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中心(定边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定边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中心(定边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10
单位名称 定边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中心(定边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的审批、档案收集与管理和保障金的发放,并指导、督促、检查城乡低保工作。为城市生活无着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保障和管理。
住所 定边镇西环路民政局办公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褚兰花
开办资金 2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5.71万元 454.92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形势严峻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局领导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低保救助中心工作按照“操作公开化、管理信息化、发放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基本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多措并举,大力提升服务水平。一、2022年工作回顾1、强化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为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我中心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个人领学与干部互学相结合,并向局办公室推送了14份学习简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2、全力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主业、体现主责,努力展风采、树形象、提能力、促发展等方面,我中心在定边融媒、榆林民政等网站上共发表4篇通讯报道:《互学联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低保救助中心》《救助人间情温暖回家路》《定边县低保救助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升中心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3、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一是对城乡新增低保对象869户1350人完成了低保档案备案审查工作,将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1449户2249人进行了清退,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则退”。二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金截止2022年至今,低保救助中心共计保障8867户17341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共计1.08亿元。为城乡低保对象共计发放冬季取暖费570万元(城市每户1200元/户、农村500元/户)。三是组织召开了城乡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会议,对各乡镇街办进行了相关低保业务的培训。四是根据市民政局、财政局文件精神,7月份为8704户17368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金共计257万元,8月份为8971户17737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4.9万元,9月份为9005户17770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3.3万元,10月份为9051户17804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3.4万元;五是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社会救助科关于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控系统的培训,配合协调各乡镇街办按时完成了低收入家庭的核查工作,并及时协调县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对已享受低保对象进行数据共享工作,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各项惠民政策。4、多措并举,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1号)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规范救助服务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严格按照中省市县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救助工作。二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实施救助,救助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救助管理机构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救助管理工作,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度。持续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三是继续推进源头治理行动工作,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台账,填写易流浪走失及返乡受助人员信息表,与乡镇民政通力合作,做好回访工作,确保及时了解易流浪走失人员返乡后的具体情况,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留得住、过得好”,从源头上防止其反复外出流浪乞讨。四是救助站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为11名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身体检查,共计花费8745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为救助工作服务。五是推动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塑造并提升救助管理工作形象,给工作人员统一发放工作服。共计花费一万八千五百元。六是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工作,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建立并完善救助档案管理制度,对救助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救助档案工作,确保救助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并逐步实现救助档案工作信息化和规范化。七是疫情期间,为精准查摆防疫漏洞,切实做好流浪、拾荒人员的疫情防控和救助管理工作,摸排辖区内的流浪拾荒人员,进行登记,建立台账,确保救助到位。5、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专项救助。2022年6月16日在定边县百盛广场开展了以“救助,让若有所扶更温馨”为主题的第十个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全方位展示救助管理工作这十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积极开展“救在身边真情相助”夏季专项救助行动,确保流浪乞讨人员顺利度过炎热夏季,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有效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能力,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4月15日在全县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巡查工作,对城区车站、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及时有效地实施救助。本年度我中心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5人(次),其中站内145人(次),站外20人(次)。其中入院救治5人(次),行动困难6人(次),危重病人1人(次),精神疾病2人(次);救助机构护送返乡8人(次)。6、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生命安全线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共派出2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12名干部担任四级长、3名干部值守陕甘交通路口,加强交通卡口查控、3名干部协助核酸采样工作、1名干部负责隔离酒店工作,1名干部负责困难群众热线工作,切实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迎接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7、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维护了社会公平,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二、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村(社区)对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加大城乡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各村(社区)要通过广播、标语、网络等形式宣传城乡低保享受条件、申请程序、享受标准等,营造良好的氛围。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低保工作人员的理论、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交流、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知识理论水平。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遇到特殊重大事项及时向局领导报告。3、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对接主流媒体,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宣传,因时借势,积极协作,扩大宣传影响。4、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做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金额有升有降,不错报、不漏报、应保尽保。5、加强流浪人员救助力度,促进多部门协调联动,推动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6、进一步做好源头治理工作,加强易流浪走失人员及返乡受助人员信息库及回访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