人员1名。全体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下沉社区,组织班子成员在内的14名领导干部,下沉到小纪汗镇8个村组开展农村防疫工作,配合村干部巡逻劝返、上门采核酸、录数据、安置隔离返乡人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全年例行风险监测抽检有效防范了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出基地,确保全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品牌创建,扩大了示范基地效益,提升了我区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提高了榆阳区农产品的知名度。三、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存在问题1.乡镇监管站履职乏力全区各乡镇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但大部分不能履行职责,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检测设备不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无法正常完成速检任务。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率不高全区486家(包括畜产类)企业纳入追溯平台,但真正应用到实际的不多,而且大多都是长期不动户,更新不及时,无法实现真正的追根溯源。3.准入准出制度难以落实虽然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了农产品准出准入相关文件,但在市场上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没有有效衔接起来,导致产地准出推广缓慢。(二)建议1.加强乡镇监管站考核力度和财政保障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负分制考核,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配全配齐设施设备,满足乡镇监管站正常运行需求,确保乡镇监管落到实处。2.加大追溯宣传培训力度,严格落实追溯四挂钩充分利用市级资源,加强追溯应用宣传培训,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追溯四挂钩意见,形成倒逼机制,真正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根溯源。3.严格落实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协调对接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准出准入制度,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抽检2023年计划完成农产品农药残留定性检测样品2000批次,定量检测700个,产品覆盖全区水果、蔬菜、食用菌等,速测检测合格率为98%以上。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抽检的同时,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入市农产品自检或委托检测,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报并按季度上报例行监测报告。(二)逐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中心实验室已取得“双认证”证书,2023年将继续完善体系文件内容,加强实验室运行体系管理。对人员培训、检测过程监督、仪器检定维护等关键要素进行重点关注,确保实验室体系正常、稳定运行,逐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并完成农产品农药残留21项参数定量检测样品150个。(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遴选有代表性的4个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基地,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绿色生产基地、基地自检室配置,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控制环节、产品包装设计。(四)进一步加强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计划申报绿色食品认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地标认证2个,继续培养并鼓励有规模的企业进行相关质量体系认证。制作榆阳区特色农产品宣传册和宣传短片,遴选推荐优质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打造网格化监管平台,实现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村、乡(镇)、区三级联网管理。计划新建5个标准化乡镇监管站,配齐剩余10乡镇速测设备,并组织乡镇监管站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培训。(六)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加强追溯平台管理以城区周边蔬菜生产基地为中心,组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专项宣传培训,继续遴选有代表性的经营主体作为示范点,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追溯码二码合一模式。同时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溯源性,依托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把审核关,完善平台主体信息,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四挂勾”意见。(七)完成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省农业检测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技术优秀工作机构”;被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评为“2022年度区农业农村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